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3)
- 2023(19713)
- 2022(16687)
- 2021(15647)
- 2020(13080)
- 2019(29530)
- 2018(29098)
- 2017(55400)
- 2016(30048)
- 2015(33707)
- 2014(33388)
- 2013(32844)
- 2012(29918)
- 2011(26950)
- 2010(26920)
- 2009(25460)
- 2008(25114)
- 2007(22436)
- 2006(19923)
- 2005(18070)
- 学科
- 济(123656)
- 经济(123480)
- 业(104827)
- 管理(101860)
- 企(92428)
- 企业(92428)
- 方法(53368)
- 数学(43089)
- 数学方法(42648)
- 财(38971)
- 农(37558)
- 业经(35478)
- 中国(34715)
- 制(28191)
- 务(25633)
- 农业(25556)
- 财务(25544)
- 财务管理(25502)
- 技术(24219)
- 企业财务(24178)
- 贸(23665)
- 贸易(23650)
- 易(23063)
- 学(22309)
- 理论(22082)
- 地方(21782)
- 和(21744)
- 体(20321)
- 划(20289)
- 银(19768)
- 机构
- 学院(430447)
- 大学(428382)
- 济(179149)
- 经济(175553)
- 管理(171392)
- 理学(147212)
- 理学院(145679)
- 管理学(143567)
- 研究(143151)
- 管理学院(142745)
- 中国(110922)
- 京(91464)
- 财(86064)
- 科学(84563)
- 所(71006)
- 财经(67667)
- 农(66849)
- 中心(64180)
- 研究所(63916)
- 江(63656)
- 经(61544)
- 业大(60207)
- 北京(58160)
- 范(54244)
- 经济学(54233)
- 师范(53794)
- 农业(52014)
- 院(51801)
- 州(50887)
- 财经大学(50091)
- 基金
- 项目(284009)
- 科学(225120)
- 研究(213347)
- 基金(207092)
- 家(178719)
- 国家(177182)
- 科学基金(153375)
- 社会(136554)
- 社会科(129421)
- 社会科学(129390)
- 省(109578)
- 基金项目(108683)
- 教育(97381)
- 自然(96826)
- 自然科(94563)
- 自然科学(94543)
- 自然科学基金(92881)
- 划(91387)
- 编号(87102)
- 资助(84687)
- 成果(71281)
- 部(63529)
- 重点(63217)
- 创(60876)
- 发(60619)
- 课题(59864)
- 国家社会(56685)
- 创新(56318)
- 制(55796)
- 教育部(55199)
- 期刊
- 济(203661)
- 经济(203661)
- 研究(132148)
- 中国(84642)
- 财(69172)
- 管理(67485)
- 农(63073)
- 学报(61852)
- 科学(59620)
- 大学(48142)
- 教育(47430)
- 学学(45336)
- 农业(43571)
- 技术(39443)
- 融(38895)
- 金融(38895)
- 业经(34027)
- 财经(33955)
- 经济研究(32717)
- 经(29211)
- 问题(26164)
- 业(24407)
- 技术经济(22903)
- 贸(21469)
- 现代(20500)
- 科技(20373)
- 世界(20007)
- 理论(19732)
- 图书(19508)
- 版(19266)
共检索到64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本文分析了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业主的购买及重复购买国外设备的策略,指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业主之间的竞争使得业主购买和重复购买国外设备的行为陷入了囚徒困境。业主的重复购买和国内厂商的技术控制导致了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对国外引进的技术装备消化吸收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用政策工具约束业主行为,从而提升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南平
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被人们极大地关注 ,但近几年的西部大开发却显得后劲不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中 ,忽视了第二产业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优势的基础性作用及其利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优势的形成是长期形成的工业技术基础 ,关系着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要保证西部大开发持续稳定地取得成绩 ,必须用改造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维
四川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起步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但是,四川省在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方面还存在思想上、认识上、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须在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环境创造等方面做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
重大技术装备 体制改革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渤 张涛 郝生宾
本文结合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及演进过程分析,揭示了其演进过程中基于构成要素积累的技术能力螺旋上升的演进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梯阶平台螺旋演进模型。最后,以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为例,验证了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技术能力构成要素持续积累、技术能力构成要素支撑着技术能力阶梯平台的螺旋演进上升的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剑川
通过总结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3种模式,针对广东现状提出广东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模式是一种过渡阶段,进一步提出广东未来发展的3种路径,最后提出如何在政策层面促进升级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技术升级 高新技术 模式 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操友根 黄坤耀 杜梅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研究数字经济如何驱动装备制造业升级对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100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外部环境、内部能力以及链接内外的战略与组织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作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内部能力、战略与组织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具有路径影响,按照这三个因素的作用形式,将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路径划分为内部推动升级模式、外部促进升级模式、内外部融合升级模式三种类型。研究提出,要从优化外部环境、强化内部能力、重构战略与组织等方面持续加强,以推进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发展等6项准则层指标及20项方案层子指标的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指标权重,最后从产业政策、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中国制造业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过程,在碳排放约束影响下,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路径由引进模仿转向自主研发,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影响受环境规制强度调节,适度提升规制强度能够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低碳城市制造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受内在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升级,低碳试点政策对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也为实现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会政 朱光
利用基于产业前向联系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两个指标构建了新型的国际分工地位指数,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及分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并运用SDA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装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差距的来源。研究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分工地位与美、日、德3国有较大差距,技术差距是主要差距来源。中国应以重点研发燃气轮机、各种类型的发动机及零附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推动具有发展潜力的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制造部门"走出去",支持发展带动作用较强的汽车制造部门等为抓手,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丽娜 薛阳
以2017~2019年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P法测算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数,进而运用PSM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助政策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1)无论是匹配前还是匹配后,获得政府补助的样本转型升级指数均高于未获得补助的样本,这一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支持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激励效应;(2)这种激励效应具有异质性,即政府补助对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高于非国有企业;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高于其他行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高于其他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卫红
采用索洛剩余法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七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资本贡献率与技术贡献率具有可替代性,技术创新路径有待改善;外资参与度较高,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制度变迁的滞后,使得政府调控体系与政策环境有待健全。最后,提出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
广东装备制造业 索洛剩余法 创新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文章在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和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研发效率的因素,提出两方面政策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改变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保护研发成果、构建基础性和通用性技术平台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企业本身应调整研发经费支出策略,并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来提高研发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小芸 芮明杰
笔者在归纳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一般性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现状提出上海制造业升级的模式是技术移植+自主创新模式逐步向自主创新+全球合作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剖析在过渡模式条件下高新技术融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路径。研究表明,上海需要从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增量产业、推进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融合三方面共同加强政策引导,才能全面实现制造业能级的提升。
关键词:
制造业升级 高新技术 模式 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 刘婷
本文将低碳经济理念纳入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框架,利用2000—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研究发现:在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两条路径促进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但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在细分行业层面,低碳细分行业的实证结果与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一致;而在高碳细分行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存在负直接效应,通过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两条路径可以促进其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