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3)
- 2023(5442)
- 2022(4538)
- 2021(4422)
- 2020(3667)
- 2019(8651)
- 2018(8268)
- 2017(15571)
- 2016(8179)
- 2015(9655)
- 2014(9215)
- 2013(9535)
- 2012(9112)
- 2011(8621)
- 2010(8335)
- 2009(7811)
- 2008(7744)
- 2007(6626)
- 2006(6072)
- 2005(5707)
- 学科
- 济(39296)
- 经济(39252)
- 管理(20075)
- 业(18954)
- 方法(17671)
- 数学(16080)
- 数学方法(15977)
- 中国(14427)
- 企(14234)
- 企业(14234)
- 贸(10397)
- 贸易(10389)
- 易(10260)
- 农(9558)
- 学(8396)
- 财(8011)
- 制(7685)
- 业经(6643)
- 银(6629)
- 银行(6607)
- 行(6490)
- 融(6312)
- 金融(6312)
- 关系(6102)
- 农业(6068)
- 出(5809)
- 环境(5731)
- 发(5528)
- 体(5445)
- 策(5400)
- 机构
- 大学(129245)
- 学院(123662)
- 济(62378)
- 经济(61568)
- 研究(54602)
- 管理(43273)
- 中国(42282)
- 理学(36989)
- 理学院(36532)
- 管理学(36032)
- 管理学院(35818)
- 科学(31637)
- 京(29361)
- 所(28641)
- 财(26353)
- 研究所(26333)
- 农(24021)
- 中心(22615)
- 经济学(21366)
- 财经(21274)
- 经(19790)
- 北京(19483)
- 院(19472)
- 农业(19322)
- 经济学院(19129)
- 业大(18285)
- 科学院(17290)
- 江(16715)
- 财经大学(16211)
- 范(15329)
- 基金
- 项目(82922)
- 科学(65758)
- 基金(64066)
- 家(58721)
- 国家(58347)
- 研究(57197)
- 科学基金(47999)
- 社会(39037)
- 社会科(37125)
- 社会科学(37117)
- 基金项目(32178)
- 自然(30863)
- 自然科(30177)
- 自然科学(30163)
- 自然科学基金(29702)
- 资助(28021)
- 省(27222)
- 教育(25684)
- 划(25681)
- 部(20709)
- 中国(20033)
- 重点(19738)
- 编号(19473)
- 发(18249)
- 国家社会(18132)
- 教育部(17580)
- 创(16872)
- 成果(16709)
- 科研(16242)
- 创新(16007)
共检索到19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平
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争议涉及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劳动分工的发展方式究竟是趋同还是多样的?均衡经济学派与演化经济学派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文章从历史和比较的分析出发,论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了一条不同于英美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道路,而且中国未来的发展也要求中国探索不同于已有市场模式的新路。政府的作用不能由意识形态先验地决定。中国所处的生态历史条件,要求有远见的政府。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再造中国,并引领世界走出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洋
本文提出了"中国道路"的概念,总结了中国道路的四个特征:社会平等、贤能体制、制度的有效性先于制度的纯洁性、中性政府。社会平等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基础;贤能体制选取有能力和德性的人进入政府,并以表现作为衡量政府好坏的标准;强调制度的有效性使得中国的制度转型比较平稳,并可能创造出新的制度形态;中性政府保证政府不受利益集团的左右,从而放开手脚采取选择性的、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文章分析了这四个特征对世界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平等 贤能体制 务实主义 中性政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磊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全党要学习"四史"。其中,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1)一、道路探索是贯穿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为了寻求国家与民族的强大、繁荣,无数政党团体和志士仁人都在进行道路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历史舞台,并以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苟燕楠
中国的预算管理在过去20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已经有了一定基础,面向绩效的新发展正在推开。美国著名的预算专家艾伦·希克曾经说过:考虑到独特的治理模式和文化传统,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要走自己的道路。本文尝试回答这一命题,探讨预算绩效管理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
预算编制 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成功且彰显世界引领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问题导向,探究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对于一以贯之走好这条道路意义重大。从历史源流、逻辑起点和时代走向三个层面把握其历史逻辑,中国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源流一脉相承,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中华民族近代探索实践成为它诞生在中国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道路以其新特征和独特优势不断彰显必然成功的时代走向。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历史逻辑 源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振鹏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概念的混淆难免导致产业规划和发展的混乱。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中国特性,相比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更具有兼容性,内涵更加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依据各区域不同特点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培育产业内生机制为主要手段,以构筑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为发展重点,就可以探索出一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特性 中国道路 产业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西林
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外包快速兴起,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路径,受到高度重视。经过"黄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小变大,在稳增长、促就业、形成外贸增长新亮点、引领服务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加快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大变强,走上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外包强国优势之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请过优势的中国道路进行了探讨,建设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支撑。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强国优势 中国道路 主要举措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雪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百年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见证并领导中国走上了一条适合国情、顺应世情的现代化道路。文章选取内外互动这个近代凸显的基本关系,分析了党如何在不同发展时期把握这个关系,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党之所以能够把握住这个关系,为我所用,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其原因在于它能在复杂的关系中保持主体性、发挥能动性、实现自主性。而更深层的原因是党的革命性质。随着党的长期执政,中国与世界的全面对接,参与内外互动的主体不断分化,互动发生层次的不断丰富,内外互动关系将更为复杂多样。如何继续把握持续变动的互动关系,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条件,是对党的不断考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西林
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外包快速兴起,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路径,受到高度重视。经过"黄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小变大,在稳增长、促就业、形成外贸增长新亮点、引领服务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加快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大变强,走上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外包强国优势之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请过优势的中国道路进行了探讨,建设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支撑。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强国优势 中国道路 主要举措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冰
拜登政府上台后显示出美国回归多边、重新主导国际经贸规则改革的态势,但其立场导向和政策举措却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及基本原则有所背离:实体上"去差异化",主张去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成员之间的待遇差异和不同经济模式成员之间的体制差异;程序上"去司法化",拆除上诉机制并意图削弱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属性;实施路线上"去多边化",推行"区域迂回"和"诸边纳入"等多种方式实现规则再造。基于中国"全面战略竞争者"的定位,美国在改革中集中针对、遏制中国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其改革主张还有着更为复杂关系和深层因素的多重考量。中国应当避免误入美国预设的话语陷阱,在坚持原则性立场以不变应万变的同时,准确评估并区分实体、程序和实施路线所涉及的不同问题及其指向,进而确立务实灵活、分而治之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中国老龄化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老龄化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老龄人口呈现乡多城少,东多西少,女多男少的结构特征,且城市老龄人口健康水平更高;(2)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伴随着人口质量的普遍提升;(3)在适合的政策设计和引导下,老龄化能够有效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且不会增加就业压力;(4)推动建设社会企业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最后提出应加强与老龄化相关的国民道德文化建设,以维持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人口老龄化 就业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秀云
美国农业实质是资本密集型农业,成就斐然,但代价惊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是其突出特点。我国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环境、经营方式都不同于美国,复制美国农业模式,非但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反而会产生许多新的困难。中国农业必须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道路,采取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美国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平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政策应该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限制,并促进资源和要素按照市场的原则合理地向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集中。中国城镇化应当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大中小为一体,促两头带中间"的战略方针,在结构上,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等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在数量上,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在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