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0)
2023(17734)
2022(14531)
2021(13465)
2020(11584)
2019(26674)
2018(26100)
2017(50072)
2016(26506)
2015(29980)
2014(29713)
2013(29694)
2012(27286)
2011(24534)
2010(24553)
2009(23642)
2008(23103)
2007(20482)
2006(17652)
2005(16140)
作者
(74763)
(62473)
(62252)
(59389)
(40019)
(30002)
(28461)
(24229)
(23851)
(22263)
(21200)
(21077)
(19980)
(19534)
(19470)
(19449)
(18470)
(18411)
(18082)
(18004)
(15417)
(15342)
(15147)
(14386)
(14140)
(14097)
(13931)
(13590)
(12441)
(12405)
学科
(122001)
经济(121880)
(98588)
管理(87201)
(86769)
企业(86769)
方法(58808)
数学(49151)
数学方法(48673)
(36530)
中国(35003)
(34972)
业经(33176)
(29860)
金融(29854)
(27733)
银行(27706)
(26666)
(26084)
财务(26034)
财务管理(25991)
(25603)
企业财务(24726)
农业(24647)
(23405)
贸易(23388)
(22787)
理论(21010)
地方(20941)
技术(20288)
机构
学院(388379)
大学(386574)
(173284)
经济(170239)
管理(156105)
理学(134515)
理学院(133249)
管理学(131394)
管理学院(130679)
研究(124346)
中国(104814)
(80742)
(79723)
科学(71170)
财经(65108)
(61451)
(61186)
中心(59660)
(59259)
(56444)
研究所(55201)
经济学(54881)
业大(52742)
北京(50096)
经济学院(49665)
财经大学(48403)
农业(48334)
(45441)
(45147)
师范(45008)
基金
项目(252648)
科学(202031)
基金(188232)
研究(186121)
(161559)
国家(160218)
科学基金(140299)
社会(122528)
社会科(116446)
社会科学(116419)
基金项目(98781)
(96698)
自然(89133)
自然科(87166)
自然科学(87143)
自然科学基金(85684)
教育(85078)
(80561)
资助(77542)
编号(73813)
成果(58918)
(57608)
重点(56255)
(54987)
(54022)
国家社会(51901)
创新(50876)
教育部(50349)
课题(49775)
人文(49076)
期刊
(186037)
经济(186037)
研究(113532)
中国(69792)
(65853)
管理(59816)
(56091)
学报(52966)
科学(52334)
(48339)
金融(48339)
大学(41525)
学学(39530)
农业(37728)
技术(34866)
财经(33512)
教育(31526)
经济研究(30412)
业经(29894)
(28857)
问题(24547)
(22678)
技术经济(21804)
(21473)
统计(20162)
世界(19548)
国际(18586)
(18560)
财会(18303)
商业(18078)
共检索到57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书洋  牟爽  刘锡良  
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近年来,关于金融业高利润的争论颇多,中国金融业的利润是否过高?学界尚无评价标准。本文从文献和经济现象出发,提出判断金融业利润是否过高的关键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在各行业间的择优投资行为,以及资本的不完全流动,共同导致了金融业的高利润。金融业参与实体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帮助实体产业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并分享利润,但如果分享的份额过高,则会影响产业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发展。2007年至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表明,中国金融业的利润占比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金融业分享的利润过高,已经达到了损害经济增长的程度。健全金融行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关注产业发展、重视长远利益,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书洋  刘锡良  董青马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金融业的使命,也是中国金融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金融让利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在大量文献和经济学事实的基础上,本文将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有机结合,将马克思“利息来源于利润”的著名观点融入现代经济增长框架,解释了金融业利润过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基于全球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支持了模型的核心推论。研究表明,促进金融业让利的根本在于构建合理的“产业—金融”利润分配机制,通过反垄断、提供公共信息、倡导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等方式控制金融部门的议价优势,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丁慧  张淦  
基于马克思深刻的借贷资本与现实资本理论,可以得出借贷资本与现实资本的良性互动取决于借贷资本积累的规模和结构与现实资本是否匹配。当前中国出现实体经济与金融背离的问题,症结在于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失衡,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体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结构调整与动力转换对金融体系本身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为由债务型金融转向资本型金融,这就需要中国进行去杠杆导向的金融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慧  李建萍  张贝贝  
随着后WTO时代的来临以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国金融业FDI和金融服务贸易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本文分析了我们金融业利用FDI的各种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贸易依存度和中国政府的政策激励与金融服务业FDI呈强相关,基础建设状况、人力资本与金融业利用外资呈弱正相关;而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与其利用FDI水平呈负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蕾茜  
本文在对中国金融业集聚态势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金融业集聚的各种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采用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分行业和地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接近效应和学习效应对于我国金融业集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共享效应的作用则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地区和行业层面上看,市场接近效应和学习效应对金融业集聚同样存在显著影响,并由于地区和行业自身特征不同,其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基于选题、假说、变量、建模、样本以及检验等六个方面,文章对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基本结论是:(1)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排斥矛盾思维,故计量分析难以提出并完成揭示经济变量内在本质的任务和要求;而辩证逻辑的矛盾分析在《资本论》中是一以贯之的,故马克思拒绝在现象层面兜圈子,必然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为己任。(2)西方经济学基于唯心史观的方法论,必然将驱动经济发展的生理欲望最终归结为主观的"心理因素";而《资本论》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必然将驱动经济发展的社会矛盾最终归结为客观的"社会存在"。(3)就实证过程的起点、对象、路径、任务和目的而言,《资本论》之所以迥异于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不同。文章还讨论了有关数学分析的三个困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婷  
通过对我国金融深化程度的判断及理论分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在数量上增长较快但质量不高,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我国金融深化的具体对策,一是强化金融监管,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二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四是健全金融调控机制,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吴莲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将碳排放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低碳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文章在马克思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理论模型中引入低碳技术要素,建立了包含低碳技术的新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理论模型。文章通过这个模型论证了低碳技术对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作用机制,具体分析了低碳技术研发的推动作用、低碳技术扩散的实现和强化机制以及与国际合作的资源配置效应等。文章利用OECD 9个国家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低碳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翀  
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围绕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斯威齐和置盐信雄的看法。但斯威齐和置盐信雄的论证在逻辑上存在缺陷,不过,斯威齐提出的"在剩余价值率可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不能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这一结论还是值得肯定的。以美国1948~2015年的实际经济数据为根据可以证明:虽然一般利润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趋向下降,但是一般利润率不是必然趋向下降的。另外,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起着反向作用,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在正向上对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起着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硕  李俊江  
本文通过哈罗德—多玛均衡增长模型的一个修正模型来阐述金融发展对资产的选择效应,并将经济增长中的数量因素与效率因素分别提炼出来加以区别。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了投资数量增加,但投资效率却不断下降,利率的金融杠杆作用丧失,金融发展出现了"扭曲"。这种"扭曲"的根源在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分割性",即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借款者,他们面临着完全不同的融资环境,并对应着不同的投资函数:一种是基于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投资函数;另一种是基于"自我融资"模型的投资函数。我国投资产出效率较低是在这种"分割性"金融体系下,单纯追求GDP高增长的内生结果。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特别是要约束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春磊  
马克思认为资本是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价值,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侧重点是金融,其实质是资本的逻辑在发挥作用。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视角解读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预防互联网金融趋利性、垄断性等内生性特质,进而帮助人们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本。文章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本质的解读,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具体建议为:鼓励创新,以发展为前提,完善立法;明确分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倡导人本金融,发展中国特色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伟  徐玉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虚拟资本的概念、产生、形式、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构成了比较系统的虚拟资本理论。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以次贷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泡沫的破灭,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或称金融创新的无政府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勇  李昊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带来的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社会利润率水平呈下降趋势。该理论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重要理论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最主要的理由是认为缺乏适时的证据。本文将"营改增"改革作为缓解内生性的外生性政策工具变量,使用2011-2015年我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定量考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利润率下降理论,研究结论表明:虽然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会通过对剩余价值率提高削弱制造业利润率下降的幅度,但总体上不会改变其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提供了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琳  
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与优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导向,创造性地利用马克思关于货币金融的经典理论,建设体系更加完善、活力更加强劲、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对实体经济支持更加有效的金融体系。马克思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数十年,创造了完备而特色鲜明的经济理论体系。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激活金融市场活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石  
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重要基础。虽然马克思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某些具体原理 ,由于受历史的局限不能适用于我国 ,但是 ,它的一般原理 ,诸如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前提的原理 ;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劳动者个体私有制的原理 ;关于租地农场主的理论等 ,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及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