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4)
- 2023(15590)
- 2022(13183)
- 2021(12234)
- 2020(10189)
- 2019(23681)
- 2018(23041)
- 2017(43783)
- 2016(23352)
- 2015(26452)
- 2014(25977)
- 2013(25873)
- 2012(24493)
- 2011(22131)
- 2010(22187)
- 2009(20694)
- 2008(20459)
- 2007(18169)
- 2006(15955)
- 2005(14508)
- 学科
- 济(114724)
- 经济(114621)
- 管理(65519)
- 业(63582)
- 企(50755)
- 企业(50755)
- 方法(44128)
- 数学(38701)
- 数学方法(38420)
- 中国(31308)
- 农(28778)
- 财(27129)
- 地方(25487)
- 学(23748)
- 业经(22752)
- 贸(20453)
- 贸易(20439)
- 制(20140)
- 易(19816)
- 农业(19331)
- 技术(17652)
- 银(16828)
- 融(16823)
- 金融(16820)
- 银行(16793)
- 行(16163)
- 环境(15806)
- 和(15696)
- 地方经济(15349)
- 体(14745)
- 机构
- 大学(341507)
- 学院(338117)
- 济(155305)
- 经济(152513)
- 管理(126974)
- 研究(122752)
- 理学(108785)
- 理学院(107482)
- 管理学(105940)
- 管理学院(105258)
- 中国(93204)
- 京(72152)
- 科学(71199)
- 财(69420)
- 所(61465)
- 研究所(55758)
- 财经(55290)
- 中心(55022)
- 农(53245)
- 经(50298)
- 经济学(50195)
- 江(50146)
- 业大(45969)
- 北京(45953)
- 范(45755)
- 师范(45378)
- 经济学院(45256)
- 院(43778)
- 农业(41632)
- 财经大学(40945)
- 基金
- 项目(221088)
- 科学(175356)
- 研究(164394)
- 基金(162536)
- 家(141705)
- 国家(140263)
- 科学基金(119651)
- 社会(108459)
- 社会科(102831)
- 社会科学(102805)
- 基金项目(85455)
- 省(83954)
- 教育(74317)
- 自然(73527)
- 自然科(71800)
- 自然科学(71778)
- 划(70819)
- 自然科学基金(70541)
- 资助(65424)
- 编号(64457)
- 成果(53171)
- 部(50416)
- 重点(50116)
- 发(49423)
- 创(47716)
- 国家社会(46511)
- 创新(44878)
- 课题(44763)
- 教育部(43740)
- 人文(42293)
- 期刊
- 济(175142)
- 经济(175142)
- 研究(107359)
- 中国(66726)
- 财(53854)
- 学报(50229)
- 农(48214)
- 科学(48008)
- 管理(46992)
- 大学(38116)
- 学学(35620)
- 教育(33659)
- 农业(32664)
- 融(31293)
- 金融(31293)
- 经济研究(29811)
- 技术(28849)
- 财经(28473)
- 业经(25627)
- 经(24782)
- 问题(23422)
- 贸(20029)
- 业(19003)
- 技术经济(18785)
- 世界(18474)
- 国际(17467)
- 统计(16224)
- 图书(15953)
- 版(15191)
- 商业(14946)
共检索到516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世波
本文分析和论证表明:人口红利与资源红利的衰减、全球供需格局的趋势性改变,显示了中国依赖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遭遇极限,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无法长期持续,倒逼中国增长动力"换挡"。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及时实现沿海产业链的内陆转移、传统制造业技术的升级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其成长的空间才能被充分挖掘,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阿根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魔咒的怪圈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中东地区出现,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状况,给人民带来贫富差别悬殊的困惑。我国现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诸如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矛盾和问题。但是,随着GDP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秩序更加稳定,我国完全能够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魔咒怪圈的重演。
关键词:
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皮埃尔·理查德·阿格诺尔 奥塔维亚诺·卡努托 迈克尔·叶勒尼克 李想
许多国家在战后很快迈进了中等收入的大门,但很少能够继续发展成高收入经济体。大部分国家在一开始的高速攀升之后,就经历了增长率和生产率的迅速下滑,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据世界银行估计,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13个在2008年进入了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它们包括赤道几内亚、希腊、中国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毛里求斯、葡萄牙、波多黎各、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和中国台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飞 全毅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阶段,如果不及时转型,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发展战略,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一些国家在长达30年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也在于此。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通过国际比较,探索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规律,有助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 中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志群 刘继广
制度质量低下、封闭的发展战略、要素技术含量提升缓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适时转向平衡增长、参与全球分工、提升本国要素技术含量和产业关联度等是成功跨越的国际经验。中国既有国内市场潜力大、创新资源丰富、大国开放经济等有利条件,又面临低成本的传统优势减弱、土地财政和信贷过度扩张、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加剧等诸多挑战。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妥善处理各种挑战,中国就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经验 国情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爱萍 张万丽 束克东
包容性创新因其包容性而促进消费结构及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因其创新性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文章在探析包容性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从而有利于我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包容性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直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包容性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西部﹥中部﹥东部效应;包容性创新能够通过优化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从而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昉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潜在增长率自然下降,实际增长速度也开始降低,许多国家因而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但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并不必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发展阶段,靠挖掘改革红利提供生产率而不是依赖拉动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提供全要素生产率就要鼓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瑞芹
"中等收入陷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表现,资本既有动力作用又有不可克服的内在悖论,资本扩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积累",并衍生成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政治危机和全社会危机。受资本扩张悖论规律的影响并不必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日本、韩国等少数后发达国家在战后凭借特殊的资本容量、战略地位、自然禀赋、政策措施等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其发展道路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复制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发展中国家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符咒,必须走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资本 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观照 中国道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张猛博士要我为他的新著《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写一个序言。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分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我自揣之,张猛博士是希望我在写序时,能够更加认真考虑他的观点与方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是简单的统计问题,不是格式化的增长理论模型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所谓序是我们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张猛博士要我为他的新著《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写一个序言。我们在中等收入陷阱分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我自揣之,张猛博士是希望我在写序时,能够更加认真考虑他的观点与方法,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是简单的统计问题,不是格式化的增长理论模型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国家治理问题。因此,所谓序是我们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国内经济减速,把握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度",避免追求持续高增长而出现宏观政策失误。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华 匡小明
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规避五大风险:一是规避"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二是规避"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三是规避"人口老龄化陷阱",缓解"未富先老"的经济压力;四是规避"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五是规避"民主政治陷阱",确保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 规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刘刚
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正在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发展经济学"阶段论"、均衡"陷阱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被视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外部经济可以为"阶段论"和均衡"陷阱论"提供一个能够操作"结构约束"和"关联机制"的方法论源头;以金融外部经济为方法论基础的高级发展经济学"多重均衡"模型,可以系统分析经济系统的"自我强化"和"锁定效应",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准确的模型化解析。这一模型也可以基于经济系统的内在规律,阐明"比较优势"与"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德恩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的最重要的理论。近年,某些发展中国家在适用这一理论时出现了一些对进一步发展不利的形势,理论界称之为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而没有落入所谓“陷阱”,这与中国经济本身的条件和中国所执行的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陷阱 展中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