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6)
- 2023(15145)
- 2022(12357)
- 2021(11462)
- 2020(9728)
- 2019(21714)
- 2018(21278)
- 2017(40212)
- 2016(21308)
- 2015(24096)
- 2014(23814)
- 2013(23436)
- 2012(21864)
- 2011(19524)
- 2010(20087)
- 2009(19581)
- 2008(19396)
- 2007(17774)
- 2006(15892)
- 2005(15012)
- 学科
- 济(95056)
- 经济(94904)
- 业(88566)
- 企(79821)
- 企业(79821)
- 管理(79696)
- 方法(38240)
- 财(33286)
- 中国(31695)
- 业经(31171)
- 农(30596)
- 数学(29617)
- 数学方法(29328)
- 融(28806)
- 金融(28804)
- 银(27312)
- 银行(27298)
- 制(27275)
- 行(26382)
- 务(23258)
- 财务(23220)
- 财务管理(23185)
- 企业财务(21997)
- 农业(21507)
- 体(19219)
- 贸(19095)
- 贸易(19076)
- 易(18689)
- 技术(18441)
- 策(17483)
- 机构
- 学院(311582)
- 大学(310284)
- 济(141699)
- 经济(139164)
- 管理(121050)
- 研究(105739)
- 理学(102099)
- 理学院(101124)
- 管理学(99846)
- 管理学院(99274)
- 中国(92744)
- 财(70765)
- 京(66011)
- 科学(57544)
- 财经(54776)
- 所(52344)
- 中心(50024)
- 农(49960)
- 经(49796)
- 江(48026)
- 研究所(46407)
- 经济学(44832)
- 北京(42468)
- 业大(40565)
- 财经大学(40496)
- 经济学院(40339)
- 农业(38631)
- 州(37840)
- 院(37667)
- 范(35547)
- 基金
- 项目(193352)
- 科学(154652)
- 研究(145810)
- 基金(144347)
- 家(124353)
- 国家(122997)
- 科学基金(106634)
- 社会(97307)
- 社会科(92394)
- 社会科学(92371)
- 基金项目(74631)
- 省(72630)
- 自然(65356)
- 教育(65137)
- 自然科(63806)
- 自然科学(63786)
- 自然科学基金(62763)
- 划(60078)
- 资助(59257)
- 编号(57095)
- 成果(47634)
- 部(44708)
- 重点(43162)
- 创(42942)
- 制(42249)
- 国家社会(41819)
- 发(41496)
- 业(40086)
- 创新(39518)
- 教育部(39233)
- 期刊
- 济(165648)
- 经济(165648)
- 研究(100708)
- 中国(67927)
- 财(59258)
- 管理(51743)
- 农(48845)
- 融(46363)
- 金融(46363)
- 科学(42624)
- 学报(42414)
- 大学(34342)
- 学学(32590)
- 农业(32546)
- 财经(29084)
- 教育(27496)
- 技术(26933)
- 业经(26549)
- 经济研究(26169)
- 经(25178)
- 问题(21368)
- 贸(19524)
- 业(19435)
- 世界(18471)
- 国际(18227)
- 技术经济(17355)
- 现代(15461)
- 财会(15210)
- 会计(14265)
- 版(14205)
共检索到500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金融改革的滞后和开放进程的加快,使国内金融业的发展必须走上混业经营之路。但是,金融体系具有内生的脆弱性,加之当前的中国金融改革处在一个特殊的时点上,在这些给定的前提下。如何通过适度的"开放保护"和国家控制,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开放保护和国家控制在金融改革中的运用,强调的不是控制本身,而是控制的能力和目标以及获得这些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合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本文详细论证了开放进程中国家控制原则的具体运用和预期轨迹。
关键词:
混业经营 开放保护 国家控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立国 胡金焱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演变历程,阐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中国当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对策取向。
关键词:
金融业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继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贺萍
我们不能总是以封闭来规避风险,加入WTO后,我们所能选择的将不再是分业模式或是混业模式,而是将采取何种模式进行混业的问题。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混业的最优选择,因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集规模性与灵活性于一体,并能较好地耦合信息革命,是金融混业经营的最高层次。
关键词:
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水根 肖秉毅
本文对现在金融混业趋势作了分析,然后对中国金融业的分业格局与混业趋势的冲突现状做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应是设立以银行为核心的银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永刚 黄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锦华
20 0 1年 1 2月 1 1日 ,历经 1 5年的艰辛谈判之后 ,中国正式加入WTO。从此 ,中国金融开放被规定了时间表和加速度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代已经到来。到 2 0 0 6年 ,随着 5年过渡期的结束 ,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全面进入我国的金融领域 ,他们凭借其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的优势 ,势必会对从事单一金融业务的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压力。面对临近的金融业激烈的竞争局面 ,中国金融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开始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时代。本文通过对金融经营模式的国内外历史考察...
关键词:
混业经营 推动力 模式选择 混业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杨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向。混业经营的最大风险是银行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形成泡沫,我国必须完善混业经营的条件。1.加快银行体系改革。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3.加强金融法律体系的适应性建设。4.强化金融监管。5.加强信息披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建平 沈富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振峰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国际金融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林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当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 WTO,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
金融业 混业经营 发展趋势 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萧劲东 梁海峰
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但我国金融的现状又潜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金融防火墙的设置,可以防止风险扩散,较为平稳地实现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
关键词:
中国金融 混业经营 风险 防火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曙晓
本文阐述了西方金融兼业经营制度的演进历程 ,论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现实选择 ,分析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中国金融兼业经营制度取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方金融 兼业经营 制度演进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