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0)
- 2023(11957)
- 2022(9677)
- 2021(8939)
- 2020(7244)
- 2019(16461)
- 2018(16009)
- 2017(30990)
- 2016(16734)
- 2015(18742)
- 2014(18361)
- 2013(18080)
- 2012(16824)
- 2011(15443)
- 2010(15406)
- 2009(14537)
- 2008(14367)
- 2007(12843)
- 2006(11855)
- 2005(10905)
- 学科
- 济(73870)
- 经济(73795)
- 管理(47295)
- 业(45467)
- 企(35001)
- 企业(35001)
- 方法(29610)
- 数学(26747)
- 数学方法(26503)
- 中国(24940)
- 农(21906)
- 财(19582)
- 贸(16370)
- 贸易(16361)
- 易(16055)
- 业经(15674)
- 制(15368)
- 农业(13990)
- 学(13368)
- 地方(12904)
- 策(12612)
- 银(12567)
- 银行(12539)
- 融(12181)
- 金融(12181)
- 行(12142)
- 环境(11123)
- 务(11028)
- 财务(11001)
- 财务管理(10981)
- 机构
- 大学(243748)
- 学院(241175)
- 济(113628)
- 经济(111679)
- 研究(92813)
- 管理(89128)
- 理学(76100)
- 理学院(75282)
- 管理学(74091)
- 管理学院(73656)
- 中国(71724)
- 科学(52758)
- 财(52294)
- 京(52274)
- 所(47043)
- 研究所(42590)
- 农(41234)
- 财经(41068)
- 中心(40429)
- 经(37727)
- 经济学(37022)
- 江(36010)
- 北京(33708)
- 院(33584)
- 经济学院(33396)
- 业大(33267)
- 农业(32438)
- 财经大学(30645)
- 范(30548)
- 师范(30199)
- 基金
- 项目(157867)
- 科学(126159)
- 基金(118433)
- 研究(114888)
- 家(104723)
- 国家(103919)
- 科学基金(88239)
- 社会(76821)
- 社会科(73039)
- 社会科学(73021)
- 基金项目(60220)
- 省(57409)
- 自然(55481)
- 自然科(54271)
- 自然科学(54253)
- 自然科学基金(53369)
- 教育(52086)
- 划(50186)
- 资助(49793)
- 编号(43884)
- 部(37099)
- 成果(36608)
- 重点(36145)
- 发(35167)
- 国家社会(33701)
- 创(32458)
- 教育部(31893)
- 中国(31770)
- 课题(31523)
- 创新(30551)
- 期刊
- 济(125918)
- 经济(125918)
- 研究(80244)
- 中国(50030)
- 财(38564)
- 农(38534)
- 学报(37587)
- 科学(35889)
- 管理(35508)
- 大学(29016)
- 融(27436)
- 金融(27436)
- 学学(27350)
- 农业(26453)
- 教育(24133)
- 经济研究(22455)
- 财经(21358)
- 技术(19444)
- 经(18647)
- 业经(18238)
- 贸(17067)
- 问题(17032)
- 国际(16161)
- 世界(14924)
- 业(14845)
- 技术经济(12436)
- 统计(11144)
- 现代(10959)
- 版(10288)
- 经济问题(10021)
共检索到377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雪
我们如何看待重工业化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总量和结构失衡问题,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如何制定,这需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几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工业部门,其投资增长对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我们分两步估计某工业部门资本扩张的经济影响:由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成的计量经济学估计产业内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高权 王帅 杨嘉聪
从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基于2006—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在同时考虑时间滞后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对重工业发展是否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在考虑重工业内部差异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省际层面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趋势仍在加剧;(2)装备制造型重工业在当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起扩大作用,但随着其关联和间接效应的发挥,这种扩大效应会在时间滞后模型中逐渐被抵消。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前提下,装备制造型重工业的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资源开采和加工型重工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且在东北地区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城镇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显著性在东西部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笔生意,没有性质的不同,只有大小的差异。做一颗螺钉,并不是如何把它做到最好,而是有人购买能挣钱就行;盖一栋房子,绝无百年基业的想法,只要核心价值的土地能得到充分利用就行。2011年"311地震"不久,我带领一个民营企业家组成的工业考察团到了日本,在东京工业化的华人领袖郑剑豪先生为我们组织了一次中日企业家的见面会。会上一位老华侨的发言让我震撼,这位72岁的康泰克集团的董事长吉永良先生说到自己的祖国时,沉重地指出:"工业化的中国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简新华 余江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决定,中国走了一条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再重工业的工业发展道路,现在正进入一个重新重工业化的阶段,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重新重工业化的契机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决定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应是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重工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发展重工业产业集群。
关键词:
重工业化 老工业基地 产业集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涵 胡立君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 ,将后代人的利益作为当代人利益的函数 ,以使当代人的决策避免最大的后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它不仅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倍数效应 ,而且符合后代人利益最大化要求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提高城镇化率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 ,既缺乏足够的支撑基础 ,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城镇化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大力推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 ,是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 ,解决“三农”问...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以人为本 教育投资 城镇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范志勇 宋佳音 黄泽清
本文在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重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重工业化成败的原因以及中国经济转型与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对外开放在我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重工业化对就业的排斥,二是加速重工业资本积累过程。对外开放促进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并非通过吸引外资而是通过内外需产品剪刀差扭曲要素收入分配,使收入分配倾向于资本要素从而加速资本积累过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荀大志
本文认为,九十年代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政策着眼点是把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上的工业化过程连接起来,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与此相关的双重工业化协调发展政策主要包括城市工业高级化发展政策,城市一般传统工业向农村转移的剥离政策和农村加速工业化发展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一平
1、近年来,由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如何增强农业的后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热门课题。基于各自所从事的职业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往往也是差异迥然的。我们认为,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弄清楚目前的农业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似乎是一个十分浅显的经济学命题,但对它的理解却常常是不尽相同的,因而轻视农业或过份强调农业的现象时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勇 韩钰
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偏重型的工业结构特征和能源消费量大的基本特点,引入了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并计算了湖北省1992~2009年的指标数据。然后进一步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协整模型。最后对两者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都比较高,能源利用率较低,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湖北省重工业化程度增强是导致湖北省能源消费量上升的格兰杰因。
关键词:
重工业化 能源消费 工业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华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新的道路,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并且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简新华和余江撰写的专著《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正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润萍
新型工业化强调对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对就业的总体影响是主动的、直接的、正面的、积极的,是开创就业新局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的必由之路。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扭转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为此应确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促进就业、保护就业的政策理念,制订促进就业法;确立立足能源优势,支持劳动密集性产业发展以扩大就业的宏观政策取向;确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全面启动小额贷款政策以扩大就业的长期政策取向;确立扶持社区服务和非正规就业以扩充就业的政策取向;确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政策取向;确立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确立增加和调整各级财政专项扶持再就业资金以促进就...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促进就业 就业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本文首先界定了土地红利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对土地红利三个分配主体所获土地红利份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为"重工业化、轻城镇化"格局,改革的方向应为"工业化、城镇化并重"方式。进一步认为长期内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民工作进增加收入的补偿方式要好于短期内给予农民一次性较高补偿的方式。
关键词:
土地红利 土地红利分配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徐宝亮 邹洋
对于建国初期的新中国而言,比较优势战略实施的门槛限制,以及国家政权面临被颠覆的危险等客观约束条件内生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效用水平与重工业发展程度间的一致性,以政府效用为目标构建包含资本密集型部门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动态最优化模型,研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发现:在政府效用最优化的动态路径上,重工业资本存量所占比重随着劳动密集型部门资本产出弹性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随着资本密集型部门资本产出弹性的上升而上升;重工业资本存量比重与全社会的总产出表现为倒"U"型关系。基于此,本文求解出重工业资本存量比重的临界值在0.4左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劲松 刘传江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但关于重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看法,却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首先从“技术中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工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将这种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然后构造两个模型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以检验这两个效应作用程度。回归结果表明,“替代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资本-劳动比,被证明是一种“索洛技术中性”的技术进步;而“收入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就业量,且作用程度超过了“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关键词:
重新重工业化 就业 技术中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郑毓铭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应保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为探究迅速增加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对中国去工业化产生影响,基于中国2005—2018年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去工业化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来源区域、投资主体所有制、投资动机的不同会使去工业化效应产生明显差别。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直接替代效应和投资挤出效应对去工业化水平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