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2)
- 2023(10968)
- 2022(8942)
- 2021(8319)
- 2020(6893)
- 2019(15909)
- 2018(14958)
- 2017(29761)
- 2016(15068)
- 2015(17129)
- 2014(16600)
- 2013(16729)
- 2012(15831)
- 2011(14176)
- 2010(13986)
- 2009(13185)
- 2008(12060)
- 2007(10464)
- 2006(9355)
- 2005(8671)
- 学科
- 济(70044)
- 经济(69988)
- 业(37946)
- 管理(36563)
- 银(33318)
- 银行(33173)
- 行(31624)
- 融(29856)
- 金融(29854)
- 企(29198)
- 企业(29198)
- 方法(29124)
- 中国(27219)
- 数学(26644)
- 数学方法(26532)
- 制(21664)
- 农(17679)
- 地方(17227)
- 财(16074)
- 业经(15691)
- 贸(15068)
- 贸易(15050)
- 易(14711)
- 产业(12731)
- 农业(12200)
- 度(11940)
- 制度(11936)
- 中国金融(11898)
- 体(11572)
- 业务(11555)
- 机构
- 大学(208360)
- 学院(207528)
- 济(103003)
- 经济(101312)
- 管理(78344)
- 研究(74037)
- 中国(70939)
- 理学(66889)
- 理学院(66188)
- 管理学(65443)
- 管理学院(65052)
- 财(46286)
- 京(44056)
- 科学(39219)
- 财经(37526)
- 中心(36794)
- 经济学(35663)
- 所(35036)
- 经(34319)
- 经济学院(32559)
- 研究所(31869)
- 银(31213)
- 农(30684)
- 银行(29990)
- 江(29180)
- 财经大学(28340)
- 北京(28090)
- 行(27907)
- 融(27608)
- 金融(27145)
- 基金
- 项目(139012)
- 科学(111418)
- 基金(104780)
- 研究(104373)
- 家(90054)
- 国家(89383)
- 科学基金(77487)
- 社会(71555)
- 社会科(68441)
- 社会科学(68433)
- 基金项目(55178)
- 省(51187)
- 自然(46328)
- 教育(45469)
- 自然科(45308)
- 自然科学(45301)
- 自然科学基金(44536)
- 资助(43065)
- 划(42902)
- 编号(39644)
- 部(32321)
- 发(32055)
- 国家社会(31855)
- 成果(31136)
- 重点(31009)
- 创(29895)
- 教育部(28634)
- 中国(28604)
- 创新(28127)
- 人文(27701)
共检索到325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兆斌
金融产业集聚作为金融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势必会对于金融机构的运行产生影响。文章以银行业为例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技术效率进步指数(EP)和技术进步指数(TP)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前者并不显著,而后者非常显著。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金融产业集聚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进步的推动来实现的。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恩泽 冷彦润 康志勇
本文通过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4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市为样本,对长江三角洲地区6年银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银行业集聚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银行业集聚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形成规模报酬和外部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在短期内促使邻近地区银行业资源向竞争激烈的地区集聚,导致邻近地区银行业资源供求不匹配,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结合调节中介效应模型,以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作为中介变量,本文发现随着地区银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亚华 史笑梦
金融活动向优质区位的集聚提高了金融业绩效,但同时在宏观上造成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匹配,增加了农村居民获取金融服务的空间成本,从而会在客观上降低区域金融包容水平。本文基于新金融地理学原理,利用2007—2012年中国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集聚与金融包容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空间均衡化在整体上有利于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银行业集聚对金融包容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分散化能显著提高金融包容水平,而在经济较
关键词:
银行业集聚 金融包容 金融排斥 金融地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兵 梁松 邓庆宏
文章研究了FDI流入与其促进产业集聚的金融环境因素。通过模型的构建和运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得出金融环境是制约我国产业集聚的关键因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结合省际的金融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就金融发展水平对引发产业集聚的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揭示了金融环境作为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地发挥中间传导作用,促进产业集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 康志勇 左欠 孙欣奇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 康志勇 左欠 孙欣奇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宗华 范文燕 易行健
本文利用SUR法估计了中国银行业(1994~2001年)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从总体上来看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其他3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存在规模经济现象,这表明中国银行业存在着U型平均成本曲线。我们首次将反映技术进步的T引入模型。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能降低银行的成本,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如此。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技术进步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有鹏 晏宗新 周闽军
本文指出银行业管制效率评价的一般原则,通过对原则的两种可行方法的运用,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与银行业管制效率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并且中国银行业管制成本是高昂的。在将中国银行业管制与外国银行业的管制进行比较后,进一步发现中国银行业管制是低效的。
关键词:
银行业管制 效率 成本 收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华
In this paper,we make the sample as three group,the first group is all the sixteen commercial banks,the second group is the four state banks,and the third group is the other twelve commercial banks.By using a translogarithmic cost funtion,we estimate the coefficient of economies of scal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in 1994~2001.The result show that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the state banks experience a process of from scale diseconomies to scale economies and again to scale diseconomies,and the other commercial banks gradually show property of scale economies.It means the four state banks is either too big in size or inefficiency in manage ment,while the other commercial banks may exploit scale benefits by developing in size.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规模经济系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 李佳 李梦艺
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视为转移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实践中政策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政策因素在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其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一方面,2014年底及2015年初,资产证券化业务审批制向注册制或备案制的政策转变,显著促进了资产证券化降低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政策因素推动下,资产证券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在不同银行微观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若资产流动性、资本规模、营利性越低,及风险资产占比越高,资产证券化越有利于缓解信用风险,同时相比上市银行和规模较大银行,资产证券化对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降低程度更高。因此,监管当局应逐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针对不同银行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并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主体行为,防止针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过度使用。
关键词:
政策因素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倩
本文通过对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得出了几条结论 :现阶段利率对经济的弹性低的直接原因 ,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的预算软约束 ;我国金融储蓄与利率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 ;金融深化的主要原因是边际上的 ,即由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提供的新投资的增量。这些结论表明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虽然有了很大提高 ,但资金的利用效率反而持续下降 ,从经济改革总体进程而言 ,利率改革的滞后已成为企业改革、银行商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发挥利率政策的作用应该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中国 金融深化 实际利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CR5指数对中国金融产业2001—2010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金融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且总体集聚程度不断增强,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金融集聚程度最高,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一、世界各地银行业开放趋势总体上看,近几十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呈现出不断走向对外开放的趋势。这种开放趋势,不仅表现在发达的工业化经济体,而且也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银行业对外开放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姜增明 周晓波 冀玥竹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金融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确保银行、证券、保险外资股比限制措施落地,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扩大外资业务范围。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宣布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业开放的六大举措,并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呼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文章首先对FDI、东道国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再利用DEA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FDI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FDI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并由此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效应在高技术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关键词:
FDI 跨国公司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