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2)
- 2023(14609)
- 2022(12502)
- 2021(11884)
- 2020(9843)
- 2019(23149)
- 2018(22539)
- 2017(43431)
- 2016(23222)
- 2015(26211)
- 2014(26068)
- 2013(26018)
- 2012(23773)
- 2011(21567)
- 2010(21536)
- 2009(20132)
- 2008(18806)
- 2007(16158)
- 2006(14316)
- 2005(12744)
- 学科
- 济(97193)
- 经济(97094)
- 管理(65026)
- 业(62430)
- 企(52478)
- 企业(52478)
- 方法(44376)
- 数学(38854)
- 数学方法(38464)
- 中国(34633)
- 融(27512)
- 金融(27511)
- 银(25971)
- 银行(25937)
- 行(25060)
- 财(23843)
- 农(23543)
- 地方(21527)
- 业经(21284)
- 制(19570)
- 贸(19308)
- 贸易(19289)
- 学(19093)
- 易(18815)
- 农业(15976)
- 理论(15716)
- 务(15354)
- 环境(15336)
- 财务(15287)
- 财务管理(15261)
- 机构
- 大学(329754)
- 学院(325792)
- 济(137681)
- 经济(134774)
- 管理(130862)
- 研究(113504)
- 理学(113313)
- 理学院(112060)
- 管理学(110369)
- 管理学院(109798)
- 中国(90677)
- 京(71167)
- 科学(68264)
- 财(60655)
- 所(55931)
- 中心(52107)
- 研究所(51345)
- 财经(49524)
- 农(48436)
- 业大(46020)
- 北京(45621)
- 经(45299)
- 江(44460)
- 经济学(42653)
- 范(42470)
- 师范(42143)
- 院(41483)
- 经济学院(38541)
- 农业(37894)
- 财经大学(37205)
- 基金
- 项目(225867)
- 科学(178332)
- 基金(165829)
- 研究(165627)
- 家(144015)
- 国家(142882)
- 科学基金(123069)
- 社会(106133)
- 社会科(100813)
- 社会科学(100785)
- 基金项目(88032)
- 省(85112)
- 自然(79069)
- 自然科(77275)
- 自然科学(77257)
- 自然科学基金(75857)
- 教育(74572)
- 划(72487)
- 资助(68724)
- 编号(66001)
- 成果(53368)
- 部(50539)
- 重点(50273)
- 发(48207)
- 创(46644)
- 课题(45427)
- 国家社会(44257)
- 教育部(43621)
- 创新(43602)
- 科研(42848)
- 期刊
- 济(143625)
- 经济(143625)
- 研究(99920)
- 中国(60390)
- 学报(48503)
- 管理(46786)
- 科学(46697)
- 财(43811)
- 农(42909)
- 融(39642)
- 金融(39642)
- 大学(37001)
- 学学(34715)
- 教育(32589)
- 农业(29913)
- 技术(27008)
- 财经(23910)
- 经济研究(23748)
- 业经(21187)
- 经(20508)
- 问题(20051)
- 理论(16516)
- 业(16396)
- 图书(16235)
- 技术经济(15985)
- 贸(15627)
- 科技(15218)
- 实践(14946)
- 践(14946)
- 现代(14911)
共检索到478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力
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标志,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升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对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金融视角下,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城市整合金融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要对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就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模型构建,本文对中国大陆30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金融中心城市在我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金融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金融中心作为区域乃至全球金融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在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本土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容易建立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金融资源进入金融中心城市,从而最大限度活跃区域金融活动。当前,无论是国际上的主要金融中心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晓 韩增林 郭建科 赵林
以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威尔逊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发展不平衡,北京的城市金融竞争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环渤海地区并未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金融辐射网络,金融一体化还不成熟,仍有金融盲区的存在;各中心城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金融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童晶
以新一线城市为主体的区域金融中心正在强势崛起,中国金融业版图加速重构。本文经过金融数据挖掘和分析研究,得出天津的金融综合竞争力最强,成都的金融产业绩效较为突出,重庆的金融结算平台具有核心优势,武汉的科技金融富有潜质且要素市场发展较快,杭州的互联网金融最发达,同时金融生态环境占优。新一线城市的金融集群优势正在快速形成,但与全国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的差距仍然较大,金融市场规模、金融机构实力、金融产业绩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新一线城市 金融竞争力 比较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山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低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竞争力 指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红军
文章设计与实施了一套国际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6个金融中心城市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提炼关键要素与核心指标,并对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与上海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能级、现状及趋势作了较为客观而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竞争力 指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高山
目前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底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竞争力 指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山
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金融中心所处位置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层级与底层级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亚洲地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高。各国际金融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放松管制、金融创新、金融基建与政府推动。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竞争力 指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采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了包括郑州市在内的8个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郑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在金融聚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又存在一些不足,并针对郑州市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步伐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区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珊 杜慧滨
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注重人、物、环境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根据金融主体、金融客体和金融环境三个方面建立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包括天津在内的8个城市进行了评分排名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天津金融建设中遇到的机遇与阻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聪 王聪
近年来建设金融中心已成为国内金融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尝试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结合金融中心发展实践,构建国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国内11个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关键词:
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 因子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薇 冯邦彦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已成为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以竞争力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石,并从各自得研究目的出发,得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各具特色的研究框架。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内涵、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全球比较等三个方面为视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与评述。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竞争力 评价体系 全球比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凤霞 吴赟 楼永
当前,我国许多中心城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金融业发展政策,引发社会对金融中心过度建设的担忧。本文基于2006—2019年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的数据,通过建立系统结构模型,发现政府政策推动促进了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但这一过程也是造成金融市场分割的原因。如果缺乏制度约束和政策协调,将倒逼地方政府深陷政策竞争的“囚徒困境”。进一步研究表明,全国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远大于区域金融中心,而西部和东北是全国金融中心辐射功能相对薄弱的地区。因此,在西部和东北加快建设若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成为本文的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中正 李伟平 隋佳 丁焕强
基于中国直辖市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的因子分析法,构造了包含金融环境、金融基础投资、金融服务和金融发展的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直辖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北京的金融竞争力最强,上海次之,天津第三,重庆最后。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是北京的强项,而金融环境始终是其"短板"。上海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领域,天津的优势体现在金融环境方面,而重庆则在金融基础投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关键词:
金融竞争力 金融中心 金融发展 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