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3)
- 2023(15264)
- 2022(12596)
- 2021(11509)
- 2020(10013)
- 2019(22999)
- 2018(22346)
- 2017(42859)
- 2016(23100)
- 2015(26080)
- 2014(25857)
- 2013(26110)
- 2012(24290)
- 2011(21886)
- 2010(22189)
- 2009(21237)
- 2008(21043)
- 2007(18938)
- 2006(16594)
- 2005(15374)
- 学科
- 济(105544)
- 经济(105423)
- 业(88777)
- 企(78429)
- 企业(78429)
- 管理(74977)
- 方法(47881)
- 数学(38956)
- 数学方法(38612)
- 中国(32631)
- 财(32252)
- 农(31893)
- 业经(30839)
- 融(28492)
- 金融(28490)
- 银(26685)
- 银行(26655)
- 行(25802)
- 制(23791)
- 务(22861)
- 财务(22822)
- 财务管理(22790)
- 农业(22612)
- 企业财务(21615)
- 贸(21196)
- 贸易(21180)
- 易(20662)
- 地方(19436)
- 技术(18880)
- 学(18386)
- 机构
- 学院(339269)
- 大学(337679)
- 济(151471)
- 经济(148688)
- 管理(132039)
- 研究(116507)
- 理学(112889)
- 理学院(111715)
- 管理学(110117)
- 管理学院(109490)
- 中国(97844)
- 京(71284)
- 财(70732)
- 科学(68381)
- 所(59623)
- 农(59160)
- 财经(56212)
- 中心(54676)
- 研究所(53943)
- 经(51089)
- 江(50908)
- 业大(47968)
- 经济学(47737)
- 农业(46643)
- 北京(45672)
- 经济学院(43334)
- 财经大学(41545)
- 院(41339)
- 范(40695)
- 州(40511)
- 基金
- 项目(218172)
- 科学(173216)
- 基金(161035)
- 研究(159739)
- 家(140131)
- 国家(138958)
- 科学基金(119437)
- 社会(103734)
- 社会科(98499)
- 社会科学(98475)
- 基金项目(84730)
- 省(83703)
- 自然(75956)
- 自然科(74250)
- 自然科学(74230)
- 自然科学基金(72980)
- 教育(71873)
- 划(70347)
- 资助(66338)
- 编号(62955)
- 成果(50816)
- 部(49622)
- 重点(49617)
- 创(48265)
- 发(48021)
- 创新(44563)
- 业(44460)
- 国家社会(43978)
- 课题(43224)
- 教育部(42581)
- 期刊
- 济(166994)
- 经济(166994)
- 研究(102985)
- 中国(65306)
- 财(57222)
- 农(54116)
- 管理(51233)
- 学报(49270)
- 科学(47985)
- 融(44255)
- 金融(44255)
- 大学(37650)
- 农业(36284)
- 学学(35774)
- 技术(29560)
- 财经(28516)
- 教育(28490)
- 经济研究(27246)
- 业经(26841)
- 经(24645)
- 业(22457)
- 问题(22043)
- 贸(19633)
- 技术经济(19477)
- 世界(18244)
- 国际(17704)
- 统计(16724)
- 现代(16000)
- 财会(15656)
- 商业(15623)
共检索到516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粟芳 初立苹
本文动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寿险业和财险业在2007~2010年的综合融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财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最强,银行业次之,寿险业较差。不同融资渠道方面,银行业的内部融资能力较强,寿险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偏弱,财险业的权益融资能力较强,它们都存在明显的权益融资偏好。权益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而内部融资的影响较弱。同时,融资能力差异主要来源于行业内的差异,特别是寿险业的内部差异较大,而行业间的差异不大。
关键词:
金融业 融资能力 融资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初立苹 粟芳
寿险业近年的融资量不断增加,但偿付能力却未根本改变。本文利用熵值法和动态评价法,计算了各寿险公司2007-2010年的综合融资能力,分析了综合融资能力的差异以及在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表现差异和融资特征。结果表明,大型公司的综合融资能力具有明显优势;内部融资能力对寿险公司的影响一直较弱;股权融资的影响力度略大于债务融资,中国寿险业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进一步分析显示,大公司具有较强的内部融资能力,但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同时,外资寿险公司的综合融资能力普遍不高,在各融资渠道方面都有待改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璋勇 封妮娜
中国金融业发展省区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因此,可以从金融自身发展和金融发展环境两方面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衡量。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金融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省区差异,且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东、中、西部之间,也存在于区域内部;(2)中国三大区域的金融发展差异成因不同,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得益于经济、资金环境的促进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金融实力;(3)以金融发展为视角,根据这种差异可以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四级。要缩小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省区差异,促进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可以从实行差别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实施差别化的金融调控政策、...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明祥
狭义的金融服务一体化主要是指综合经营,广义的金融服务一体化不仅指综合经营,还包括金融机构间的契约联结形式:销售协议、战略联盟和合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出现金融服务一体化浪潮的同时,也没有掩盖金融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金融服务一体化可能导致的利益冲突问题,突显防火墙制度与市场声誉机制的重要,基于此,构建高效能的政府监管能力和培育成熟的市场就显得十分关键。中国金融业在分业与混业之间,政策一度摇摆不定,现在终于明确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向,这符合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必须肯定;不过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又需要我国在推进综合经营时必须谨慎对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举 张展
本文通过对1985年以来国内金融业专利状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其发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申请数量2000年以来发生了大幅波动;第二,申请者结构发生了改变;第三,主要集中在传统银行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方面;第四,国外申请者的申请数量接近一半,并且在发明专利的占比上远远超过内地金融机构。本文的实证部分利用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发现中国金融业竞争程度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所代表的需求性因素是影响金融业专利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近年来,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和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对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的各大金融机构都以不同形式开展综合经营,以此追求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本文将研究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模式及经营效果,并分析其发展至今的优势与不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粟芳 初立苹
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偿付能力告急,而资本市场不景气、保险业投资业务收益的下降使保险业雪上加霜。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保险公司的融资能力如何呢?本文利用熵值法、动态评价分析法和泰尔指数法,动态分析了中国保险业各公司在2007~2010年间的综合融资能力,并比较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大公司和小公司、中资公司和外资公司在综合融资能力方面的差别,以及通过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的能力差别。数据分析表明,财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整体上明显强于寿险业,寿险业各公司的融资能力分化比较严重,财险业各公司则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在综合融资能力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外资保险公司的综合融资能力在不断增强。融资渠道的分析表明...
关键词:
融资能力 熵值法 泰尔指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煜 甘静芸 何青
本文分析了1996-2016年中国金融形势的变化趋势及影响金融形势的主导变量的动态特征,探究不同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对中国金融整体形势及金融风险的影响力变迁。我们首次运用动态模型选择的时变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测算了中国月度金融形势指数,考察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货币市场、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非传统金融市场和国外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形势的差别化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货币供应量一直是影响中国金融形势最主要的因素,非传统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形势表现出主导性的影响。总的来看,对中国金融形势的动态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有助于及时识别潜在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许道文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可以全面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和结构展开了思考,结合当前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工作的现状,立足于构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这一视角,就完善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统计计量 金融业综合统计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黄益平
金融开放政策贯穿了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时期。近四十年的金融开放政策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缓慢、反复",二是"决心大、推进难",三是政策协调性不够。这些特点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有关,但对金融开放政策的总体评价应该是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虽然金融开放政策存在一些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而且确实有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在实施金融开放政策之后发生了金融危机。那么中国的金融业是否还应进一步开放?从目前看,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不但明显滞后于实体经济,也大大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除此之外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稳定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黄益平
金融开放政策贯穿了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时期。近四十年的金融开放政策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缓慢、反复",二是"决心大、推进难",三是政策协调性不够。这些特点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有关,但对金融开放政策的总体评价应该是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虽然金融开放政策存在一些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而且确实有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在实施金融开放政策之后发生了金融危机。那么中国的金融业是否还应进一步开放?从目前看,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不但明显滞后于实体经济,也大大落后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除此之外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云喜
在江西省政府的积极主导下,历时一年半,江西从"建立机制、明确方法、完善制度、构建平台"四个方面入手,基本建成了辖内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随着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深化,传统金融统计信息缺口逐渐暴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玉娟 尹振涛
随着金融业务创新和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传统的金融统计格局难以满足中国金融监管要求,现行金融统计立法体系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自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到"宏观审慎"以来,围绕着宏观审慎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展开。作为宏观审慎监管基础设施的金融统计工作成为改革的先锋。在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要求"建立统一、全面的金融业综合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勇
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是金融业发展中的重要规律,但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演进过程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和监管政策转向,呈现出典型的曲折前进特征。我国的金融业综合经营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试点之后,当前正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综合化;全社会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家庭对以金融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化。综合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