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2)
- 2023(16727)
- 2022(13923)
- 2021(13214)
- 2020(11148)
- 2019(25654)
- 2018(25040)
- 2017(48721)
- 2016(26077)
- 2015(29375)
- 2014(28838)
- 2013(28936)
- 2012(26545)
- 2011(23741)
- 2010(23950)
- 2009(22722)
- 2008(21971)
- 2007(19448)
- 2006(17373)
- 2005(16077)
- 学科
- 济(111918)
- 经济(111779)
- 业(96387)
- 管理(86178)
- 企(85388)
- 企业(85388)
- 方法(49377)
- 数学(39760)
- 数学方法(39354)
- 中国(34746)
- 农(34109)
- 财(33577)
- 业经(33243)
- 融(28645)
- 金融(28644)
- 银(27700)
- 银行(27667)
- 行(26695)
- 制(25734)
- 务(23875)
- 农业(23835)
- 财务(23805)
- 财务管理(23771)
- 贸(22591)
- 贸易(22573)
- 企业财务(22521)
- 易(22046)
- 地方(21208)
- 技术(20429)
- 理论(20151)
- 机构
- 学院(373064)
- 大学(371985)
- 济(160927)
- 经济(157812)
- 管理(151874)
- 理学(129899)
- 理学院(128607)
- 管理学(126875)
- 管理学院(126203)
- 研究(124358)
- 中国(103773)
- 京(79745)
- 财(74771)
- 科学(72157)
- 所(61886)
- 财经(59601)
- 农(58416)
- 中心(57486)
- 研究所(55784)
- 江(54528)
- 经(54274)
- 业大(51374)
- 北京(51290)
- 经济学(48897)
- 范(45663)
- 农业(45389)
- 师范(45332)
- 院(44650)
- 州(44601)
- 财经大学(44218)
- 基金
- 项目(243708)
- 科学(193444)
- 研究(182917)
- 基金(179032)
- 家(153963)
- 国家(152621)
- 科学基金(132609)
- 社会(117628)
- 社会科(111634)
- 社会科学(111602)
- 基金项目(94525)
- 省(92905)
- 自然(84034)
- 自然科(82136)
- 自然科学(82119)
- 教育(81826)
- 自然科学基金(80701)
- 划(77346)
- 编号(74186)
- 资助(73910)
- 成果(60085)
- 部(54763)
- 重点(53627)
- 创(52545)
- 发(52369)
- 课题(49952)
- 国家社会(48831)
- 创新(48468)
- 教育部(47624)
- 人文(46814)
- 期刊
- 济(181537)
- 经济(181537)
- 研究(117049)
- 中国(70788)
- 管理(59894)
- 财(59010)
- 农(54978)
- 学报(51422)
- 科学(50735)
- 融(47304)
- 金融(47304)
- 大学(40070)
- 学学(37723)
- 农业(37554)
- 教育(35736)
- 技术(32039)
- 业经(30312)
- 财经(29996)
- 经济研究(28753)
- 经(25816)
- 问题(23693)
- 业(21436)
- 技术经济(20234)
- 贸(20087)
- 世界(18817)
- 理论(18641)
- 现代(18297)
- 国际(18085)
- 图书(16957)
- 科技(16677)
共检索到569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兆强 李锋
我国金融业的跨国经营萌芽于80年代初期,目前已有了很大发展,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晰、对国际惯例缺乏了解、与工贸跨国公司的发展脱节、缺乏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业跨国经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战略目标,为实现其跨国经营目标认为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并提出了跨国经营的现实方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启阳 张艳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业都进入了一个低谷。欧美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资产贬值,价值被低估,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可以说,流动性充沛的中国金融企业迎来了并购的良机。但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金融企业自身能力限制,跨国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金融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并购中的经验教训,得出中国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外并购应持谨慎态度,不可盲目抄底。目前,中国金融企业最重要的是把国内的业务做好,等待时机。确保金融业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并购 金融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兴福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分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福建省分公司联合主办的’94中国金融保险暨企业跨国经营研讨会于1994年11月1日—3日在福州市举行,全国十省市60余位代表提交了40余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季崇威、外经贸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汪尧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长朱荣林、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林进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福建省分公司总经理陈守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特约咨询专家程万铸、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宏毅 李程 徐硼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管制逐步放松,国内外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更加紧密,资本在全球各国各地区的流动更加自由,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的金融政策,构建量化的评价操作手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金融政策量化结果与金融业产出之间的计量模型,从而分析金融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并对金融政策中影响我国经济最为显著的因素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 政策量化 经济绩效 有效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近年来,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和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对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的各大金融机构都以不同形式开展综合经营,以此追求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本文将研究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模式及经营效果,并分析其发展至今的优势与不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贺萍
我们不能总是以封闭来规避风险,加入WTO后,我们所能选择的将不再是分业模式或是混业模式,而是将采取何种模式进行混业的问题。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混业的最优选择,因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集规模性与灵活性于一体,并能较好地耦合信息革命,是金融混业经营的最高层次。
关键词:
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水根 肖秉毅
本文对现在金融混业趋势作了分析,然后对中国金融业的分业格局与混业趋势的冲突现状做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应是设立以银行为核心的银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永刚 黄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杨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向。混业经营的最大风险是银行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形成泡沫,我国必须完善混业经营的条件。1.加快银行体系改革。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3.加强金融法律体系的适应性建设。4.强化金融监管。5.加强信息披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锦华
20 0 1年 1 2月 1 1日 ,历经 1 5年的艰辛谈判之后 ,中国正式加入WTO。从此 ,中国金融开放被规定了时间表和加速度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代已经到来。到 2 0 0 6年 ,随着 5年过渡期的结束 ,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全面进入我国的金融领域 ,他们凭借其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的优势 ,势必会对从事单一金融业务的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压力。面对临近的金融业激烈的竞争局面 ,中国金融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开始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时代。本文通过对金融经营模式的国内外历史考察...
关键词:
混业经营 推动力 模式选择 混业监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人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政策体系,增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手段。为此,需要通过政策性资金来提高直接与间接支持模式的政策效果,建立以间接支持模式为主的政策性资金运作方式,探讨政策性资金运作与构建市场融资体系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文章的分析表明:政策性资金的运用应当以间接模式为主,这样可以改变商业性机构和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分布,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性金融和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政策性目标的运营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海外投资 金融支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建平 沈富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俊荣 李博婵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形成巨大冲击,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艰难复苏,世界经济开始进入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本文总结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分析了金融危机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最后,提出了转变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