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2)
- 2023(12101)
- 2022(10561)
- 2021(10224)
- 2020(8460)
- 2019(20006)
- 2018(19819)
- 2017(37835)
- 2016(20449)
- 2015(23350)
- 2014(23111)
- 2013(23019)
- 2012(21021)
- 2011(19148)
- 2010(18826)
- 2009(17252)
- 2008(16704)
- 2007(14257)
- 2006(12445)
- 2005(10937)
- 学科
- 济(84934)
- 经济(84846)
- 管理(57318)
- 业(51655)
- 企(42251)
- 企业(42251)
- 方法(41315)
- 数学(36376)
- 数学方法(35900)
- 中国(23502)
- 农(21245)
- 学(19278)
- 财(18475)
- 业经(17201)
- 环境(16848)
- 贸(16684)
- 贸易(16676)
- 易(16291)
- 地方(15480)
- 和(14221)
- 农业(14037)
- 制(13476)
- 理论(12866)
- 划(12678)
- 技术(12321)
- 银(11733)
- 银行(11697)
- 务(11440)
- 融(11408)
- 金融(11407)
- 机构
- 大学(294775)
- 学院(290048)
- 济(120565)
- 经济(118180)
- 管理(116951)
- 研究(102177)
- 理学(102082)
- 理学院(100938)
- 管理学(99056)
- 管理学院(98559)
- 中国(76246)
- 京(64189)
- 科学(63682)
- 所(51102)
- 财(51098)
- 研究所(47127)
- 中心(44965)
- 农(44578)
- 业大(43372)
- 财经(42274)
- 北京(41432)
- 江(38952)
- 经(38715)
- 范(38457)
- 师范(38148)
- 院(37622)
- 经济学(36577)
- 农业(34975)
- 经济学院(33029)
- 州(31902)
- 基金
- 项目(204987)
- 科学(161745)
- 基金(151020)
- 研究(148866)
- 家(132322)
- 国家(131341)
- 科学基金(112479)
- 社会(94357)
- 社会科(89497)
- 社会科学(89473)
- 基金项目(79799)
- 省(76414)
- 自然(73573)
- 自然科(71843)
- 自然科学(71828)
- 自然科学基金(70511)
- 教育(67185)
- 划(65840)
- 资助(63477)
- 编号(58926)
- 成果(47562)
- 部(46172)
- 重点(45796)
- 发(43411)
- 创(41778)
- 课题(40464)
- 国家社会(39446)
- 教育部(39411)
- 科研(39348)
- 创新(39072)
- 期刊
- 济(126021)
- 经济(126021)
- 研究(85881)
- 中国(51592)
- 学报(46101)
- 科学(43706)
- 管理(42056)
- 农(39419)
- 财(35688)
- 大学(34701)
- 学学(32534)
- 教育(29752)
- 农业(28539)
- 技术(24242)
- 融(21068)
- 金融(21068)
- 经济研究(20614)
- 财经(19759)
- 业经(18797)
- 经(16864)
- 问题(16394)
- 图书(15672)
- 业(15407)
- 技术经济(14660)
- 资源(14644)
- 科技(14443)
- 理论(14087)
- 统计(14006)
- 贸(13582)
- 世界(13105)
共检索到414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维军 周飞雪 徐常萍
作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产业、企业以及学校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而对于造成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却不多见。本文首先分析了重化工业生态足迹形成机理,将重化工业生态足迹的形成划分为资源消耗与环境排放两个阶段,然后将重化工业生态占用划分为化石能源、水资源、工业用地、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六个方面,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详细介绍了每个项目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计算生态足迹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重复计算问题及处理方法,二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碳固定化比率问题,三是水泥工...
关键词:
重化工业 生态足迹 均衡因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月恒 刘德军 张辉 李静
近年来,山东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当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型经济的背景下,加快山东重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研究探索符合实际的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化工业转型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静 汪党献 来海亮 王茵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自给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绿色水在我国国内总用水中占具了较大份额,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1999年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达到520×108m3,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同时认为,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膳食结构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人均水足迹的计算结果与这一结论...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农产品 区域 中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刚 张长令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随着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沿海集聚趋势,即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矿产地和传统工业城市布局转变为向沿海新兴城市的聚集。研究表明,降低进口原材料的交通运输成本和突破大规模工业用地的行政审批限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重化工业空间组织形态向沿海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宗兆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勇
通过实证分析了目前广东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指出解决广东的节能减排问题应主抓工业,而工业中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又是重中之重;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重化工业在广东仍有大力发展的必要和增长空间;推进重化工业节能减排需要从重化工业产业内深化和服务业升级两方面入手,且具备可行性;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特性,不能仅仅依赖于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严格规制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在这方面世界各国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经验。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重化工业 产业深化 产业升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祁悦 谢高地 盖力强 张彩霞 李士美
碳足迹是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用来衡量人类的能源活动排碳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本文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缺省方法——表观消费量法,分别估算了1992年-2007年全国碳足迹,以及2007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碳足迹。结果显示,自1992年以来15年间中国碳足迹增长了近两倍,尤其是2001年以后,碳足迹的增长速度显著增加;其中固体化石燃料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2007年达到82%;山东、江苏、内蒙等地碳足迹较大,青海、甘肃等碳足迹较小;目前人均碳足迹与世界上其他规模类似的经济体还有一定差距,宁夏、内蒙古、上海市等人均碳足迹较大,而海南、四川、广西的人均碳足迹最小;西部...
关键词:
碳足迹 表观消费量 中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维祥 张燕华
由于原有生态足迹综合法在运用时,忽视了森林生态承载潜力,故通过全国森林平均吸碳水平来提供一个参数(0.91)作为化石能源用地的产量因子。对库区生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三峡库区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5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是0.977hm2/人,生态足迹是其生态承载力的1.63倍左右,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生态赤字问题,建议三峡库区应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足迹综合法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林 刘小玄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出台,政府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与目标。但在落实改革任务前,如何测度自然垄断,如何准确界定自然垄断产业,成为摆在行业监管与体制改革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其实,采用现代自然垄断理论中基于"成本次可加性"的自然垄断测度法,已在国内经济学界达成基本共识。然而,由于数据指标及成本函数估计等制约,国内相关研究一直停留在定性的理论研究上。为此,本文基于现代自然垄断理论框架,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估计了中国重化工业的成本函数,进而对其自然垄断属性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独占经营时社会生产成本最低,政府实施一定程度的市场准入规制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波
通过对城乡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的比较分析显示,无论从城乡消费对比情况还是从不同区域农村消费对比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滞后性。这一滞后性一方面制约了轻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重工业的加速发展,从而造成了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和规范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宏观经济的波动。
关键词:
农村消费 工业结构 城乡收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金培振 沈裕谋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难以逾越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消除其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两化融合的内涵构建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进的技术创新模型,利用2002~2010年中国各省市工业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了重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与工业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较高的重化工业化水平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好的匹配与融合。(2)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抑制重化工业化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从而改善区域工业环境治理绩效。(3)国有企业有着更强的污染控制和碳减排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也会导致碳排放微弱上升,而煤炭消费占比、能源强度等因素不利于工业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国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重工业化 产业政策 创新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