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9)
- 2023(8696)
- 2022(7305)
- 2021(6829)
- 2020(5862)
- 2019(13931)
- 2018(13440)
- 2017(25830)
- 2016(13994)
- 2015(16300)
- 2014(16229)
- 2013(16475)
- 2012(15573)
- 2011(14301)
- 2010(14208)
- 2009(13337)
- 2008(13390)
- 2007(11959)
- 2006(10183)
- 2005(9254)
- 学科
- 济(66606)
- 经济(66547)
- 管理(36278)
- 业(35826)
- 方法(32916)
- 数学(30099)
- 数学方法(29922)
- 企(26674)
- 企业(26674)
- 中国(21107)
- 农(17692)
- 贸(15537)
- 贸易(15532)
- 财(15490)
- 易(15200)
- 学(12251)
- 业经(11738)
- 农业(11656)
- 制(11550)
- 地方(10553)
- 银(10137)
- 银行(10116)
- 融(9806)
- 金融(9804)
- 行(9728)
- 环境(9597)
- 和(9107)
- 务(8723)
- 财务(8707)
- 财务管理(8683)
- 机构
- 大学(214345)
- 学院(210653)
- 济(99730)
- 经济(98123)
- 管理(79059)
- 研究(77036)
- 理学(68487)
- 理学院(67696)
- 管理学(66739)
- 管理学院(66334)
- 中国(58879)
- 京(45359)
- 科学(44810)
- 财(43048)
- 所(39341)
- 农(36238)
- 研究所(36050)
- 财经(35280)
- 中心(34583)
- 经济学(33462)
- 经(32348)
- 经济学院(30527)
- 业大(30282)
- 江(29398)
- 北京(29178)
- 农业(28783)
- 院(26990)
- 范(26967)
- 师范(26739)
- 财经大学(26371)
- 基金
- 项目(139730)
- 科学(110638)
- 基金(104635)
- 研究(101372)
- 家(91666)
- 国家(90989)
- 科学基金(76972)
- 社会(67352)
- 社会科(64011)
- 社会科学(63993)
- 基金项目(54705)
- 省(50838)
- 自然(47928)
- 自然科(46859)
- 自然科学(46842)
- 教育(46436)
- 自然科学基金(46076)
- 划(44305)
- 资助(43542)
- 编号(39165)
- 部(33376)
- 成果(32006)
- 重点(31825)
- 发(30434)
- 国家社会(29505)
- 教育部(28784)
- 创(28726)
- 中国(28622)
- 科研(27131)
- 人文(27110)
共检索到30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水发 李周 郑艳 张莹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框架、中国造林状况、造林就业特点以及一些造林就业实践,并基于造林用工量标准和投入产出法对造林及其后续管护活动的直接、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促进中国造林行动和农村林业就业的几点建议。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能够创造出大量的绿色就业岗位,2005—2008年、2009—2020年累计可创造的植树造林短期标准直接就业岗位数(若植树造林以每人每年工作300天为基准)分别约为577万个和183万个;新增长期森林资源管护就业岗位数量为8.93~11.16万个和7.76~9.7万个;造林带来的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也较为可观。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造林 就业 投入产出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晓玲 刘会政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但较为有限;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晓勇 孙宏 李红
伴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加入WTO,FDI的就业效应日趋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FDI较为系统地分析,认识到FDI的就业效应更应该是一种间接和长远的效应,且其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因此本文从FDI的关联性和长远的动态特征等方面对其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
FDI就业效应 FDI实效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运峰 叶林祥
文章从随机冲击对消费影响角度,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分成风险效应、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通过构建单要素生产模型分别说明了就业波动具有风险效应和水平效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表明,就业波动福利影响主要是风险效应。
关键词:
就业波动 福利效应 中国城乡消费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刚
理论上看,资本结构对就业具有抑制作用。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负债比率对就业规模具有抑制作用,但仅在高负债企业里统计上显著;同时,企业规模能够调节负债比率对就业规模的这种抑制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负债比率对就业规模的负向影响变小。负债比率对就业增长的抑制作用不仅在高负债企业里统计上显著,在低负债企业里也统计上显著。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就业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解决就业问题所依赖的经济高速增长,不能单纯依赖国内的消费与投资,而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贸易深化对经济增长进而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应大力推进贸易深化的发展,通过贸易深化来增加就业总量。
关键词:
贸易深化 就业效应 贸易方式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傅端香
关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国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涉及到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涉及到发展中国家。本文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最低工资就业效应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存在差别的原因,为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兰绍瑞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经贸得到蓬勃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对我国的劳动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依据统计资料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敏
进出口贸易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不断上升,隐含能出口给中国带来的能源环境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大量能源的隐性出口是否为我国带来了合理的利益是评价隐含能出口是否值得的关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1997年、2002年以及2007年中国隐含能出口的就业效应,结果发现中国隐含能出口的就业效应随时间下降,从而揭示了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下,我国出口贸易对就业增加的贡献在不断弱化,而加剧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师文明 李晓敏
本文研究了1978-2007年间中国国防支出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国防支出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2)长期来看,国防支出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3)不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中国的国防支出对就业水平都没有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国防支出的增加主要用于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以及提高军人福利待遇上,从而对就业的影响很小。因此,我国国防支出应适当向军事领域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军事科研经费投入上倾斜,这样可以加速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本土化进程,进而加快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减少
关键词:
国防支出 就业水平 协整检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牟俊霖
本研究认为,外商投资流量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外商投资存量对就业有抑制作用;两种就业效应的大小都与各自的数量规模成正比,规模越大,效应越强;外商投资的净就业效应在多数年份为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学良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关系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重要指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全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非线性阈值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动态变化,并且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产业结构趋于成熟时,就业效应反而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一南 石腾超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以工业化和重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既会因为提高资本劳动比而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又会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扩大经济规模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本文通过将产业结构升级分解为结构变迁和效率提升两个部分,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反两方面的就业效应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997~2002年、2002~2007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并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就业效应为负;但工业化和重工业化并没有加重就业挤出;结构变迁的就业效应有所提高,效率提升的就业效应有所降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依绍华
近年来,就业问题一直为各方所关注。旅游业以其关联带动性强和发展速度较快被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旅游业自身特点和性质导致旅游就业在属性和类型方面与传统概念下的就业存在差异。本文运用剥离系数方法,就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及其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切实的依据。
关键词:
旅游业 就业 产业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