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2)
- 2023(8183)
- 2022(6976)
- 2021(6668)
- 2020(5864)
- 2019(13961)
- 2018(13665)
- 2017(26444)
- 2016(14475)
- 2015(16939)
- 2014(17059)
- 2013(17389)
- 2012(16576)
- 2011(15075)
- 2010(14880)
- 2009(14030)
- 2008(14294)
- 2007(12700)
- 2006(10845)
- 2005(9917)
- 学科
- 济(68051)
- 经济(67988)
- 业(36675)
- 管理(36431)
- 方法(33890)
- 数学(30832)
- 数学方法(30632)
- 企(26768)
- 企业(26768)
- 中国(20153)
- 农(18507)
- 财(18357)
- 贸(15592)
- 贸易(15587)
- 易(15249)
- 学(13325)
- 农业(12471)
- 制(11960)
- 业经(11522)
- 地方(11087)
- 银(10464)
- 银行(10440)
- 融(10213)
- 金融(10211)
- 收入(10033)
- 行(10018)
- 和(9559)
- 环境(9024)
- 出(8885)
- 务(8726)
- 机构
- 大学(222061)
- 学院(216719)
- 济(102275)
- 经济(100605)
- 管理(80790)
- 研究(80549)
- 理学(69684)
- 理学院(68861)
- 管理学(67894)
- 管理学院(67474)
- 中国(61515)
- 京(47526)
- 科学(47175)
- 财(45039)
- 所(41702)
- 农(38220)
- 研究所(38117)
- 财经(36346)
- 中心(35843)
- 经济学(34256)
- 经(33240)
- 业大(31534)
- 经济学院(31192)
- 北京(30816)
- 江(30624)
- 农业(30422)
- 院(28116)
- 范(28031)
- 师范(27767)
- 财经大学(27068)
- 基金
- 项目(142008)
- 科学(111694)
- 基金(105841)
- 研究(102705)
- 家(92908)
- 国家(92232)
- 科学基金(77429)
- 社会(67573)
- 社会科(64167)
- 社会科学(64148)
- 基金项目(55122)
- 省(51268)
- 自然(48307)
- 自然科(47213)
- 自然科学(47197)
- 教育(46900)
- 自然科学基金(46411)
- 资助(44918)
- 划(44858)
- 编号(39770)
- 部(34065)
- 成果(33177)
- 重点(32434)
- 发(30987)
- 国家社会(29511)
- 教育部(29230)
- 中国(29097)
- 创(28726)
- 科研(27776)
- 课题(27462)
共检索到32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爽 郎昱
文章使用2013年中国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私人部门员工的工资收入差异使用PSM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最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最低,从而为工资制度的下一步改革、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促进中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帅
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分配差异,这些差异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所有制结构上存在着市场分割。引起这一问题的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是合理的分配差异,而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会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偏离市场化水平,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劳动力市场效率,是不合理的分配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目标;遵循市场原则,强化人力资本报酬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创建公平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有部门 非国有部门 工资收入分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有禄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的占比要明显低于男教师。女性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上难度更大,还有较大比例的教师职称未定级。东部地区女教师、农村及乡镇女教师的职称晋升相对较难,较难晋升到中高级职称;而县城及农村女教师、小学女教师和中部地区女教师则深陷中低收入陷阱,较难进入到较高及高收入段,她们在职称晋升及工资收入上与男性教师差距明显。因此,应对真正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更多补助,要关注并提高县城及中部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晋升与评审中应增设一些体现性别平等结果的指标要求,以阻止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称 工资收入 性别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新
本文根据调查所得北京市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的基本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城市职工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情况,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最后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职工 农民工 工资收入差异 原因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的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期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我们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而且部门之间收入差距中市场分割因素解释的比重不断上升。
关键词:
工资差距 市场分割 部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亚文 赵卫亚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二元分割,具有不同户籍的城乡两类劳动力由于人力资本和属性特征的差异在工资报酬上有差异。文章根据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B-O分解得到东、中和西部的"歧视"程度分别为25%、10%和20.5%;使用改进的Brown分解方法进一步分析职业与工资差异的关系,得到工资差异的66%来源于职业内部的差距,政府和国企这一特征属性对金领和白领职业内部工资差异的解释贡献率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李志强 许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受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工资决定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性别差、城乡差、区域差等。采用基于均值回归的O-B分解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M-M分解,对形成工资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对低收入人群更为重要;工作经验对中等收入的男性群体和高收入女性群体更为重要;工资收入的性别歧视在低收入人群中最为严重;地域歧视是城乡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教育和经验不是造成城市群体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教育在农村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中起着"马太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渝琳 梅斌
文章使用2002~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行业垄断对上市公司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要显著高于非垄断行业,并且垄断和非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同时,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并未带来企业业绩的提升,说明垄断行业高收入可能是不合理的。研究还发现,垄断行业的高管与职工工资收入差距显著更小,表明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在内部平均分配收入。
关键词:
行业垄断 职工工资 收入差距 职工激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文章根据我国收入分配差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测试收入分配差异大小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该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标,在我国有较大的适应性。笔者运用该系数以江苏省为例对三次产业在岗职工收入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控制江苏三次产业在岗职工收入差异扩大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三次产业 余期望系数 泰尔指标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谢倩芸
基于2004—2011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本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和控制自选择偏差的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详细估计了互联网使用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工资收入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对于拥有高中学历的个体而言,这种影响更大。本文进一步使用基于RIF回归的FFL分解方法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发现,2004—2011年间互联网使用比例的增加降低了整体工资不平等,且使用过互联网的高中学历人员比例增加有助于降低高工资与中等工资收入人群的工资差距。同时,互联网使用收益率的下降
关键词:
互联网 工资 工资不平等 FFL分解方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谢倩芸
基于2004—2011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本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和控制自选择偏差的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详细估计了互联网使用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工资收入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对于拥有高中学历的个体而言,这种影响更大。本文进一步使用基于RIF回归的FFL分解方法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发现,2004—2011年间互联网使用比例的增加降低了整体工资不平等,且使用过互联网的高中学历人员比例增加有助于降低高工资与中等工资收入人群的工资差距。同时,互联网使用收益率的下降也有助于降低工资不平等,尤其有助于降低高工资与中等工资收入人群之间的工资差距。因此,普及互联网使用,尤其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互联网使用比例和普及该群体的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抑制不平等的扩大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工资 工资不平等 FFL分解方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光
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来源不同,决定因素也不尽相同。国发工资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所在岗位、年龄等因素;校发工资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但校发工资来源复杂,以上因素的解释程度较低;岗位津贴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等;总体收入的决定因素有所在岗位、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因素 收入 分配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邓翔 朱海华 路征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分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外地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出现的新变化,并基于流动状态构造了3类劳动力群体,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2013年)数据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比本地劳动力,区外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高出了26%,其中的11%来源于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优势,15%来源于让渡社会保险权利换取较高工资收入的"权利置换"收益。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收入层面已不存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反而外地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是以失去收入安全保障为代价的,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外地劳动力在社会保险福利上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欢
过去二十年间,我国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工资差异呈现时间序列上的"倒U型",本文在金融发展影响工资收入差距的潜在机制基础上,通过我国九省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考察金融发展对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工资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发展会扩大工资收入的差距,但金融发展和工资收入差距并非线性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 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沛 连慧君
基于2005-2013年中国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碳强度变化对工业行业整体和不同要素密集度部门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工业行业整体而言,碳强度降低的过程中会对工业行业工资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对于不同要素密集度部门而言,碳强度相对较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初级产品部门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部门,碳强度降低对工业行业工资收入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对于碳强度相对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中低、高技术制造部门,碳强度降低对行业工资收入增长具有消极影响。工业行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提高对工资收入增长始终具有积极影响,工资收入的粘性效应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效果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