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9)
- 2023(13681)
- 2022(11185)
- 2021(10283)
- 2020(8919)
- 2019(20464)
- 2018(19939)
- 2017(38392)
- 2016(20536)
- 2015(23365)
- 2014(23156)
- 2013(23393)
- 2012(21827)
- 2011(19686)
- 2010(19939)
- 2009(19381)
- 2008(19013)
- 2007(17263)
- 2006(15015)
- 2005(14036)
- 学科
- 济(96358)
- 经济(96256)
- 业(84209)
- 企(74429)
- 企业(74429)
- 管理(69475)
- 方法(43628)
- 数学(35275)
- 数学方法(35075)
- 中国(30779)
- 农(30598)
- 财(30038)
- 业经(29578)
- 融(27699)
- 金融(27697)
- 银(25909)
- 银行(25885)
- 行(25105)
- 制(22406)
- 农业(21694)
- 务(21612)
- 财务(21588)
- 财务管理(21556)
- 企业财务(20418)
- 贸(20023)
- 贸易(20007)
- 易(19544)
- 技术(17698)
- 地方(17410)
- 和(16662)
- 机构
- 学院(304642)
- 大学(301171)
- 济(139779)
- 经济(137322)
- 管理(119561)
- 研究(103449)
- 理学(101853)
- 理学院(100841)
- 管理学(99638)
- 管理学院(99064)
- 中国(88625)
- 财(64678)
- 京(63344)
- 科学(58750)
- 农(53398)
- 所(52712)
- 财经(51466)
- 中心(49093)
- 研究所(47503)
- 经(46775)
- 江(45785)
- 经济学(44259)
- 业大(42241)
- 农业(42120)
- 北京(40545)
- 经济学院(40181)
- 财经大学(37964)
- 州(36647)
- 院(36254)
- 范(35066)
- 基金
- 项目(192534)
- 科学(152819)
- 研究(143359)
- 基金(141906)
- 家(122196)
- 国家(121104)
- 科学基金(104511)
- 社会(93943)
- 社会科(89243)
- 社会科学(89221)
- 基金项目(74463)
- 省(74172)
- 自然(64915)
- 教育(63918)
- 自然科(63453)
- 自然科学(63434)
- 自然科学基金(62426)
- 划(61516)
- 资助(58434)
- 编号(56987)
- 成果(45851)
- 部(44146)
- 重点(43299)
- 创(43130)
- 发(42937)
- 业(41396)
- 国家社会(39747)
- 创新(39677)
- 课题(38736)
- 教育部(38085)
- 期刊
- 济(155711)
- 经济(155711)
- 研究(92697)
- 中国(58721)
- 财(53101)
- 农(50121)
- 管理(46606)
- 融(42804)
- 金融(42804)
- 学报(42321)
- 科学(41437)
- 农业(33609)
- 大学(32443)
- 学学(30859)
- 财经(26635)
- 技术(26565)
- 业经(25683)
- 经济研究(25402)
- 教育(23536)
- 经(23034)
- 业(20728)
- 问题(20578)
- 贸(18662)
- 技术经济(18155)
- 世界(17352)
- 国际(16708)
- 现代(14699)
- 商业(14454)
- 统计(14383)
- 财会(14357)
共检索到46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正罡
本文对分业模式下中国金融运行特征做出规范性的评价和实证性的测量,标定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金融深化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运行的特征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阶段和金融运行的局限性。指出我国金融发展滞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不畅通,宏观储蓄格局和融资格局与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匹配。
关键词:
金融运行 金融效率 混业经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国红 乐嘉春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资本雄厚、具备"海外投资"能力的大型金融企业。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外经济金融交往日趋开放、资本流出管制放松等因素影响下,中国金融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外国证券投资“走出去”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强
我国金融税制在近十年经历了多次调整,已成为我国税收的一项重要来源。但同时金融业所承受相对较重的税收负担,也成为阻碍金融业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发展的包袱。随着入世后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金融税制,为金融业减轻税收负担,促进金融业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税负 金融税制 减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涧生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nalyse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qualitative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of employees in China's finance industry,and reached some instructive conclusion.
关键词:
金融业 生产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静强 吴金希 贾甫
在巨量广义货币供给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生"钱荒"看似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在对2013~2014年初所发生的两次"钱荒"进行了综述后,同时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本文认为,2013年所发生的"钱荒",直接原因看似为季节因素、监管压力、补缴法定准备金、资金外流、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等,而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资产价格预期下降的情况下,金融资本过度进入非生产性投机领域,中国央行为预防由此带来的国家创新能力不足、剧烈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适时执行去杠杆化紧缩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借新还旧"。最后本文提出中国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景华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使发达国家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模式的金融竞争力和我国分业经营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现阶段,中资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金融监管机构维护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任务加重,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全球金融环境的剧变及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是制约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改变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保险业及证券业,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提高...
关键词:
金融业竞争力 混业经营 金融创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娟 吴明华
全球跨国并购步伐2007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明显放缓,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却截然相反。2007年成为中国并购交易史上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旭茂 粟芳
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147家金融类公司,使用广义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金融业整体及各渠道的资金使用效率,并选用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分别对其进行差异分解与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银行业因其规模优势而表现最优,寿险业因其运作机制而表现次之,而财险业却因业务特征为行业垫底。这一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行业内,具有明显的收敛性。保持适度竞争、撬动规模效应无疑是缩小差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资金使用效率 行业差异 收敛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博
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的金融部门出现了急剧的增长。这一急剧增长表现在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显著提高上。1952年,中国的金融部门占GDP的1.72%。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中国的金融部门占GDP的1.85%。到2017年,这一比例达到了7.95%,在最高点2015年,更是达到了8.4%。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显著提高的原因GDP是所有常住生产单位的总增加值之和,是所有常住单位的总产出,也是所有常住单位的总收入。金融业增加值则是金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继云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日益临近。届时按照“市场准入”原则,我国的金融业将会面临外国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 “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元元
创新包括了新产品、服务以及新的生产程序的开发和使用,金融领域的创新涵盖了金融工具、组织形式以及服务的提供方式等方面,创新的广度以及创新的结构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业的竞争力,在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金融服务业创新实践,将为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决策的参照。
关键词:
金融创新 竞争 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崇正
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是很低的 ,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发展远远不相适应。中国的资本形成的一个严重不足 (缺陷 )在于直接融资薄弱 ,即金融资产证券化程度很低 ,这正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企业资金普遍短缺和国有企业间接融资比率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所在。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市场 证券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粟芳 初立苹
本文动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寿险业和财险业在2007~2010年的综合融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财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最强,银行业次之,寿险业较差。不同融资渠道方面,银行业的内部融资能力较强,寿险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偏弱,财险业的权益融资能力较强,它们都存在明显的权益融资偏好。权益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而内部融资的影响较弱。同时,融资能力差异主要来源于行业内的差异,特别是寿险业的内部差异较大,而行业间的差异不大。
关键词:
金融业 融资能力 融资渠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洋
本文从金融业各个类型业态的关联度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金融机构为研究样本,使用股票交易数据,在剔除系统风险因子后,测度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类型上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实证结论表明,证券公司之间的关联度风险显著高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组合会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风险,而对于证券公司来讲,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融合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关联度风险。
关键词:
关联度 系统性风险 混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