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4)
2023(8272)
2022(6805)
2021(6379)
2020(5227)
2019(12122)
2018(11447)
2017(22018)
2016(11274)
2015(12747)
2014(12163)
2013(12556)
2012(11886)
2011(10942)
2010(10884)
2009(10438)
2008(9342)
2007(7984)
2006(7305)
2005(7096)
作者
(29948)
(24874)
(24655)
(23957)
(15919)
(12009)
(11334)
(9798)
(9444)
(8837)
(8734)
(8340)
(8124)
(8082)
(7974)
(7841)
(7255)
(7253)
(7222)
(6375)
(6370)
(5908)
(5700)
(5680)
(5671)
(5569)
(5447)
(5027)
(4939)
(4928)
学科
(53008)
经济(52958)
(27693)
管理(26915)
(26416)
金融(26416)
中国(24639)
(23856)
银行(23851)
(23277)
方法(23084)
数学(21586)
数学方法(21485)
(21329)
企业(21329)
(17053)
贸易(17038)
(16851)
(15012)
(13339)
(12914)
(12084)
中国金融(11334)
地方(11223)
业经(10432)
农业(8818)
(8762)
出口(8759)
出口贸易(8758)
(8165)
机构
大学(159496)
学院(155838)
(84222)
经济(83004)
研究(60980)
中国(58111)
管理(56293)
理学(47406)
理学院(46923)
管理学(46480)
管理学院(46201)
(38739)
(33666)
财经(30879)
经济学(30468)
科学(30087)
中心(29693)
(29513)
(28535)
经济学院(27749)
研究所(26716)
(24341)
金融(23978)
财经大学(23503)
(22211)
北京(21944)
银行(21479)
(21474)
(21437)
(21390)
基金
项目(100474)
科学(80606)
基金(77819)
研究(75902)
(67310)
国家(66835)
科学基金(56943)
社会(53518)
社会科(51261)
社会科学(51253)
基金项目(39473)
(33886)
教育(33332)
资助(33118)
自然(32746)
自然科(32078)
自然科学(32071)
自然科学基金(31562)
(29715)
编号(27490)
(25059)
国家社会(24700)
中国(24105)
重点(23021)
成果(22983)
(22552)
教育部(22420)
(21476)
人文(20827)
社科(20737)
期刊
(85504)
经济(85504)
研究(56488)
(37980)
金融(37980)
中国(33192)
(28543)
管理(21558)
科学(20321)
学报(20168)
(19623)
财经(16703)
经济研究(16410)
大学(16351)
学学(15405)
(14677)
(14537)
国际(14078)
农业(12475)
问题(12102)
世界(11765)
教育(11126)
技术(10978)
业经(9950)
(7825)
理论(7736)
统计(7686)
技术经济(7678)
经济问题(6918)
(6513)
共检索到256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国刚  
2003年初,随着日本在7国财长会上明确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张之后,半年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高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及一些国际机构等也先后卷入了这一国际性浪潮之中。这是继2002年一些国际机构提出“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看法并得到一些国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万阳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困扰中国。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内外压力的形成原因、人民币升值困境,并就如何走出人民币升值困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文生  张文朗  
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新一轮汇改后,贬值预期有所升温,这是短期现象还是趋势性因素使然?央行对汇率形成机制的最新表述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实中,这意味着什么?本文将针对当前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三个认识误区:贸易顺差代表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外升内贬"反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汇率升值进行解读,提出我们的分析框架和逻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孟繁华  李清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在中美两国相关方面争得不亦乐乎。对此问题国内各界也各抒己见。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从贸易顺差和国内通胀压力预期角度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一旦升值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两种观点实质上都是围绕中国的对外贸易展开的争论,因此,只有彻底改变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枝煌  汤友民  
文章认为中国"走出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产品走出去,二是企业走出去,三是金融走出去。金融走出去最关键的是人民币走出去,即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在后危机时代,金融是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升我国走出去品质的战略抓手。我们要真正提升金融走出去品质,一要优化金融走出去的载体结构,做大做强金融机构;二要优化金融走出去的产品结构,提升金融知识产权状态;三要提高人民币的社会主义运用水平,科学推进人民币理性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万进  
近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权威、专业、理性、前沿"的办刊理念,紧密跟踪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深化主题宣传,积极报道宏观金融运行态势和微观金融实践成果,刊物的主流媒体地位不断巩固。笔者作为杂志主编,在编辑部的配合下,主持策划了《中国金融》"三个70年特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振宇  
走出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误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张振宇1994年初我国政府宣布人民币汇率并轨时,一时间,经济学界、商人、外汇交易人员甚至民众都坚信人民币汇价必然会大幅下跌,年内跌至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是不足为怪的。然而,与人们普遍预期下跌的情形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国刚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要处理好人民币汇率改革与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汇市场发展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煜  贝多广  
金融扶贫不能等同于给贫困人口提供贷款,也不能等同于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更不能视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义务2015年以来,金融系统在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论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还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甚至金融监管部门都推出了具体针对贫困人口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普惠金融确实有助于减少贫困,全球范围内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是,在金融扶贫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强  
一、汇改后人民币升值的阶段划分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施第四次汇改,人民币汇率告别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确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取向。此后,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这期间,我国经济正处于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中,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舆论,就民营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给人们造成了一系列认识上的误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这些认识误区有的已经通过实践而消解纠正,有的正在被实践所证伪,有的已不再为人们所提及,但也有些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并严重影响着政策形成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鉴此,有必要弄清以下几个认识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德功  罗雨柯  张洋  
本文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货币交易媒介职能会促进中国金融风险的增长,人民币计价单位职能则使金融风险能得到一定抑制,而人民币价值储藏职能会降低中国金融风险。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加大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稳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和金融的对外开放,同时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政策,构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功能和干预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