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3)
2023(16010)
2022(12952)
2021(11898)
2020(9699)
2019(21835)
2018(21326)
2017(41080)
2016(21791)
2015(24713)
2014(24602)
2013(24455)
2012(22747)
2011(20544)
2010(21250)
2009(20226)
2008(19903)
2007(18191)
2006(16648)
2005(16015)
作者
(62403)
(51656)
(51637)
(48966)
(33393)
(24595)
(23381)
(20055)
(19808)
(18685)
(17867)
(17347)
(16901)
(16519)
(16228)
(16009)
(15346)
(15128)
(14864)
(14438)
(13093)
(12674)
(12586)
(11954)
(11710)
(11629)
(11540)
(11514)
(10391)
(10248)
学科
(107163)
经济(107036)
(85648)
(74892)
企业(74892)
管理(73453)
方法(38389)
中国(38139)
业经(32904)
(32880)
(30290)
数学(29756)
数学方法(29541)
(29124)
金融(29124)
(27853)
银行(27840)
(27063)
地方(25649)
(24881)
农业(23102)
(21125)
贸易(21099)
(20942)
财务(20894)
财务管理(20865)
(20527)
企业财务(19778)
技术(19183)
(17819)
机构
学院(320617)
大学(315532)
(148392)
经济(145741)
管理(122732)
研究(113207)
理学(102440)
理学院(101386)
管理学(100220)
管理学院(99599)
中国(98153)
(71012)
(68125)
科学(61427)
(57004)
财经(54848)
中心(52621)
(50560)
研究所(50348)
(50043)
(49741)
经济学(46739)
北京(44521)
经济学院(42007)
(40965)
财经大学(40314)
(40005)
(39779)
业大(39503)
师范(39456)
基金
项目(193757)
科学(155260)
研究(148548)
基金(142196)
(121278)
国家(120139)
科学基金(104494)
社会(98711)
社会科(93738)
社会科学(93717)
(74732)
基金项目(73519)
教育(66143)
自然(62670)
(61574)
自然科(61288)
自然科学(61276)
自然科学基金(60261)
编号(59327)
资助(58360)
成果(48766)
(47379)
(43764)
重点(43547)
(43057)
国家社会(41681)
课题(41604)
(39904)
发展(39726)
创新(39555)
期刊
(179273)
经济(179273)
研究(108080)
中国(71854)
(57262)
管理(53120)
(50049)
金融(50049)
(49126)
科学(41803)
学报(39773)
农业(32892)
教育(32169)
大学(31939)
业经(30001)
学学(29968)
技术(29117)
财经(29097)
经济研究(28833)
(25300)
问题(23486)
(20813)
(19577)
国际(19398)
世界(19151)
技术经济(18444)
现代(16086)
商业(15511)
经济管理(15083)
理论(14944)
共检索到527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劲松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推进的关键性环节之一,也是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金融体系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客观地把握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走向,包括外汇业务的市场走向、中国商业银行的变化趋势、证券市场的走向、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的走向,对于促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扬  
我要说的是关于中国金融发展的长期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金融监管的框架、货币政策的范式、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推动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在我看来这五个方面问题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解决。我下面逐一讨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胜刚   杨翔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并于11月13日获克林顿总统的签署而正式生效。这一法案被誉为本届国会通过的最为重要的法律,也是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界以来最为重要的金融法律。它废除了199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和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的部分内容,取消了在金融领域内有关分业经营的限制性规定,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相互兼并并且进行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不仅会对美国金融制度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将促使国际银行业乃至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制度发生重大转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其务  
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金融组织结构市场化演进过程中问题的思考 ,提出金融组织结构合理化应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 ,促进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竞争 ,以机构间的混业合作为混业经营做准备 ,培育混业金融寡头集团 ,并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规范政府行为 ,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组织化和金融业的整体效率 ,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宽  周好文  张烨  
全能银行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动因,以及自身的动力。各种全能银行模式是与各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银行组织形式。中国全能银行应服务于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应整合国内市场的银、证、保等业务,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以构建国际一流的全能银行集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祖明  全毅  
加入WTO在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因中国金融业的不适应而带来 巨大挑战。我国入世后经济结构与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给金融业造成程度不同的间接 冲击。为此,在过渡期及入世后调整我国金融业发展方针和政策、实现稳健的宏观经 济政策,才能趋利避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江旭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了,这无疑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金融界最为紧要的大事。欧元的出现将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并有可能导致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与系列变革。一、今天的金融自由化,实质是以金融、经济实力来统一国际货币或进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三星  姚昌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健华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我国的开放度比现在低得多,但却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下滑至通缩的周期。直到2002年后才有了比较好的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振峰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健  
文章尝试性地以金融相关比率为产出变量,以金融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贷款余额为投入变量,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市场化对其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997-2011年间,中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市场化在2002-2006年间并没有促进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反而呈现出与之负相关的关系;在其它时期,市场化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效率是市场化发展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华中炜  
入世三年以来,中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条款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开放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已经稳定进入盈利期,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开始广泛展开,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现有的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监管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需要及早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规模扩大带来的新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