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1)
2023(5754)
2022(4844)
2021(4798)
2020(3963)
2019(9509)
2018(9377)
2017(17750)
2016(9161)
2015(10865)
2014(10597)
2013(10685)
2012(10401)
2011(9757)
2010(9886)
2009(9049)
2008(9220)
2007(7842)
2006(7056)
2005(6511)
作者
(26811)
(22836)
(22587)
(21469)
(14650)
(10824)
(10231)
(8932)
(8731)
(8155)
(8007)
(7643)
(7465)
(7461)
(7333)
(6992)
(6854)
(6679)
(6647)
(6288)
(5989)
(5517)
(5503)
(5170)
(5147)
(5018)
(5013)
(4735)
(4659)
(4651)
学科
(45518)
经济(45474)
(20930)
贸易(20919)
管理(20386)
(20383)
方法(19542)
(19158)
数学(17081)
数学方法(16957)
中国(14610)
(13898)
企业(13898)
(10799)
关系(9590)
(9084)
(8361)
(8230)
(7619)
出口(7616)
出口贸易(7616)
(7557)
业经(7387)
(7217)
金融(7216)
(6997)
银行(6979)
(6851)
(6847)
地方(6727)
机构
大学(144454)
学院(140184)
(71514)
经济(70575)
研究(58758)
管理(48367)
中国(44321)
理学(41459)
理学院(40927)
管理学(40322)
管理学院(40078)
科学(32506)
(31334)
(30183)
(29053)
研究所(27706)
经济学(24159)
中心(24087)
(23974)
财经(23707)
(21917)
经济学院(21913)
(20803)
北京(20484)
(19207)
农业(18845)
(18810)
师范(18671)
业大(18369)
科学院(18311)
基金
项目(91200)
科学(72289)
基金(69571)
研究(67055)
(61996)
国家(61613)
科学基金(50651)
社会(44953)
社会科(42769)
社会科学(42760)
基金项目(35469)
自然(30852)
(30543)
教育(30222)
自然科(30182)
自然科学(30169)
自然科学基金(29693)
资助(29547)
(27906)
编号(24829)
(22869)
中国(22233)
成果(21654)
重点(21380)
国家社会(20476)
(20440)
教育部(19709)
(18643)
人文(17923)
课题(17846)
期刊
(75609)
经济(75609)
研究(46866)
中国(27396)
学报(22448)
(22171)
科学(21729)
(19374)
(17681)
管理(17569)
大学(17112)
国际(16886)
学学(16022)
农业(15619)
经济研究(14519)
(13752)
金融(13752)
教育(12830)
世界(12501)
财经(12119)
问题(11772)
(10632)
业经(9903)
技术(9724)
(9453)
(8702)
贸易(8702)
国际贸易(7393)
技术经济(6674)
(6580)
共检索到219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林珊  智佳佳  廖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晶  李光辉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达成《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精诚合作之下,《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相继签署实施,201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自贸区的目标,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巨大成绩。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也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全球经济低迷、外部需求不振对双方贸易投资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剑军  
东盟各国在金融危机后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显示出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在全球经济萎靡的背景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东盟投资环境的改善、竞争力的提升使得其在吸引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正加速赶超中国。同时,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机制正日趋成熟,随着东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双方竞争力水平的相对变化不仅对传统的经贸合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和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琼  
中国和东盟作为山水相隔的近邻,近年来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经贸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无论从双方近几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双方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如期建成,本文从斯密定理思想内涵及后人对斯密定理的补充和拓展出发,论述了促进市场规模扩大的因素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的市场规模情况,指出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市场规模扩大的过程,并分析了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及需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广西与东盟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蕊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的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成自贸区。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核心内容,除涉及WTO允许例外的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晓  
20世纪90年代,印度出台"东向"政策,积极推动发展与东盟及东盟国家关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力持续增长,印度"东向"政策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东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开始"向西看"。双方在经贸合作等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对印度与东盟加强经贸合作的原因及前景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一、印度——东盟经贸合作现状近年来,印度与东盟积极互动,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雅厦  
推广应用PPP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而且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梳理总结了亚太国家(地区)政府推进PPP模式的主要做法和中国政府在推进PPP模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雅厦  
推广应用PPP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而且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梳理总结了亚太国家(地区)政府推进PPP模式的主要做法和中国政府在推进PPP模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东盟国家和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大多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10+3”成员。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上既有一定的竞争性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中国同东盟某些国家虽然社会制度有所不同,但是相互都有加强友好合作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已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经贸伙伴90年代以来,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1998年以后我国从东盟进口连年大幅增长,1999年比上年增长18.0%,2000年增长幅度更大,达48.6%,2001年上半年也达16.1%。所以近年来,中国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维  马敏象  常冬  
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提出要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使中国与东盟之间货物贸易达到1万亿美元,投资达到1500亿美元,开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钻石10年"。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已在第13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正式启动,对中国来说,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充分挖掘双方潜力,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云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摆在双方面前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能否克服困难和顺利前进,有赖于双方领导人的智慧和真诚的合作。此外,双方的合作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自由贸易区(FTA)的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远  
过去的15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走过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大,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必须认真解决。文章着重分析了双方合作的潜力以及实现共赢的空间,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中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地区)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并采取差异化的融资模式和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配套化的扶持政策,其中的一些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