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5)
- 2023(15377)
- 2022(12574)
- 2021(11679)
- 2020(9947)
- 2019(22107)
- 2018(21529)
- 2017(40989)
- 2016(21843)
- 2015(24460)
- 2014(23736)
- 2013(23463)
- 2012(21449)
- 2011(19348)
- 2010(19873)
- 2009(19446)
- 2008(18947)
- 2007(17354)
- 2006(15636)
- 2005(14708)
- 学科
- 济(94648)
- 经济(94499)
- 业(91125)
- 企(82292)
- 企业(82292)
- 管理(81381)
- 方法(37829)
- 财(33368)
- 中国(32813)
- 业经(31898)
- 农(30876)
- 数学(29317)
- 数学方法(29045)
- 融(28490)
- 金融(28488)
- 制(27828)
- 银(27716)
- 银行(27703)
- 行(26824)
- 务(23085)
- 财务(23047)
- 财务管理(23012)
- 企业财务(21827)
- 农业(21733)
- 技术(20236)
- 体(19228)
- 贸(18766)
- 贸易(18745)
- 易(18338)
- 策(17542)
- 机构
- 学院(310362)
- 大学(308124)
- 济(142816)
- 经济(140276)
- 管理(123689)
- 理学(104512)
- 研究(103663)
- 理学院(103537)
- 管理学(102348)
- 管理学院(101742)
- 中国(91676)
- 财(71072)
- 京(64869)
- 科学(54905)
- 财经(54805)
- 所(50261)
- 经(49802)
- 中心(49381)
- 江(48692)
- 农(46891)
- 经济学(44882)
- 研究所(44408)
- 北京(41572)
- 财经大学(40504)
- 经济学院(40327)
- 业大(38803)
- 州(38451)
- 院(37135)
- 农业(35998)
- 商学(35560)
- 基金
- 项目(193248)
- 科学(155833)
- 研究(147471)
- 基金(144418)
- 家(123176)
- 国家(122057)
- 科学基金(107147)
- 社会(99272)
- 社会科(94363)
- 社会科学(94342)
- 基金项目(74800)
- 省(73246)
- 教育(66122)
- 自然(64965)
- 自然科(63547)
- 自然科学(63532)
- 自然科学基金(62524)
- 划(60242)
- 资助(58401)
- 编号(57753)
- 成果(47736)
- 创(44929)
- 部(44504)
- 重点(43237)
- 制(42748)
- 国家社会(42576)
- 发(41895)
- 创新(41433)
- 业(40085)
- 课题(39875)
- 期刊
- 济(165705)
- 经济(165705)
- 研究(102259)
- 中国(68311)
- 财(59347)
- 管理(53770)
- 融(47133)
- 金融(47133)
- 农(45552)
- 科学(40653)
- 学报(38392)
- 大学(31789)
- 农业(29885)
- 学学(29813)
- 教育(28967)
- 财经(28911)
- 技术(27762)
- 业经(27229)
- 经济研究(26502)
- 经(25043)
- 问题(21197)
- 贸(18836)
- 业(18337)
- 技术经济(17811)
- 世界(17604)
- 国际(17140)
- 现代(15460)
- 财会(15260)
- 会计(14509)
- 理论(14087)
共检索到499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继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志民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轨迹 我国在金融体制结构安排上以199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这两个发展阶段,并且都是由制度供给决定的。客观分析,1979年以前的“大一统”金融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保险业务极其简单,证券业务尚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包括保险在内的一切金融业务,从而是一种简单的混业经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立国 胡金焱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演变历程,阐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中国当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对策取向。
关键词:
金融业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曙晓
本文阐述了西方金融兼业经营制度的演进历程 ,论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现实选择 ,分析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中国金融兼业经营制度取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方金融 兼业经营 制度演进 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范宇 杨晏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玉茹 夏杨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制度的变迁是沿着"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这一路径演进。同样,中国分业经营的形成也是一次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近些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更加明朗,中国加入WTO之后,原有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均衡必将打破,因此,在以风险分析为依据选择实现金融多元化经营过渡模式和设置转变进程是我国未来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寅
一、我国金融业经营业务的演变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截然分开的分业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也不得从事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从实践看,我国这种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制度建设及监管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是在改革中已经启动了利益驱动机制,但金融企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特别是自负盈亏的责任制尚未落实,混业经营易滋生盲目追求利益而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二是有关金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静 章海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建立的途径和进程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是用法律干预过度竞争的金融市场,而中国则是通过法律来限制政府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过度干预。由于中国的这种特有的立法理念受历史惯性、利益结构及人们对市场经济、法律认知程度的影响,加上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金融改革的滞后和开放进程的加快,使国内金融业的发展必须走上混业经营之路。但是,金融体系具有内生的脆弱性,加之当前的中国金融改革处在一个特殊的时点上,在这些给定的前提下。如何通过适度的"开放保护"和国家控制,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开放保护和国家控制在金融改革中的运用,强调的不是控制本身,而是控制的能力和目标以及获得这些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合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本文详细论证了开放进程中国家控制原则的具体运用和预期轨迹。
关键词:
混业经营 开放保护 国家控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良瑞
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过程。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实证与逻辑分析说明了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进而引发对未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贺萍
我们不能总是以封闭来规避风险,加入WTO后,我们所能选择的将不再是分业模式或是混业模式,而是将采取何种模式进行混业的问题。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混业的最优选择,因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集规模性与灵活性于一体,并能较好地耦合信息革命,是金融混业经营的最高层次。
关键词:
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