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8)
- 2023(10796)
- 2022(8567)
- 2021(7911)
- 2020(6678)
- 2019(15050)
- 2018(14415)
- 2017(27988)
- 2016(14369)
- 2015(16103)
- 2014(15538)
- 2013(15711)
- 2012(14384)
- 2011(12809)
- 2010(13078)
- 2009(12888)
- 2008(12235)
- 2007(11013)
- 2006(9777)
- 2005(9385)
- 学科
- 业(74095)
- 济(71923)
- 经济(71845)
- 企(67883)
- 企业(67883)
- 管理(55591)
- 方法(30580)
- 业经(27172)
- 融(26156)
- 金融(26156)
- 中国(25788)
- 农(24637)
- 财(24402)
- 银(23983)
- 银行(23981)
- 行(23368)
- 数学(23218)
- 数学方法(23139)
- 务(18630)
- 财务(18615)
- 财务管理(18602)
- 制(18586)
- 农业(18390)
- 企业财务(17628)
- 技术(15374)
- 贸(14904)
- 贸易(14886)
- 易(14608)
- 策(14385)
- 体(13865)
- 机构
- 学院(210538)
- 大学(205764)
- 济(106086)
- 经济(104636)
- 管理(86265)
- 理学(73326)
- 理学院(72736)
- 管理学(72191)
- 管理学院(71799)
- 研究(69374)
- 中国(65825)
- 财(49213)
- 京(42660)
- 财经(38985)
- 经(35651)
- 科学(34957)
- 经济学(34089)
- 所(33485)
- 中心(33068)
- 农(32738)
- 江(30978)
- 经济学院(30867)
- 研究所(29806)
- 财经大学(28908)
- 北京(27509)
- 商学(26263)
- 商学院(26030)
- 业大(25389)
- 农业(25319)
- 经济管理(24848)
- 基金
- 项目(130171)
- 科学(106171)
- 研究(99834)
- 基金(99414)
- 家(84189)
- 国家(83421)
- 科学基金(74068)
- 社会(69401)
- 社会科(66167)
- 社会科学(66153)
- 基金项目(51563)
- 省(48376)
- 自然(44205)
- 自然科(43286)
- 自然科学(43277)
- 教育(43053)
- 自然科学基金(42648)
- 资助(40409)
- 划(39280)
- 编号(37985)
- 业(32453)
- 创(31044)
- 部(30676)
- 国家社会(30411)
- 成果(29665)
- 发(29299)
- 重点(28742)
- 创新(28168)
- 制(27448)
- 中国(27285)
- 期刊
- 济(120013)
- 经济(120013)
- 研究(68416)
- 中国(41547)
- 财(40967)
- 管理(37772)
- 融(37210)
- 金融(37210)
- 农(32143)
- 科学(26406)
- 学报(22887)
- 农业(21560)
- 财经(20856)
- 业经(20435)
- 经济研究(19908)
- 大学(19299)
- 技术(18622)
- 学学(18586)
- 经(18136)
- 问题(15520)
- 贸(14505)
- 世界(14330)
- 业(14075)
- 技术经济(13782)
- 国际(13407)
- 教育(12273)
- 现代(11281)
- 财会(10610)
- 商业(10198)
- 经济问题(9989)
共检索到33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山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要求采取金融混业经营的强烈呼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现阶段中国坚持分业经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笔者分别从防范金融风险、分业经营的制度优势还未充分发挥以及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还不具备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坚持金融分业经营的必要性。
关键词:
金融业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建平 沈富荣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美东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于竞争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限制,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和监管的改革。全国人大2003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为我国向混业经营模式发展预留了空间,混业经营正在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新民
施工企业应继续坚持和完善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任新民自1986年全国施工企业执行《国营建筑施工企业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百含),13年中,百含作为国家宏观控制企业工资总额,企业自主进行内部分配的经济责任形式,对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海龙
谈如何推行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王海龙金融业一般分为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当前西方各国政府都规定了不允许金融机构跨业经营。其主要理由是防止金融业出现的震动,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但在我国目前金融的跨业或混业经营现象比较突出,这无论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寅
一、我国金融业经营业务的演变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截然分开的分业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也不得从事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从实践看,我国这种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制度建设及监管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是在改革中已经启动了利益驱动机制,但金融企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特别是自负盈亏的责任制尚未落实,混业经营易滋生盲目追求利益而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二是有关金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乐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小红 段安石
2 0世纪末 ,英、日、美等金融大国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面对国际社会金融法制的大变迁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金融法中的分业经营原则。笔者首先分析了分业经营赖以存在的背景和意义正在发生变化 ,然后提出了金融业务自由组合的观点 ,为修改分业经营原则提供一点新思路。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自由组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国刚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关键词:
中国金融 分业经营 体制误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荣
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手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结合新近完成的《商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的修订,中国的金融混业正渐行渐进。而金融控股公司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平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教授在第183期上海发展沙龙上作了题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新阶段”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自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础逻辑、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等均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加强金融强国建设,必须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做好“五篇大文章”,建设“六个强大”和“六大体系”。李扬教授还通过中美金融体系的全面对比,指出中国在金融机构多样化、发展资本市场、国际投资、金融体系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须努力。如何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是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刊征得李扬教授同意,编发此篇演讲,以期为读者带来启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洪转 郑垂勇 张元教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外金融业的一般演变史、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渐进式的金融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分业 混业 可行性 渐进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洋
论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必然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姜洋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在西方金融史上曾经几起几伏。进入80年代后,西方许多过去实行分离银行制度的国家逐渐向全能银行制度过渡,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限制,金融业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