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2)
2023(11408)
2022(9443)
2021(8708)
2020(7472)
2019(17458)
2018(16675)
2017(32213)
2016(16990)
2015(19513)
2014(19295)
2013(19521)
2012(18421)
2011(16746)
2010(16829)
2009(16251)
2008(15488)
2007(13780)
2006(11909)
2005(10933)
作者
(49458)
(41358)
(41306)
(39717)
(26141)
(19941)
(18985)
(16163)
(15768)
(14544)
(14196)
(13772)
(13215)
(13089)
(13067)
(12844)
(12252)
(12137)
(12038)
(11961)
(10275)
(10006)
(10006)
(9488)
(9340)
(9262)
(9106)
(8917)
(8326)
(8325)
学科
(77666)
经济(77598)
(46686)
管理(45934)
方法(37245)
(36783)
企业(36783)
数学(33980)
数学方法(33776)
中国(28430)
(27388)
金融(27386)
(25260)
银行(25239)
(24444)
(21327)
(20193)
(18132)
贸易(18119)
(17757)
(17260)
业经(15262)
地方(15014)
(13917)
农业(13613)
(13514)
财务(13490)
财务管理(13458)
企业财务(12812)
中国金融(11414)
机构
大学(252810)
学院(249827)
(117160)
经济(115131)
管理(93910)
研究(88595)
理学(80800)
理学院(79934)
管理学(78738)
管理学院(78280)
中国(75066)
(53086)
(52734)
科学(50630)
(44625)
财经(43126)
中心(42714)
(41878)
研究所(40693)
经济学(39456)
(39365)
经济学院(35978)
(35180)
业大(34893)
北京(33784)
农业(33191)
财经大学(32326)
(31099)
(30217)
师范(29928)
基金
项目(164534)
科学(129896)
基金(122841)
研究(119459)
(107011)
国家(106208)
科学基金(90466)
社会(79353)
社会科(75625)
社会科学(75605)
基金项目(64166)
(60921)
自然(56178)
自然科(54944)
自然科学(54927)
教育(54059)
自然科学基金(54017)
(52103)
资助(51500)
编号(46314)
(38466)
成果(37748)
重点(37262)
(35973)
国家社会(34678)
(34430)
教育部(33331)
创新(32410)
中国(32285)
科研(32015)
期刊
(119204)
经济(119204)
研究(76448)
中国(46263)
(40635)
学报(38759)
(38312)
金融(38312)
(37701)
科学(35309)
管理(32172)
大学(29373)
学学(27717)
农业(24933)
财经(22071)
经济研究(21594)
技术(19677)
教育(19125)
(19033)
业经(17264)
问题(16418)
(16254)
国际(14527)
(14208)
世界(13691)
统计(13533)
技术经济(13119)
理论(12748)
(11832)
(11213)
共检索到374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金融倾斜极易引发一国经济的非对称波动。本文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的金融倾斜具有强烈的亲周期特征,且引发了"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本文的博弈分析表明,在国家的隐性担保下,企业经理人的最优策略是通过膨胀前期会计资产来瓜分"红利",并将国有银行捆绑为"人质",因此,中央政府的"清理"策略往往引发经济的剧烈波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就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历史而言,一般是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二者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不平行的,而且在业务比重上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间接金融的业务总量及市场占有率远大于直接金融,形成"金融倾斜"。但随着非银行金融的发展,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加快,在业务规模上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形成"逆向金融倾斜"。本文旨在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相对比重来揭示我国金融倾斜的动态特征,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检验我国金融倾斜的总体效应,并在计量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倾斜的内在动因,探寻我国融资结构变迁的客观规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珂  徐湘瑜  
本文主要研究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文章首先描述了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企业外部融资升水的基本模型。然后,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模拟、脉冲反应和二阶矩数据对比分析,考察了中国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刚  侯坤  
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已被经验所证实,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一些传统的经济分析理论都不能很好地对这种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透彻的解释。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VEC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波动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证实了我国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勇  张鹏  
本文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3年到2009年期间房屋销售价格、信贷供给、真实利率、真实产出、人口等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显示,信贷供给对于房价变量的冲击具有显著的长期正向响应;而房价变量对于真实利率的冲击具有期限较长的显著负向响应,方差分解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以上实证结果验证了以房地产价格波动机制为传导途径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城市信贷市场上是非常明显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良贵  孙久文  王立勇  
本文在开放DNK-DSGE模型框架下研究了银行对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中加入银行部门后,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对外生冲击脉冲响应的影响显著;银行部门的存在显著增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对外生冲击脉冲响应也产生了显著影响。银行状况的改变引致信贷供给"松弛"状态变化直接影响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变化,当银行所面临的成本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如违约风险成本、资金成本和操作成本等,将增强金融加速器效应。此外,研究表明信贷供给量与金融加速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变化和融资市场结构变化等角度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袁申国  刘兰凤  
文章基于427个上市公司1999-2009年面板数据,以负债资产比系数估值作为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的衡量指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加速器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东部地区不存在金融加速器企业规模效应但存在金融加速器时期效应,中部地区恰好相反,西部地区金融加速器两种效应都显著存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琳华  柯翠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负债率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显著性。同时,通过期房预售实现滚动开发的筹资模式也增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非对称性。为缓和房地产景气周期进入下降通道时,金融加速器效应引发的产业衰退与宏观经济紧缩,除应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还需要转变开发模式和拓宽筹资渠道,降低房地产业负债水平及对银行资金的过度依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刘淼  
本文从金融加速器理论出发,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信贷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非线性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在1990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中国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为对于相同特征的各种外生冲击,经济波动在信贷市场处于"紧缩"状态下的反应均明显强于信贷市场处于"放松"状态下的反应。另外,信贷冲击对于信贷市场状态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货币冲击和价格冲击,最后是实际冲击。进一步的检验还表明:信贷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既是重要的波动源,同时也是波动的有力传导媒介,运用金融加速器理论有助于合理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轨迹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林艳丽  
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两种融资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金融倾斜极易引发一国经济的非对称波动。长期以来,间接金融主导着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通过H-P滤波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信贷市场波动具有强烈的亲周期特征,股票市场波动仅显现微弱的亲周期特征;通过非对称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信贷紧缩时期的波动效应大于扩张期的波动效应,由此验证了我国经济周期中"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刚  侯坤  
本文运用中国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对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的非对称传导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负面冲击一旦产生,市场上的"反身性"作用会被压缩在一个狭窄的时段,这会使信贷量的紧缩和企业抵押资产的缩水紧密联系在一起,加速经济的衰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骆祚炎  郑佼  
文章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的视角,检验在长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是否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从理论上看,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通过现金流机制、净财富机制和预期机制等多种途径,嵌入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中并对经济的波动产生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大时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要大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小时的效应,这说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不仅如此,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还对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上。文章的政策涵义包括:在经济下行时要适度采取刺激性货币政策,防止大宗商品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螺旋式下降,从而抑制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加剧经济波动的影响;货币政策要防止通过套利活动加剧大宗商品在短期内出现的价格超调现象,从而避免诱发更多的经济波动;要引导和管理好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预期,平滑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和美国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骆祚炎  郑佼  
文章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的视角,检验在长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是否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从理论上看,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通过现金流机制、净财富机制和预期机制等多种途径,嵌入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中并对经济的波动产生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大时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要大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小时的效应,这说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不仅如此,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还对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上。文章的政策涵义包括:在经济下行时要适度采取刺激性货币政策,防止大宗商品价格和工业品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王轶  
从金融加速器的机制来看,信贷对金融加速器存在非对称的影响,从而加剧经济波动。笔者对企业信贷依赖程度进行测度并以TVAR模型为依托,其实证检验表明,以企业信贷依赖程度为门限向量,当企业信贷依赖程度较低时,货币冲击、经济增长率冲击、价格冲击和信贷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冲击作用较小;当企业信贷依赖程度高时,货币冲击、经济增长率冲击、价格冲击和信贷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冲击作用较大。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取得了一致。这一方面验证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本质特征是非对称性,另一方面说明信贷依赖程度对金融加速器效应施加了非对称的影响。研究的政策涵义是,政策当局应该即时和全面地监测全社会的企业信贷依赖程度和社会信用水平,为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祚炎  赵迪  
本文基于三元悖论"折中化"理论的视角,论证我国汇率灵活性的制度设计。根据近年来兴起的三元悖论的"折中化"理论,稳定的汇率、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之间相互靠拢,传统"三元悖论"三个目标之间的相容性增强。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三元悖论的"折中化"理论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利用金融加速器效应模型,将汇率灵活性问题放在经济周期分析框架中,分别检验在三种汇率弹性条件下金融加速效应的差异。TVAR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三元悖论的"折中化"理论。这表明,三元悖论的"折中化"理论适用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维持汇率的阶段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