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0)
- 2023(11043)
- 2022(8991)
- 2021(8689)
- 2020(6679)
- 2019(15551)
- 2018(14559)
- 2017(28749)
- 2016(15386)
- 2015(17141)
- 2014(16895)
- 2013(16893)
- 2012(15955)
- 2011(14468)
- 2010(14505)
- 2009(13450)
- 2008(13175)
- 2007(11901)
- 2006(10662)
- 2005(9882)
- 学科
- 济(71940)
- 经济(71884)
- 管理(42883)
- 业(41577)
- 企(32470)
- 企业(32470)
- 方法(28015)
- 数学(25299)
- 数学方法(25076)
- 中国(24148)
- 财(22665)
- 农(21574)
- 制(16702)
- 贸(16180)
- 贸易(16169)
- 业经(15865)
- 易(15807)
- 地方(14841)
- 农业(13165)
- 银(12448)
- 银行(12442)
- 融(12164)
- 金融(12163)
- 体(12114)
- 行(12110)
- 财政(11875)
- 策(11824)
- 产业(11537)
- 学(10936)
- 体制(10210)
- 机构
- 学院(221421)
- 大学(219753)
- 济(109426)
- 经济(107660)
- 管理(84498)
- 研究(82240)
- 理学(71819)
- 理学院(71102)
- 管理学(70347)
- 管理学院(69915)
- 中国(66217)
- 财(53268)
- 京(46254)
- 科学(43213)
- 所(40161)
- 财经(39882)
- 中心(36469)
- 经(36444)
- 经济学(36019)
- 研究所(35801)
- 江(32656)
- 经济学院(32465)
- 农(30548)
- 北京(30197)
- 院(29737)
- 财经大学(29583)
- 范(27483)
- 师范(27286)
- 业大(25888)
- 州(25360)
- 基金
- 项目(140694)
- 科学(113545)
- 研究(108730)
- 基金(104996)
- 家(89737)
- 国家(89056)
- 科学基金(76842)
- 社会(72973)
- 社会科(69507)
- 社会科学(69496)
- 基金项目(53252)
- 省(51792)
- 教育(48943)
- 自然(45431)
- 自然科(44379)
- 自然科学(44370)
- 划(44109)
- 资助(44025)
- 自然科学基金(43661)
- 编号(42570)
- 成果(35336)
- 部(33376)
- 发(32962)
- 重点(31773)
- 国家社会(31454)
- 课题(30554)
- 创(29613)
- 中国(29395)
- 教育部(29378)
- 性(28615)
- 期刊
- 济(124686)
- 经济(124686)
- 研究(76913)
- 中国(45836)
- 财(40113)
- 管理(33442)
- 农(28885)
- 科学(28508)
- 融(27537)
- 金融(27537)
- 学报(26491)
- 经济研究(22230)
- 大学(21574)
- 教育(21572)
- 财经(21306)
- 学学(20374)
- 农业(19767)
- 业经(19362)
- 经(18627)
- 技术(18321)
- 问题(16696)
- 贸(16385)
- 国际(14547)
- 世界(13616)
- 技术经济(11804)
- 业(10497)
- 统计(10490)
- 现代(10348)
- 经济问题(10316)
- 商业(10102)
共检索到349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伟刚 陇小渝
邮政产业不具有构成自然垄断性质的有效网络元素,因而邮政产业不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基于这种认识,邮政产业的重组不能简单沿袭已有的对自然垄断行业的重组目标与政策,结构重组的政策选择要符合邮政产业的网络元素性质及与之对应的业务性质、成本形态。采用纵向分离与横向切割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实现邮政产业重组既要有垄断的垂直一体化结构,又要有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邮政产业 结构重组 目标 政策与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兴志 蒋媛媛
一、邮政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邮政产业通常是指使用多种运输工具和信息传播途径以实现信息载体和有形物质空间位移的通讯产业。邮政业务的展开主要依托于巨大的邮政网络,而邮政网络主要包括实物网和信息网。从经济特征角度分析,邮政产业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普遍服务的公益性。邮政产业承担着公共通信服务,使得国家立法确定的保障公民基本通信自由和权利的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万堂
中国邮政电子汇兑系统运行以来,汇兑业务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竞争优势,为今后的业务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随着今后电子汇兑联网网点的不断增加,会有更多的居民享受快速、便捷的邮政电子汇兑服务。邮政电子汇兑的市场形象和竞争能力也会显著提高。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的邮政电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培
1986年以来,我国邮政金融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之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获准营业,标示着我国邮政体制及邮政金融改革终于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重大成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基于既有优势,借鉴邮政金融的国际经验,坚持平民化的经营风格,实行同质化和差异化并重的竞争策略,构建体现邮政金融特色的经营体系,提升对外合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性质 优势 经营 合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时龙
企业所处行业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发展路径的选择,产业结构影响着企业竞争规则和竞争战略的确立,因此对服务型企业按其特征细分,将具有相同行业特征的服务型企业归类,研究其战略选择和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服务型企业发展时间较长,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竞争或潜在的竞争较为激烈,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具有传统服务型企业的典型特征,该文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为例研究传统服务型企业战略选择与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关键词:
服务型企业 战略环境 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艳梅
邮政储蓄银行作为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其改革发展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成败,同时也势必对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如何在确保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针对自身特点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同时采取有效策略加快发展,全面提升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
邮政储蓄银行 SWOT分析 市场定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哲 刘雅媛
20世纪初,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陆续出版了若干套邮政舆图(集),其初衷是为了合理规划未来之邮路。舆图记载了邮路、邮政网点的等级信息和实测路程信息,使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系统的近代交通信息载体。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上述舆图进行数字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尽可能地还原近代中国国内市场网络。从国际比较来看,邮政业是近代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多种因素导致了邮政作为一个第三产业部门远超同侪的快速扩张,但邮政网点的分布和邮路的空间拓展与人口密度分布并不呈现完全的相关性。通过对四川的个案分析,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本文发现基层邮政半径可以很好代表基层市场半径,从而为全国范围内建构近代基层市场网络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技术路线,同时也为从整体上描述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体系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苑春荟,左震林,梁雄健
网络经济的全新环境给中国邮政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邮政通信网络、业务体系、组织管理等若干要点的分析,指明中国邮政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对邮政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革邮政管理模式与生产流程的设想和实施步骤,指明电子邮政是中国邮政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电子邮政 邮政 战略 运营 模式 流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徐广成 胡尔纲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是在原国家邮政局所属的经营性资产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2005年8月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于2007年1月29日改组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邮政业务已覆盖全国236个中心城市,主要经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蓉娜 赵会娟
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在入世后的第四年即2005年允许外商独立经营国内快递业务,快递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邮政快递业务(EMS)是中国邮政的核心业务,但近年来国际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本文在分析企业竞争力理论含义及快递产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快递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中国邮政快递与国际、国内竞争者的比较,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邮政快递业竞争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认为中国邮政产业的体制改革是提高邮政快递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快递产业 邮政快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玮
本文根据作者掌握的档案文献资料和调查情况 ,回顾了中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转迹 ,并通过有关情况和数据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当前中国邮政储蓄制度安排中的特征 ,文章表明 ,由于政策安排的不当 ,使整个金融体系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管理人员和经营状况半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 ,央行确定其的资金价格远高于市场水平 ,由此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构成压力。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铁钢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31日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同意由不久前成立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核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我国邮政储蓄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了解邮政储蓄银行成立的政策思路、市场定位和监管理念,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陇小渝 陆伟刚
本文认为,邮政产业的信函传递网、实物配送网、邮政汇兑网不存在显著的纵向关联;长途信函传递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与较弱的范围经济性,而实物配送网与邮政汇兑网则不具有进入与退出的壁垒,邮政产业不具有自然垄断形成的条件。这一理论的实践含义是邮政产业的重组改革不宜简单采用电信重组的以拆分为主要形式的反托拉斯政策,而应对邮政实行三网分离的分类管制政策。
关键词:
邮政行业 产业属性 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