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2)
- 2023(11252)
- 2022(9065)
- 2021(8646)
- 2020(7247)
- 2019(16175)
- 2018(15611)
- 2017(29760)
- 2016(15959)
- 2015(17868)
- 2014(17785)
- 2013(17416)
- 2012(16205)
- 2011(14746)
- 2010(14805)
- 2009(14139)
- 2008(13215)
- 2007(11717)
- 2006(10209)
- 2005(9544)
- 学科
- 济(61569)
- 经济(61495)
- 业(42939)
- 管理(41188)
- 企(32929)
- 企业(32929)
- 中国(28582)
- 融(28198)
- 金融(28191)
- 方法(27116)
- 银(26851)
- 银行(26827)
- 行(25955)
- 数学(24525)
- 数学方法(24348)
- 财(19365)
- 制(18974)
- 农(16152)
- 贸(14487)
- 贸易(14474)
- 易(14274)
- 业经(12716)
- 体(12704)
- 学(12654)
- 务(12617)
- 财务(12581)
- 财务管理(12554)
- 企业财务(12090)
- 中国金融(11622)
- 地方(11566)
- 机构
- 大学(221146)
- 学院(219112)
- 济(99004)
- 经济(97115)
- 研究(81651)
- 管理(78447)
- 中国(73798)
- 理学(66152)
- 理学院(65396)
- 管理学(64345)
- 管理学院(63938)
- 财(49329)
- 京(47411)
- 科学(46581)
- 所(41309)
- 中心(38970)
- 财经(38905)
- 农(37867)
- 研究所(37659)
- 经(35727)
- 经济学(33306)
- 江(31525)
- 北京(30587)
- 经济学院(30114)
- 业大(30098)
- 农业(29890)
- 财经大学(29497)
- 院(29361)
- 融(27419)
- 金融(26979)
- 基金
- 项目(144415)
- 科学(113761)
- 基金(107804)
- 研究(104902)
- 家(95180)
- 国家(94432)
- 科学基金(79631)
- 社会(69084)
- 社会科(65630)
- 社会科学(65615)
- 基金项目(55198)
- 省(52971)
- 自然(49857)
- 自然科(48804)
- 自然科学(48786)
- 自然科学基金(47985)
- 教育(47448)
- 划(45932)
- 资助(45701)
- 编号(39773)
- 成果(33599)
- 部(33521)
- 重点(33133)
- 发(30866)
- 国家社会(30337)
- 创(30279)
- 性(29409)
- 教育部(28930)
- 中国(28837)
- 课题(28722)
共检索到346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锡良 曾欣
道德风险行为就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中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脆弱性 ,根本原因也在于道德风险。政府不仅对银行提供了担保 ,也认为证券市场“太大而不能失败”。证券市场危机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先行指标 ,随之而来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将决定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中国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已经深入到最基层的代理人 ,其代价将是非常惨重的。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道德风险 脆弱性 金融危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立坚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市场的制约条件下,能否发挥“价值创造、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以及通过进一步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及其症结所在。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影响我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房地产价格和流动性,它们直接左右银行的信贷行为;相反,利差幅度和基础货币的调控却没有显著的制约效果。所有这些特征都恰恰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至今为止还没得到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 改革战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畅 邢天才
本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风险偏好、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国际因素四个维度、13类指标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实际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并从四个维度分析金融风险传播的顺序,通过与credit-to-gdp缺口和2008年金融危机比对验证合成指标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传播路径是从风险偏好抬升传递到实体经济部门进而作用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反过来又会对实体经济发生作用;金融脆弱性主要构成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已经由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受国际外部因素及风险偏好因素转移到现在的主要受国内因素影响,且作用不断加大;金融脆弱性指标能够先于credit-to-gdp缺口指标对金融脆弱性进行预判,且领先期在1年左右;金融脆弱性恢复到健康水平需要时间,恢复期的长短与诱发因素相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志勇
本文在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适合美国金融体系和次贷危机特点的金融脆弱性测度模型,认为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是由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国际收支、金融监控和银行安全这四个主因子决定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00年以来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2002年,随后逐年攀升;2008-2009年是次贷危机集中爆发和蔓延的时期,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仍有上行的趋势。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测度 因子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岳娟丽 程启智 管鸿禧
作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其脆弱性来源及特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探寻金融脆弱性来源。以现有金融脆弱性来源理论为基础,把金融脆弱性来源归纳为实体经济债务膨胀、金融机构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国际贸易与跨国冲击、宏观经济波动等五个维度,分析脆弱性来源的相对水平与累积以及脆弱性来源的关联支撑效应,可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研究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万晓莉
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状况的判断,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季度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对我国1987—2006年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估与判断,并对主要风险来源和演变过程给出分析。主要得到如下几点结论:一、在过去二十年中,约有20%的时间是极度脆弱的,主要表现在1994年以前。二、金融脆弱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1999—2002年表现出上升趋势。三、不同风险演变路径不同。1987—2006二十年里,流动性风险是主要风险来源,但其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并没有下降趋势,相反自2005年开始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些结论也与定性分析的结果相一...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量化测度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敏
基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2000~2010年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统计部门的数据,结合十年来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的指标进行了选择,并且采用因子分析法做出了定量的测度。结果表明,十年中,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其中流动性风险逐渐减少,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波动。基于此,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银行 脆弱性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荔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人们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过度的金融自由化会增加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 ,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过度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与衡量指标 ,并对过度金融自由化如何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提出了若干解决的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陶雄华
金融动荡越来越频繁,破坏性越来越严重,冲击后果往往殃及整个世界。如何面对这种新情况?伴随金融脆弱性概念的提出,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亦日趋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脆弱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金融体系 金融创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佳
近年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金融业进行了系列改革,但就整个经济结构而言,金融体系仍然是较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脆弱性,阐明它的危害,即是如何从微观角度促成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不稳定性的。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脆弱性 金融不稳定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敏 谭德凯
基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统计部门的数据,结合十年来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的指标进行了选择,并且采用因子分析法做出了定量的测度。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其中流动性风险逐渐减少,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波动。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防止突然的流动性反转、严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带来的信用风险、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工具的操作水平以合理配置外汇资产。
关键词:
金融体系 脆弱性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毛一文
近年来就金融体系脆弱性监测指标开发和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 ,合适的核心指标集和综合指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建立金融脆弱性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后详细介绍了国际社会关于金融脆弱性监测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最后结合我国加入 WTO的现实就综合指标设计和核心指标集的构成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模式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综合指标 核心指标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磊 杨娟
一、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含义 自1982年起,金融的自由化、放款管制和全球化过程不断经历多种形式的金融风波,并且发生过数次真正的金融危机,金融动荡的次数与形式变化都在加速。另外,在很一段时间内,金融冲击似乎只发生在封闭的金融领域以内,至少,直至发生不动产业的国际性崩溃之前,金融风波似乎与生产和交换状况联系甚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兵 方金兵 林元洁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运用江苏省1979年~2006年数据对区域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农村金融体系在1979年~2006年之间有16年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在1988年和1994年前后更为突出,农村金融体系出现了不稳健的征兆,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最后是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脆弱性 测度 成因 预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伍志文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 ,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论研究和量化分析也越来越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从金融制度学角度对金融脆弱性产生的背景、含义及分类做了一般的理论探讨 ,然后对 1 991~ 2 0 0 0年中国金融脆弱性程度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分析 ;最后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 ,防止金融脆弱性的进一步加剧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分化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