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4)
- 2023(10478)
- 2022(8432)
- 2021(7842)
- 2020(6338)
- 2019(14438)
- 2018(14169)
- 2017(27164)
- 2016(14931)
- 2015(16933)
- 2014(16682)
- 2013(16275)
- 2012(15145)
- 2011(13901)
- 2010(13907)
- 2009(12997)
- 2008(12728)
- 2007(11406)
- 2006(10516)
- 2005(9845)
- 学科
- 济(62755)
- 经济(62682)
- 管理(38603)
- 业(37201)
- 企(27345)
- 企业(27345)
- 中国(25469)
- 方法(23621)
- 数学(21196)
- 数学方法(20969)
- 农(20127)
- 贸(14768)
- 贸易(14759)
- 财(14718)
- 易(14501)
- 业经(13665)
- 制(13217)
- 农业(13098)
- 学(12584)
- 策(11943)
- 地方(11337)
- 银(11044)
- 银行(11016)
- 行(10703)
- 发(10136)
- 融(10135)
- 金融(10135)
- 及其(9555)
- 环境(9253)
- 体(9179)
- 机构
- 大学(214077)
- 学院(212036)
- 济(98365)
- 经济(96630)
- 研究(85076)
- 管理(75960)
- 中国(65667)
- 理学(64306)
- 理学院(63560)
- 管理学(62511)
- 管理学院(62129)
- 科学(49082)
- 京(47327)
- 财(44594)
- 所(43947)
- 研究所(39839)
- 农(37926)
- 中心(36877)
- 财经(34674)
- 经济学(32193)
- 江(32119)
- 经(31887)
- 北京(30796)
- 院(30606)
- 农业(29859)
- 业大(29578)
- 经济学院(28920)
- 范(28165)
- 师范(27844)
- 财经大学(25736)
- 基金
- 项目(137765)
- 科学(109365)
- 基金(102307)
- 研究(101003)
- 家(90891)
- 国家(90176)
- 科学基金(75644)
- 社会(66518)
- 社会科(63029)
- 社会科学(63016)
- 基金项目(51549)
- 省(49860)
- 自然(47221)
- 自然科(46162)
- 自然科学(46145)
- 教育(45800)
- 自然科学基金(45396)
- 划(44008)
- 资助(43255)
- 编号(39017)
- 成果(33397)
- 部(32111)
- 重点(31877)
- 发(31217)
- 国家社会(29034)
- 课题(28639)
- 中国(28490)
- 创(27850)
- 教育部(27408)
- 创新(26180)
共检索到337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中国老龄化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老龄化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老龄人口呈现乡多城少,东多西少,女多男少的结构特征,且城市老龄人口健康水平更高;(2)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伴随着人口质量的普遍提升;(3)在适合的政策设计和引导下,老龄化能够有效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且不会增加就业压力;(4)推动建设社会企业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最后提出应加强与老龄化相关的国民道德文化建设,以维持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人口老龄化 就业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
基于基本国情 ,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地区差别大的特点。老年人健康长寿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 ,中国老龄政策要把老年人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老龄化速度快是低生育的结果 ,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为老龄化做好物质准备。老龄政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 ,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昌彩
面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要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有区别、分步骤地提高退休年龄,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关键词:
应对 人口老龄化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刘士良
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卫生部门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各部门带来的诸多影响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对卫生部门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加大。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邓明文 宋之辉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未富先老",给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我们要利用"人口机会窗口"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和老年护理问题,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社会化老年护理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秋红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机遇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国栋
根据建国以来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并通过与国际比较,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以便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对策。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宏观对策,包括如何利用“低抚养”的时期发展经济问题,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老年人供养体系和照料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增速。目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在未富先老的同时,还存在“未富先债”问题。同时,老龄化还会影响基建投资、出口等经济各方面。中国经济应努力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积极倡导第三次分配,改善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预期寿命 生育率 经济增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本文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重点讨论了以京津沪为代表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变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应付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方面,本文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削峰填谷,以空间换时间”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徐勤
一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新估计 早在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就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作了种种预测。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发展快、程度高;相当多的人认为,在下一世纪中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仅次于日本。根据近年来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重新估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李通屏 袁蓓
基于人口普查和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支柱产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必须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分阶段放开一胎化生育政策,循序提高退休和领取养老保险年龄,同时制定与实施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产业规划,发展老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震 马茜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预计到2050年左右才能恢复正常。长达70年的出生性别比转变对中国人口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性别失衡问题,对出生性别比升高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关注较少。为此,利用新近估计的中国出生性别比、生育率和死亡率数据,借助人口模拟预测和稳定人口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出生性别比转变的人口老龄化后果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出生性别比上升不仅会减少女婴出生数,还会减少男婴出生数,由此造成人口规模的下降并加剧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引导出生性别比尽快回归正常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治理可以在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转变 人口老龄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单松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龄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日益严重。我国在社会生产水平,经济尚不发达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必将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经济发展 影响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理恒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40年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和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文章的核心观点为,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口红利的消失不利于经济增长,也导致了财政面临"收入减小、支出增加"的困境。鉴于此,文章最后从优化调整财政体制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财政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