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6)
- 2023(12291)
- 2022(10111)
- 2021(9558)
- 2020(7931)
- 2019(18167)
- 2018(17773)
- 2017(34127)
- 2016(18219)
- 2015(20593)
- 2014(20480)
- 2013(20221)
- 2012(19026)
- 2011(17348)
- 2010(17551)
- 2009(16678)
- 2008(15807)
- 2007(13968)
- 2006(12589)
- 2005(11853)
- 学科
- 济(79229)
- 经济(79137)
- 管理(46779)
- 业(45413)
- 企(37115)
- 企业(37115)
- 方法(34347)
- 银(34083)
- 银行(33938)
- 行(32343)
- 融(31210)
- 金融(31203)
- 数学(31096)
- 数学方法(30939)
- 中国(30598)
- 制(26886)
- 财(21343)
- 农(19563)
- 贸(17157)
- 贸易(17139)
- 体(16986)
- 易(16738)
- 业经(16182)
- 地方(15176)
- 度(14976)
- 制度(14970)
- 农业(12850)
- 学(12707)
- 体制(12363)
- 务(12305)
- 机构
- 大学(251686)
- 学院(248507)
- 济(117703)
- 经济(115529)
- 研究(93161)
- 管理(91580)
- 中国(84369)
- 理学(76894)
- 理学院(76105)
- 管理学(75196)
- 管理学院(74735)
- 财(57427)
- 京(53952)
- 科学(48859)
- 所(46272)
- 财经(44702)
- 中心(44597)
- 研究所(41510)
- 经(40983)
- 农(40314)
- 经济学(39249)
- 江(37671)
- 经济学院(35468)
- 北京(35058)
- 银(34350)
- 财经大学(33678)
- 院(33395)
- 银行(32984)
- 农业(31343)
- 范(31182)
- 基金
- 项目(156586)
- 科学(124350)
- 研究(119245)
- 基金(116357)
- 家(100504)
- 国家(99690)
- 科学基金(85007)
- 社会(78717)
- 社会科(74920)
- 社会科学(74909)
- 基金项目(59582)
- 省(57343)
- 教育(55379)
- 自然(50696)
- 自然科(49598)
- 自然科学(49583)
- 划(49048)
- 资助(48969)
- 自然科学基金(48786)
- 编号(46741)
- 成果(40432)
- 部(37333)
- 重点(35765)
- 国家社会(34434)
- 发(34261)
- 课题(33586)
- 创(33145)
- 教育部(33021)
- 性(31940)
- 中国(31908)
- 期刊
- 济(127765)
- 经济(127765)
- 研究(87391)
- 中国(57735)
- 融(53309)
- 金融(53309)
- 财(43669)
- 农(36509)
- 管理(36248)
- 学报(35078)
- 科学(32838)
- 教育(30241)
- 大学(27901)
- 学学(25994)
- 财经(24064)
- 农业(22452)
- 经济研究(22217)
- 经(20788)
- 技术(20161)
- 贸(17374)
- 业经(17318)
- 国际(17193)
- 问题(16666)
- 世界(14967)
- 理论(12978)
- 业(12803)
- 统计(11869)
- 技术经济(11571)
- 坛(11240)
- 论坛(11240)
共检索到410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逢明 应惟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晓求
本文归纳了一国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进银证合作应是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并对推行银证合作之后可能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引起的改革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展望。
关键词:
金融改革 资本市场 银证合作 证券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面临重构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发展路径将围绕几个基本趋势展开随着全球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重新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体系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博斯特 孔莹晖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热议。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保险产品、第三方支付、对等联网借贷(P2P),以及其他更为奇特的投资产品。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银行的范畴。尽管与传统金融部门庞大的资金规模相比,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资金规模仍相对较小,但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还是引起了银行界的担忧与不满。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产生了几个关键问题: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志刚 张冰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叠加基本养老体系存在的多元性、持续性危机、区域与城乡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资源的碎片化和养老资产总体上低收益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养老金融能够缓解老龄人口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问题,提升养老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体系碎片化和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养老金融还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养老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相互促进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清华
金融体系通常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两个部分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将居民的储蓄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金融体系在结构上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二是资本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资本市场中心论和银行中心论。笔者提出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政策主张 ,并就如何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发表了看法。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现在又开始恢复动力。近期的自由化措施旨在缓解金融抑制、带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推动自由化的部分措施已经生效。有限的利率自由化已经令银行提升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而人民币日交易区间的加大也已使得货币灵活性增强。然而,温州和前海的试验性金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预期金融自由化将会继续,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依照惯例优先放开国内金融体系,然后是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欧美经济的某些尾端风险或将阻碍改革进程。金融自由化虽然可能会给银行业的净息差和总体利润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给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关键词:
中国 金融自由化 改革次序 银行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董裕平
金融体系改革是指,直接涉及金融体系内各个方面体制机制转变和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具有总体性质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从运用行政机制直接调控向尊重市场机制间接调控转变,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业务模式和管理机制转型,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和完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深化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和探索基于负面清单的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涉及众多攻坚克难之处,需要全面系统地予以考虑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砥砺前行,不断建立并扩大革命根据地,以星星之火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最后武装夺取城市从而取得了全国胜利。新中国的金融机构也是先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带着人民银行进城"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新解放区普设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并按照人民政府对新解放区原有各类金融机构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接收官僚资本银行,取消在华外国银行的特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德旭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金融体系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形成、变迁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观点争论和严重的意见分歧。对人们密切关注的有关银监会的设立和商业银行的前景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部门 银监会 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刘孝红 牛播坤
本文立足于中国渐进式的转轨路径,分析了转型期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的互动表现和影响。计划轨和市场轨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在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方面,突出地表现为地方政府在自身改革的不同阶段,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银行改革中的制度缺陷,不断改变对银行金融资源的争夺方式,由初始的直接行政干预到对银行决策施加影响,再过渡到目前通过逃废银行债务等间接争夺银行资源,而中央政府和银行体系则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来抵御地方政府的争夺。双方博弈的结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对全社会金融资源的配置、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和金融微观主体的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建议从地方政府职能转换、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深化金...
关键词:
转型 地方治理 银行改革 互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军 白钦先
金融规模适度性与金融规模增长是否带来金融发展是金融发展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借助修正的AK模型与SVAR方法,对中国金融体系效率进行直接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线性关系,选择有效金融规模指标,对中国金融规模与金融体系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效率仍然偏低,中国金融规模与金融体系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保持金融规模适度增长与提升中国金融体系效率应成为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关键词:
金融体系 效率测算 金融规模 AK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昕 蒋群星
本文就网络金融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和组织体系的影响展开分析,指出网络金融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传统商业银行支付服务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金融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静 黄源
近年来影子银行业务、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给我国金融业注入了活力。然而,现行的由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虽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我国金融业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过度的金融垄断,阻碍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因此,如何做到政府干预的适度,是保障金融深化改革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金融市场化 金融创新 政府干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杨光 华中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