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9)
- 2023(7086)
- 2022(5951)
- 2021(5859)
- 2020(4782)
- 2019(11152)
- 2018(10855)
- 2017(21040)
- 2016(11466)
- 2015(12981)
- 2014(12733)
- 2013(12734)
- 2012(12341)
- 2011(11397)
- 2010(11519)
- 2009(10766)
- 2008(10856)
- 2007(9635)
- 2006(8710)
- 2005(8139)
- 学科
- 济(50064)
- 经济(50009)
- 管理(30726)
- 业(29464)
- 企(22480)
- 企业(22480)
- 方法(20481)
- 数学(18418)
- 数学方法(18218)
- 中国(17711)
- 农(14262)
- 贸(14078)
- 贸易(14071)
- 易(13843)
- 财(12754)
- 制(10862)
- 策(10297)
- 银(9670)
- 银行(9663)
- 行(9421)
- 业经(9259)
- 融(9080)
- 金融(9080)
- 农业(8857)
- 学(8618)
- 及其(8049)
- 地方(8009)
- 出(7661)
- 环境(7325)
- 政策(7235)
- 机构
- 大学(167497)
- 学院(165347)
- 济(82737)
- 经济(81403)
- 研究(66072)
- 管理(61832)
- 中国(52543)
- 理学(52247)
- 理学院(51661)
- 管理学(51052)
- 管理学院(50710)
- 财(37807)
- 京(36487)
- 科学(35045)
- 所(33441)
- 研究所(30081)
- 财经(29376)
- 中心(28906)
- 经济学(27001)
- 经(26944)
- 农(24448)
- 北京(24364)
- 经济学院(24254)
- 江(23849)
- 院(23488)
- 财经大学(21799)
- 范(21496)
- 师范(21357)
- 业大(19687)
- 科学院(19615)
- 基金
- 项目(103179)
- 科学(82711)
- 研究(78543)
- 基金(77727)
- 家(67467)
- 国家(66976)
- 科学基金(56660)
- 社会(52295)
- 社会科(49740)
- 社会科学(49733)
- 基金项目(38837)
- 教育(35596)
- 省(35305)
- 自然(34182)
- 资助(33890)
- 自然科(33412)
- 自然科学(33403)
- 自然科学基金(32878)
- 划(31563)
- 编号(30372)
- 成果(26658)
- 部(25482)
- 中国(23623)
- 重点(23447)
- 发(23091)
- 国家社会(22855)
- 教育部(22206)
- 课题(21764)
- 创(20899)
- 性(20837)
共检索到265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德恩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的最重要的理论。近年,某些发展中国家在适用这一理论时出现了一些对进一步发展不利的形势,理论界称之为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而没有落入所谓“陷阱”,这与中国经济本身的条件和中国所执行的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陷阱 展中国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文聪 许为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比较优势陷阱"三个关键特征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2年SITC-4位数贸易数据,采用Lafay指数、PRODY指数和引入条件密度核估计的分布动态法,分析了中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及技术复杂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已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其原因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很强的流动性,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具有中等程度比较优势的产品比重明显增加,贸易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比较优势已实现从低技术复杂度产品向中等技术复杂度产品的转换。
关键词:
“比较优势陷阱” 分布动态法 技术复杂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涛雄 周碧华
现代经济增长几乎总是和结构变化相伴相生的,在开放环境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说明,"比较优势陷阱"的前提条件在于局限于现有的产业机会。如果有新的产业机会,则后发国家完全可能在新的产业中占据主动。如果新的产业机会具备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则后发国家将具备长期增长优势。分析表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确实可能带来"比较优势陷阱";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关键在于抓住新的产业发展机会;相对于现有比较优势的保护而言,发展政策应更重视新产业机会的创造和利用;模型也对面临诸多新兴产业机会时如何进行合理选择有启示。这些都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比较优势陷阱 产业创新 结构变化 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飞 全毅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阶段,如果不及时转型,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发展战略,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一些国家在长达30年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也在于此。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通过国际比较,探索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规律,有助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 中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志群 刘继广
制度质量低下、封闭的发展战略、要素技术含量提升缓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适时转向平衡增长、参与全球分工、提升本国要素技术含量和产业关联度等是成功跨越的国际经验。中国既有国内市场潜力大、创新资源丰富、大国开放经济等有利条件,又面临低成本的传统优势减弱、土地财政和信贷过度扩张、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加剧等诸多挑战。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妥善处理各种挑战,中国就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 国情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皮埃尔·理查德·阿格诺尔 奥塔维亚诺·卡努托 迈克尔·叶勒尼克 李想
许多国家在战后很快迈进了中等收入的大门,但很少能够继续发展成高收入经济体。大部分国家在一开始的高速攀升之后,就经历了增长率和生产率的迅速下滑,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据世界银行估计,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13个在2008年进入了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它们包括赤道几内亚、希腊、中国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毛里求斯、葡萄牙、波多黎各、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和中国台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高举 黄先海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生产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阿根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魔咒的怪圈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中东地区出现,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状况,给人民带来贫富差别悬殊的困惑。我国现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诸如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矛盾和问题。但是,随着GDP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秩序更加稳定,我国完全能够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魔咒怪圈的重演。
关键词: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媛媛 赵金亮 聂元贞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局限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善勇 叶颖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难题。研究发现"陷阱"并不只存在于中等收入阶段,处于各个收入阶段的国家都有可能面临"陷阱"。通过从发展战略、主导产业等方面对产生这些"收入陷阱"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所有"收入陷阱"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比较优势陷阱"。为此本文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综合考虑要素禀赋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理论,对这些"收入陷阱"进行系统地再解释。结合国际上"陷阱国"及"非陷阱国"应对"收入陷阱"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出一条跨越"收入陷阱"的新途径——综合优势战略,并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寿华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易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贸易条件等相关理论,对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现有的比较优势、贸易条件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比较优势、贸易条件及其与中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判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是否面临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威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辉文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持续改善。但是,仅仅按照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能给我国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扶植战略性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外贸发展战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昉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潜在增长率自然下降,实际增长速度也开始降低,许多国家因而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但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并不必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发展阶段,靠挖掘改革红利提供生产率而不是依赖拉动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提供全要素生产率就要鼓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