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4)
- 2023(4206)
- 2022(3379)
- 2021(3326)
- 2020(2662)
- 2019(6334)
- 2018(5952)
- 2017(11152)
- 2016(5750)
- 2015(6859)
- 2014(6421)
- 2013(6642)
- 2012(6300)
- 2011(6009)
- 2010(5670)
- 2009(5277)
- 2008(5170)
- 2007(4220)
- 2006(3762)
- 2005(3493)
- 学科
- 济(31918)
- 经济(31895)
- 方法(15133)
- 数学(14435)
- 数学方法(14344)
- 管理(13745)
- 业(13490)
- 中国(11708)
- 贸(8988)
- 贸易(8983)
- 易(8897)
- 企(8338)
- 企业(8338)
- 农(7912)
- 关系(5414)
- 出(5376)
- 财(5204)
- 业经(5151)
- 制(5133)
- 农业(5094)
- 环境(4892)
- 银(4833)
- 银行(4831)
- 行(4761)
- 发(4750)
- 融(4583)
- 金融(4583)
- 出口(4385)
- 出口贸易(4385)
- 口(4385)
- 机构
- 大学(90483)
- 学院(87003)
- 济(51240)
- 经济(50794)
- 研究(37649)
- 管理(32135)
- 中国(30372)
- 理学(27792)
- 理学院(27484)
- 管理学(27247)
- 管理学院(27083)
- 财(20012)
- 京(19982)
- 科学(19220)
- 所(18514)
- 经济学(18392)
- 研究所(17056)
- 财经(16629)
- 经济学院(16611)
- 中心(15612)
- 经(15599)
- 农(13465)
- 北京(13311)
- 院(13142)
- 财经大学(12683)
- 科学院(12378)
- 研究中心(11195)
- 社会(10784)
- 农业(10650)
- 业大(10516)
- 基金
- 项目(59094)
- 科学(48292)
- 基金(47543)
- 研究(43328)
- 家(42340)
- 国家(42108)
- 科学基金(35554)
- 社会(31833)
- 社会科(30473)
- 社会科学(30470)
- 基金项目(23647)
- 自然(20794)
- 自然科(20391)
- 自然科学(20386)
- 资助(20380)
- 自然科学基金(20076)
- 教育(18765)
- 省(17721)
- 中国(16912)
- 划(16623)
- 国家社会(15651)
- 部(15500)
- 编号(14523)
- 重点(13616)
- 教育部(13611)
- 发(13263)
- 重大(12304)
- 人文(12286)
- 创(12096)
- 社科(11875)
共检索到132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远鸿
生产函数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国起步很晚,大约发端于80年代初期。近几年,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往往集中在五大部门生产函数的研究与应用上,而缺少较为细致的部门生产函数的研究。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多部门价格模型整体设计的要求,我们开始了中国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的研究工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益 彼得·劳埃德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五六
本文在一般化两部门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运用门限理论,建立了两部门生产函数门限模型。该模型在存在门限效应时,更能够表达生产要素对产出的非线性机制的内涵。在以两部门生产函数门限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为例的实证分析中发现,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1988年前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在1988年后其关系才显著,且对非能源部门存在显著的外溢作用。
关键词:
门限效应 两部门模型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利群 朱启贵
1 引言自1980年以来,中国关于生产函数的研究逐步得到了发展。然而,由于一些限制因素,如数据不完整问题,大部分研究仍然集中在理论阶段,而不是应用阶段.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运用生产函数确定中国整个工业、部门工业和不同规模工业的要素生产率变化、规模报酬程度、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率和经济效益水平的数量的系统分析。另外,中国基础工业结构的最合适的生产函数(C—D,CES或其他生产函数)形式仍然没有解决。我们认为所有这些问题对于当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估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忠伟 袁卫
本文以罗默提出的R&D模型的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根据科技统计数据估计中国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实证结果与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最后给出了提高中国知识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珺 马赞甫
CES生产函数的经典估计程式奠基于较为严格的基础假设,现实经济未必满足。为迎合相关假设,文章考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有效产出及相应的要素影子价格,进而利用生产者均衡条件估计CES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实证分析表明,该种程式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且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珺 马赞甫
CES生产函数的经典估计程式奠基于较为严格的基础假设,现实经济未必满足。为迎合相关假设,文章考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有效产出及相应的要素影子价格,进而利用生产者均衡条件估计CES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实证分析表明,该种程式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且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闵维方
本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同伴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教师素质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分权管理制度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学校实施分权化管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戈艳霞
本文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将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看做可变参数,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改革开放后的三个跨时期为样本区间,建立了三个跨时期可变参数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要素产出弹性参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参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而且生产技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并且未来10年的变动趋势表明资本产出弹性趋向减小,而劳动产出弹性趋向增大。整体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崇岩
社会财富的生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几千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生产的活动形式,从刀耕火种的落后方式,已发展到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方式。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无论何种生产过程,都可以视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条件下,一组投入要素的组合转化为产出的过程。生产函数就是在某些前提假设下,描述这一经济过程的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沈春苗
本文通过一个包含劳动力错配的三次产业非平衡发展模型,再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部门生产率向发达国家收敛的路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中国部门生产率收敛呈现出不同于国际经验的"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收敛而服务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被动式收敛"特征。本文分析表明,中国存在严重的劳动力错配,导致过多的劳动力被滞留在工业部门,而服务业部门吸纳本地就业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这是造成中国现实与国际经验背离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中国31个省份1997—2013年面板数据的计量支持。该结论的含义是,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超过工业部门,产业结构变化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高级化阶段,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尚未...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部门生产率收敛 劳动力错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宝亮 丁乐群 关信
一、CES生产函数的形式 我们采用的CES生产函数形式为 Y=Ae~(bt)(d_1K~(-ρ)+d_2L~(-ρ))~(-u/ρ) (1)式中各参量意义如下:b是广义技术进步速率;Ae~(bt)表示与时间相关的由技术水平提高使产值增加的倍数(与资本、劳动无关的部分);ρ为替代参数;u是规模报酬系数(生产弹性);d_1与d_2分别是资本与劳动的密集度。通常接受如下假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雷明德
人保公司生产函数研究○雷明德人保公司的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概念。企业为社会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就必须投入劳力、设备、原材料、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并且,企业的产出量与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通常,我们把表明企业产出量与投入要素之间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靳卫萍 柳欣
新古典理论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技术关系的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其核心是表明商品和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生产函数在微观尚可应用,但并不能用于解释总量经济和经济增长与波动问题。尤其是总供给完全取决于实物生产函数的投入产出关系,这与总需求分析所采用的货币支出是不协调的。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的推导表明,总供给只是企业的货币成本函数而不联系到技术上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货币量值都只是表明人们经济关系的名义变量而与实物的技术关系或生产函数是完全无关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