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8)
2023(13434)
2022(11070)
2021(10334)
2020(8741)
2019(19424)
2018(18969)
2017(36063)
2016(19624)
2015(21981)
2014(21814)
2013(21813)
2012(20059)
2011(18186)
2010(18369)
2009(17837)
2008(18109)
2007(16247)
2006(14611)
2005(13654)
作者
(55708)
(46734)
(46731)
(44287)
(30107)
(22355)
(21079)
(18056)
(17830)
(16784)
(16314)
(15836)
(15402)
(15147)
(14947)
(14213)
(13917)
(13718)
(13606)
(13425)
(11928)
(11511)
(11346)
(10769)
(10593)
(10561)
(10452)
(10250)
(9360)
(9313)
学科
(89114)
经济(88978)
(86230)
(78198)
企业(78198)
管理(75538)
方法(37705)
(31242)
业经(29541)
(28932)
数学(28160)
数学方法(27926)
中国(23977)
(22976)
(22285)
财务(22257)
财务管理(22233)
企业财务(21119)
农业(20517)
技术(17284)
(17191)
(16766)
贸易(16753)
(16727)
(16423)
(16384)
理论(15756)
(15564)
体制(14834)
(14362)
机构
学院(294172)
大学(290377)
(130917)
经济(128732)
管理(115976)
理学(98841)
研究(98578)
理学院(97848)
管理学(96716)
管理学院(96138)
中国(80384)
(64773)
(60762)
科学(55737)
财经(50678)
(49384)
(47794)
(46155)
(44655)
研究所(44026)
中心(43517)
经济学(40573)
北京(38820)
业大(38580)
财经大学(37480)
农业(37224)
经济学院(36418)
(35304)
(35162)
师范(34857)
基金
项目(184833)
科学(148214)
基金(138329)
研究(137144)
(119393)
国家(118372)
科学基金(102919)
社会(92120)
社会科(87557)
社会科学(87538)
基金项目(72729)
(70263)
自然(64366)
自然科(62853)
自然科学(62835)
自然科学基金(61846)
教育(61162)
(57937)
资助(57053)
编号(52583)
成果(42813)
(42672)
重点(41368)
(40802)
(40165)
(40028)
(39762)
国家社会(39308)
创新(37397)
教育部(37187)
期刊
(153773)
经济(153773)
研究(91673)
中国(57408)
(54248)
管理(49097)
(46186)
科学(41493)
学报(39939)
大学(31516)
农业(31207)
学学(30119)
(30044)
金融(30044)
财经(26679)
业经(25815)
技术(24330)
经济研究(23948)
(23145)
教育(22736)
问题(20271)
(18949)
(17604)
世界(16659)
技术经济(16208)
国际(15503)
现代(14312)
财会(14118)
(13785)
商业(13254)
共检索到453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本文从遗产的价值特性和权属特性以及遗产事业使命出发 ,讨论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本文认为 :遗产区的“遗产的旅游展示类服务”事务应由遗产单位进行非营利性经营 ;遗产区外的“非遗产展示类旅游服务”事务 (行、住、食、购、娱等 )应交由旅游公司、当地政策、周边社区进行营利性经营 ;当遗产区内的“非遗产展示类旅游服务”事务规模较大时 ,可以特许经营方式交由非遗产单位进行营利性经营。本文进而评论了“四权分离与制衡”主张的不合理性 ,并且认为 ,中国遗产旅游业经营制度中的“中国特色”应表现在对“贫困地区遗产公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华  秦耀辰  
中国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面临两难境地。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及遗产资源特殊性的前提下,遵循相关原则,对遗产地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对遗产单位与非遗产单位给予明确的职能界定、对遗产区内外的经营项目作出具体的性质区分与经营归属安排,是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制度选择的核心内容。遗产单位负责遗产区内的非营利性旅游展示类服务;非遗产单位(包括旅游公司)负责遗产区外的营利性旅游事务经营及遗产区内的营利性特许经营。国家设立专门的遗产行政部门,进而加强政府规制、增强遗产管理的权威性,认真履行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保继刚  徐红罡  
旅游发展背景下遗产资源管理是目前学术界与实践领域争论的一个焦点。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 :(1)遗产资源是否一定要政府管理 ,政府怎样管理 ?(2 )风景与遗产资源是否可以由市场来经营 ,怎样经营 ?究其理论实质 ,这两种争论实际上是规避公共资源“公地悲剧”的两种模式———政府强权干预与产权明晰化 (私有化 )的争论。文章在评述近年来国内关于遗产资源管理争论的基础上 ,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解决问题的两种途径 ,其关键在于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还提出了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庆余  王乃昂  张立明  李钢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保障。作者认为中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利益"而来的,并提出了优化对策。这一系列问题,均可以用"遗产旅游业—遗产产业—文化产业"这一思路来理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维艳  
地役权作为协调相邻两宗土地供需关系的一项重要物权制度,因其对他人不动产的间接利用之购买/补偿机制,而成为高度契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分析的法理工具。文章基于地役权合同之"利用目的和方法"要件以及地役权内在构造的客观规定性,采用多方法案例法,结合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案例,建构了哈尼稻作梯田旅游地役权购买/补偿机制概念体系。研究表明:地役权制度对于厘清旅游企业的地役权与补偿义务、社区居民的债权与保护义务,具有一般债权、其他用益物权和相邻关系无可比拟的法理解释力,是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资源有偿使用""谁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林  邱膑扬  
鉴于目前在遗产资源保护及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切实强化政府在其中的作为。而在政府的各种作为中,制度作为又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政府与制度的关系分析,政府制度作为的涵义及其重要性的探讨,政府制度作为的制度体系的讨论,认为在遗产资源保护及旅游发展中,要强化政府的制度作为,应从制度构建的队伍、制度体系、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楠  王琳艳  马耀峰  张新成  刘楚楚  
选取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分析了其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规律,并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探索了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过程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2平遥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城镇化优先类型占据多数,但在2009年之后旅游业优先发展优势逐渐扩大;3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最终迈入协调上升阶段,达到良好协调水平;4从静态来看,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受到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与社会城镇化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且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0.9622、0.9787、0.9961、0.9897;5从动态来看,各个因素在对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贡献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楠  王琳艳  马耀峰  张新成  刘楚楚  
选取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为案例地,分析了其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规律,并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探索了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业驱动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依附地城镇化响应过程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2平遥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城镇化优先类型占据多数,但在2009年之后旅游业优先发展优势逐渐扩大;3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最终迈入协调上升阶段,达到良好协调水平;4从静态来看,平遥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受到经济城镇化、人口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存利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遗产,是指历史传承至今的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的特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农民民生相关。建议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立法,规范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管理,重视社区参与,保障农民民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其价值已形成一股热潮。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一方面,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害或破坏。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其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俊新  张凯云  钟笑寒  
文章通过中国的跨省数据对文化遗产资源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和开发程度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开发程度对国内旅游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国际游客则更看重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本身。③古代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国内游客的吸引力显著高于近现代文化遗产资源,而这两者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程度差异不大。针对这一结果,不同地区在发展遗产旅游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定明  
利用世界遗产发展旅游业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由于观念的冲突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世界遗产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法学的角度,阐述了利用世界遗产发展旅游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在利用世界遗产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的相关配套制度。在保护世界遗产、促进世界遗产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游客平等观赏权的保护和世界遗产地居民正当权益的保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李鹏  吴旗涛  
中国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事实也说明遗产地确实具有开发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通过在北京、广州、珠海三地的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各世界遗产地在国内游客的感知中并未处于相同的地位,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成为世界遗产地并不就意味着绝对的旅游吸引力。世界遗产地名誉的获得是影响游客感知、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决定旅游地发展的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不能仅仅依靠遗产地名誉的获得,而要结合实际、合理规划、恰当宣传,进而促进其旅游的全面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国栋  
罗马法中的遗产买卖制度包含遗产买卖、射幸买卖、债权买卖、诉权买卖等方面,被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以不同的方式继受。主要有《法国民法典》采用的买卖法为中心继受模式,《奥地利普通民法典》采用的射幸合同继受模式,《德国民法典》采用的继承法继受模式。我国在清末继受德国民法时,斩掉了其中的遗产买卖内容,导致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界皆对该制度无知,幸好《澳门民法典》对此有规定。就中国大陆而言,不知遗产买卖制度的不利结果是否认权利是买卖合同的客体、不承认浮动客体的买卖、虽承认具体的射幸合同却不抽象承认射幸买卖制度、分不清诉权买卖与强制执行请求权买卖的界限等。通过研究罗马法中的遗产买卖制度及其在现代各国的流变,可在我国民法中确立遗产买卖、射幸买卖、债权买卖、诉权买卖等制度,并改善对我国买卖合同客体的解释,厘清诉权买卖与强制执行请求权买卖的界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