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1)
- 2023(8320)
- 2022(7109)
- 2021(6789)
- 2020(5952)
- 2019(14012)
- 2018(13741)
- 2017(25970)
- 2016(14312)
- 2015(16664)
- 2014(16525)
- 2013(16933)
- 2012(16091)
- 2011(14752)
- 2010(14733)
- 2009(13848)
- 2008(13966)
- 2007(12523)
- 2006(10590)
- 2005(9724)
- 学科
- 济(64359)
- 经济(64301)
- 管理(34628)
- 业(34278)
- 方法(31415)
- 数学(28589)
- 数学方法(28401)
- 企(25825)
- 企业(25825)
- 中国(19322)
- 农(17104)
- 贸(15092)
- 贸易(15085)
- 学(14991)
- 财(14980)
- 易(14747)
- 制(11731)
- 业经(11100)
- 农业(11066)
- 地方(10459)
- 银(10058)
- 银行(10026)
- 行(9663)
- 融(9477)
- 金融(9475)
- 和(9445)
- 环境(9125)
- 务(8507)
- 财务(8491)
- 财务管理(8467)
- 机构
- 大学(217649)
- 学院(213360)
- 济(95469)
- 经济(93770)
- 研究(82310)
- 管理(76606)
- 理学(65861)
- 理学院(65017)
- 管理学(63913)
- 管理学院(63516)
- 中国(62950)
- 科学(51278)
- 京(47102)
- 所(43877)
- 农(42606)
- 财(41851)
- 研究所(40356)
- 中心(36687)
- 农业(34026)
- 业大(33821)
- 财经(33724)
- 经济学(31359)
- 江(30894)
- 经(30862)
- 北京(30289)
- 院(28847)
- 经济学院(28490)
- 范(27752)
- 师范(27458)
- 科学院(26057)
- 基金
- 项目(142066)
- 科学(110928)
- 基金(105406)
- 研究(99296)
- 家(94154)
- 国家(93486)
- 科学基金(77569)
- 社会(63705)
- 社会科(60397)
- 社会科学(60379)
- 基金项目(55239)
- 省(52169)
- 自然(50359)
- 自然科(49184)
- 自然科学(49166)
- 自然科学基金(48332)
- 划(45912)
- 教育(45089)
- 资助(44215)
- 编号(38182)
- 部(33148)
- 重点(33061)
- 成果(31814)
- 发(31014)
- 创(28706)
- 中国(28575)
- 科研(28138)
- 教育部(27727)
- 国家社会(27666)
- 创新(27133)
共检索到317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易龙 周常勇 周彦 王志刚 唐科志
【目的】了解中国野生柑橘上携带柑橘衰退病毒(CTV)分离株的CP/HinfⅠRFLP组群构成和分子特征。【方法】运用RT-PCR对采自中国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11个野生柑橘上CTV分离株的病毒衣壳蛋白基因(CPG)进行扩增,利用RFLP和SSCP对CPG进行分析,并将测定的CPG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野生柑橘上11个CTV分离株以单一组群感染为主;这些CTV分离株CPG的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5%~99.5%和95.0%~100%;与GenBank收录的9个全基因组CTV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彩霞
利用3种不同来源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抗体(PAb-L5、PAb-I、MAbs-S4)对武汉地区发生的CTV进行检测,筛选到一个表现特异血清学性状的分离物CTV-HB1,该分离物仅同来源于中国的多克隆抗体PAb-L5发生血清学反应。为揭示该血清学差异的分子机制,对CTV-HB1和其他几个分离物CP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TV-HB1CP基因与其他19个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0.4%~99.4%,但CTV-HB1和CTV-L5的CP基因氨基酸序列间仅存在3个位点的变异,暗示:此3个氨基酸位点可能与CTV-HB1的血清学特性有关。
关键词:
柑橘衰退病毒 CP基因 抗体 序列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清 周常勇 周彦
本文从选育和利用抗(耐)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柑橘品种和砧木、弱毒株交叉保护、转基因诱导的CTV抗性等方面综述抗柑橘衰退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就人工miRNA(artificalmicroRNA,amiRNA)介导抗性加以展望,旨在为更好地控制CTV危害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江 周彦 李中安 苏华楠 黄爱军 唐科志 周常勇
【目的】建立一种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RT-LAMP)检测柑橘衰退病毒(C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一步法检测技术。【方法】根据CTV保守的p25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RT-LAMP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灵敏度等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特异性检测CTV的RT-LAMP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比RT-PCR方法高100倍,产物通过Acc I酶切得到验证,而且反应产物中加入SYBR Green I可直接观察样品是否感染CTV。【结论】RT-LAMP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芳 邓子牛 赵亚 李大志 戴素明
基于转化病毒基因介导抗性,通过在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 2301上插入启动子–内含子–终止子的方式,构建一种含有发夹结构的、通用型强的RNAi载体骨架结构;以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p25、p20和p23基因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正向片段和反向片段,先后与骨架载体连接,成功构建了3个RNAi载体(分别命名为ds2301–p25、ds2301–p20和ds2301–p23),并将载体ds2301–p23注射入墨西哥莱蒙叶片。制作p23基因的地高辛标记探针,用N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清 曹孟籍 王雪峰 李中安 唐科志 周常勇
【目的】探寻一种快速、简便、灵敏而可靠的检测植物组织和单头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的方法。【方法】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nested-PCR)、印记捕获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rint capture 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nested-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芳 邓子牛 赵亚 李大志 戴素明
【目的】构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含p23的rNai载体,以获得具有抗性的柑橘转基因植株。【方法】基于转化病毒基因介导抗性,根据NCBi公布的Ctv基因组序列,查找p23保守序列,设计并克隆两条不同长度的片段。对两条片段和植物表达载体p Bi 121进行双酶切和连接来构建rNai载体。初步预测所构建的载体发生rNai抗病毒的可行性。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术将含rNai载体的农杆菌注射入Ctv指示植物墨西哥莱蒙的叶片,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叶片中载体发生瞬时表达的情况。发生瞬时表达的叶片接种Ctv t36基因型,利用酶联免疫反应(eLis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玲娣 周常勇 李中安 田晓 王永江 唐科志 周彦 刘金香
【目的】建立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褐色橘蚜(Toxoptera citricida)中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含量。【方法】根据CTV CP25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HD-F/R,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建立橘蚜中CTV实时荧光定量RT-PCR,并进行灵敏性、重复性检验,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应用该方法测定单头橘蚜中CTV含量。【结果】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最低检测限为9.0拷贝/μL,其灵敏度是常规RT-PCR的100倍。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达10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芬 祁鹏志 伏卉 张鹏 吴珊 姜玲
以带毒柑橘品种为试材,采用植物中药制剂处理与热处理结合、茎尖微芽嫁接与植物中药制剂处理结合,用RT-PCR法检测病原带毒情况,并在药剂处理后1、3、5、7、9 d取样,检测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板蓝根和黄芩混合中药制剂处理8次,结合热处理,在PC板制成的温室(白天40℃(6 h/d),晚上25℃,处理50 d)中,可有效地脱除试验苗木中柑橘衰退病和柑橘碎叶病复合感染病原;对柑橘茎尖微芽嫁接苗进行板蓝根和黄芩混合中药制剂脱毒处理后苗木经RT-PCR法检测表明:85.7%植株可以脱除柑橘衰退病和柑橘碎叶病病毒;药剂处理后PPO、POD、S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先锋 韩健 邓子牛 舒广平 Rizza S Catara A
【目的】检测湖南地区柑橘所携带的柑橘类病毒类型,并鉴定柑橘类病毒的亚型。【方法】以田间柑橘枝条韧皮部为试材,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再用不同类型类病毒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出各个样品所携带的柑橘类病毒类型;通过测序分析各类型的序列,并与国内外报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所测样品的亚型。【结果】建立了CEVd、CVdII、CVdⅢ等柑橘类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在5个供试样品中检测出3种类型的柑橘类病毒,即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柑橘类病毒Ⅱ型(citrus viriodⅡ,CVdⅡ,又名hop stunt viroid...
关键词:
柑橘 类病毒 检测 序列分析 分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汇洋 许榜丰 陈艳 隋金钰 杨焕良 尹航 杨大为 乔传玲 陈化兰
【目的】了解猪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为动物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猪的鼻拭子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对血凝试验阳性的样品在SPF鸡胚上进一步纯化、增殖,采用RT-PCR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使用Applied Biosystems 3500x L Genetic Analyzer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基因片段进行整个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并用MEGA 6.0绘制遗传进化树及分析氨基酸位点。【结果】分离毒株A/swine/Zhejiang/245/2013(SW/ZJ/245/13)为H1N1亚型病毒,核苷酸的分析结果发现该分离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金兴 朱瑞良
2011年从山东不同地区的发病鸡体内分离到4株新城疫病毒,分别命名为SD1~SD4。4株毒株经病毒蚀斑克隆纯化后动物回归试验可产生典型的NDV病变;为了解其遗传起源和分子特性对其融合蛋白(Fusion,F)进行序列和分子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生物学毒力测定显示4株毒株均为强毒。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氨基酸基序。F基因分型显示,SD01、SD02、SD03和SD04与另外一株鸡源SG01以及广东鹅分离株等属于基因Ⅶ型。同源性比较显示:SD1-SD4与同期分离株的同源性明显高于其他的传统毒株,且与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高于国外的分离株。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分子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飞焱 吕建强 刘荭 李惠芳 刘宗晓 陈昌福
根据已报道的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iral nervous necrosis virus,VNNV)衣壳蛋白基因(coatprotein gene,cp基因)设计引物,对2006年从我国沿海养殖石斑鱼中分离到的6株鱼类神经坏死病毒进行RT-PCR扩增,特异性扩增出6株病毒的完整衣壳蛋白基因,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6个VNNV分离株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7.3%以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9.6%~99.1%之间。根据cp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分子进化树,发现6个VNNV分离株在进化树同一分枝上,属于RGNNV基因型,与已报道的点带石斑鱼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赟 张素芳 周斌 王旭东 王川庆 赵玉军 陈溥言
用分离的疑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vvIBDV)地方分离株HN01,经处理后接种SPF鸡,36h后接种鸡开始发病,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70%以上。剖检可见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理变化,如肌肉、腺胃、心脏出血,法氏囊水肿且多呈"紫葡萄"样外观。经血清学试验、毒力试验、鸡胚接种试验、分子生物学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均证明该分离物为超强毒株,从而证明河南省鸡群中存在不同于IBDV一般强毒株、经典株和变异株的超强毒株。通过对IBDV不同毒株VP2基因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发现,HN01与华南超强毒株G9201、欧洲超强毒株UK661关系最接近,而与HK46,OKYM,D6948,U...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显婷 陆训 庞茜丹 高必达 周倩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感染叶斑病的莴苣叶片上分离得到4株真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匍柄霉(STemphylIum Spp.)。科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时发现,菌株WS–01较其他菌株致病力减弱,且生长缓慢。用纤维素吸附法提取菌株WS–01的dSRNA,发现WS–01含有3条1~5 kb的dSRNA条带,提示WS–01菌株内含有dSRNA病毒。利用高温–利巴韦林–尖端脱毒结合的方法消除WS–01内的病毒,所得菌株WS–01–d与菌株WS–01相比,致病性增强且表型恢复正常,提示弱毒菌株WS–01的致病力减弱与其所含dSRNA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