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3)
2023(12515)
2022(10203)
2021(9244)
2020(7701)
2019(17962)
2018(17424)
2017(33290)
2016(18038)
2015(20985)
2014(21085)
2013(21218)
2012(19848)
2011(17940)
2010(17757)
2009(16806)
2008(16780)
2007(14947)
2006(12944)
2005(11851)
作者
(52968)
(44629)
(44541)
(42660)
(28537)
(21412)
(20349)
(17316)
(16970)
(15806)
(15307)
(14920)
(14288)
(14030)
(13990)
(13989)
(13364)
(13121)
(12924)
(12847)
(11134)
(10944)
(10932)
(10196)
(10128)
(10098)
(9861)
(9767)
(8981)
(8926)
学科
(89648)
经济(89568)
(49614)
管理(48500)
方法(41569)
数学(37808)
数学方法(37588)
(36707)
企业(36707)
(28556)
中国(26361)
(22701)
业经(19635)
农业(19499)
(17894)
贸易(17886)
(17448)
地方(16578)
(15395)
(15080)
(13026)
银行(13001)
(12845)
金融(12843)
(12593)
(12433)
(11972)
财务(11947)
财务管理(11915)
环境(11563)
机构
大学(274434)
学院(271402)
(124810)
经济(122674)
管理(102285)
研究(96766)
理学(88376)
理学院(87397)
管理学(86130)
管理学院(85620)
中国(74135)
(57652)
科学(55837)
(55616)
(48606)
(46356)
财经(44892)
研究所(44116)
中心(43705)
经济学(41169)
(41096)
(39318)
业大(38445)
经济学院(37464)
北京(36639)
农业(36256)
(35199)
师范(34883)
(34262)
财经大学(33456)
基金
项目(178969)
科学(142132)
基金(133238)
研究(131472)
(115819)
国家(114905)
科学基金(98125)
社会(87678)
社会科(83237)
社会科学(83216)
基金项目(69525)
(66549)
自然(60291)
教育(59911)
自然科(58960)
自然科学(58943)
自然科学基金(57966)
(56779)
资助(54897)
编号(51600)
成果(42477)
(41757)
重点(40618)
(39439)
国家社会(38194)
(36508)
教育部(36154)
课题(35727)
中国(34578)
人文(34495)
期刊
(134214)
经济(134214)
研究(82548)
中国(51125)
(44351)
(42257)
学报(41872)
科学(39340)
管理(35341)
大学(32128)
农业(30226)
学学(30225)
(25567)
金融(25567)
教育(24419)
财经(23140)
经济研究(23121)
技术(22103)
业经(21161)
(19962)
问题(18862)
(17084)
(16422)
世界(15093)
技术经济(14504)
国际(14483)
统计(14124)
(13178)
(12295)
理论(12177)
共检索到402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高权  王帅  杨嘉聪  
从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基于2006—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在同时考虑时间滞后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对重工业发展是否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在考虑重工业内部差异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省际层面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趋势仍在加剧;(2)装备制造型重工业在当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起扩大作用,但随着其关联和间接效应的发挥,这种扩大效应会在时间滞后模型中逐渐被抵消。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前提下,装备制造型重工业的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资源开采和加工型重工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且在东北地区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城镇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显著性在东西部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利用1997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且西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次之;工业化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勇  韩钰  
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偏重型的工业结构特征和能源消费量大的基本特点,引入了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并计算了湖北省1992~2009年的指标数据。然后进一步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协整模型。最后对两者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消费强度都比较高,能源利用率较低,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湖北省重工业化程度增强是导致湖北省能源消费量上升的格兰杰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肖卫  
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的发展战略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劲松  刘传江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各界普遍认为我国已再次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但关于重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看法,却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首先从“技术中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工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将这种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然后构造两个模型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以检验这两个效应作用程度。回归结果表明,“替代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资本-劳动比,被证明是一种“索洛技术中性”的技术进步;而“收入效应”会提高全社会的就业量,且作用程度超过了“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浜源  王亮  
根据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工业化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且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作用比工业化要高得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秀川  王钊  
本文从内生动态系统的角度,采用PanelData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用2SLS和3SLS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估计。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和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呈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工业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恶性循环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没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林毅夫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证明,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更低的城市化水平和更高的城乡工资差距。在静态框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城市就业水平降低;由于城市吸纳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工资水平下降,城乡工资差距拉大;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就业越少,城市化水平越低,城乡工资差距越大。在动态框架下,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降低资本积累率,导致更慢的城市化进程和更持久的城乡工资差距;赶超程度越大,城市化进程越慢,城乡工资差距缩小越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志勇  刘艳丽  
中国存在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2010年重工业占比与城乡收入比的统计数据,阐释了工业重型化对城乡收入扩大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重工业占比与城乡收入比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研究发现重工业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重工业占比变化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茂泰  徐柳凡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俞林  徐立青  
贸易开放后,因贸易开放而扩张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将得到更多的收益,因贸易开放而收缩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益将会减少,收入差距因此而发生变化。然而,贸易自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并不确定。文章选取1995年-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以实证方法得出贸易自由化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文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总体上仍慢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但它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则有所不同,其中,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工业化则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机制同我国特定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各种制度和政策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洪梅  章磷  董大朋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镇化进程延缓密切相关,本文选择2003—2016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了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障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舒银燕  
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工业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负面影响最小的是工业资本深化。统计分析表明,在2004~2010年期间,西部地区工业的资本——劳动比逐步下降,未表现出资本深化,但重工业化趋势明显,技术进步明显。为提高工业增长的就业效应,西部地区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把技术进步的重点放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就业扩张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义河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来源分解显示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计量模型显示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使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不会缩短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和均衡城市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