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9)
- 2023(6650)
- 2022(5337)
- 2021(4964)
- 2020(3872)
- 2019(9193)
- 2018(8710)
- 2017(16578)
- 2016(8754)
- 2015(10029)
- 2014(9740)
- 2013(10111)
- 2012(9729)
- 2011(8947)
- 2010(8569)
- 2009(7575)
- 2008(7275)
- 2007(6211)
- 2006(5555)
- 2005(5274)
- 学科
- 济(43239)
- 经济(43202)
- 管理(24827)
- 业(19975)
- 方法(18924)
- 数学(17690)
- 数学方法(17599)
- 中国(15609)
- 贸(14845)
- 贸易(14839)
- 易(14696)
- 企(14655)
- 企业(14655)
- 出(11993)
- 环境(11848)
- 财(10791)
- 农(10431)
- 制(8913)
- 口(8714)
- 出口(8711)
- 出口贸易(8711)
- 银(7935)
- 银行(7931)
- 学(7850)
- 行(7712)
- 融(7186)
- 金融(7186)
- 业经(7000)
- 划(6988)
- 农业(6590)
- 机构
- 大学(130501)
- 学院(126191)
- 济(68865)
- 经济(68078)
- 研究(51070)
- 管理(46866)
- 中国(41570)
- 理学(39911)
- 理学院(39493)
- 管理学(39168)
- 管理学院(38933)
- 财(29804)
- 京(28586)
- 科学(26211)
- 所(24905)
- 经济学(24355)
- 财经(23900)
- 研究所(22537)
- 经(22239)
- 经济学院(22106)
- 中心(21842)
- 北京(18793)
- 院(18499)
- 财经大学(18087)
- 农(18042)
- 江(16669)
- 科学院(15548)
- 业大(15305)
- 范(14919)
- 研究中心(14884)
- 基金
- 项目(84110)
- 科学(68204)
- 基金(66145)
- 研究(62475)
- 家(58240)
- 国家(57897)
- 科学基金(49173)
- 社会(44264)
- 社会科(42339)
- 社会科学(42332)
- 基金项目(33408)
- 自然(29223)
- 自然科(28561)
- 自然科学(28554)
- 自然科学基金(28098)
- 资助(27620)
- 省(27594)
- 教育(27489)
- 划(24898)
- 编号(21809)
- 部(21364)
- 中国(21256)
- 国家社会(20889)
- 重点(19338)
- 发(19004)
- 教育部(18780)
- 成果(17842)
- 人文(17260)
- 创(17187)
- 制(16723)
共检索到19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为重新辨识中国通过产出调整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行业并制定差异化减排策略,避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造成负面冲击,编制2012年细化社会核算矩阵,计算了各细分行业产出调整的总碳排放、总增加值和总就业影响乘数。同时,设计并计算了31个细分行业的碳减排增加值牺牲系数和碳减排就业牺牲系数,在此基础上,把所有细分行业分为低牺牲组、高牺牲组和中等牺牲组三个组别,其中低牺牲组和高牺牲组是中国通过产出调整实施碳减排目标的关键行业。对于低牺牲组5个行业,宜采用强制减排策略,对高牺牲组9个行业,宜采用低排放发展策略,而对中等牺牲组,宜采用限排策略。依增加值牺牲系数和就业牺牲系数进行碳减排行业分组比传统的依行业碳排放总量进行分组要全面、准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为重新辨识中国通过产出调整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行业并制定差异化减排策略,避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造成负面冲击,编制2012年细化社会核算矩阵,计算了各细分行业产出调整的总碳排放、总增加值和总就业影响乘数。同时,设计并计算了31个细分行业的碳减排增加值牺牲系数和碳减排就业牺牲系数,在此基础上,把所有细分行业分为低牺牲组、高牺牲组和中等牺牲组三个组别,其中低牺牲组和高牺牲组是中国通过产出调整实施碳减排目标的关键行业。对于低牺牲组5个行业,宜采用强制减排策略,对高牺牲组9个行业,宜采用低排放发展策略,而对中等牺牲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县华 范庆泉
本文建立了分别包含碳强度目标约束和总量目标约束的多行业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中国现阶段实施的基于重点行业碳强度减排目标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解释了现阶段实施的减排政策产生就业红利,并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因。本文结论表明,随着中国碳强度减排任务的不断加重,当前政策的就业红利将不复存在,同时政策机制蕴含的资源错配、各行业边际减排成本不相等的问题则愈加严重,实施碳交易减排政策的时机逐渐成熟,政府应及时推出碳交易政策代替现行的减排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张九天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是中国今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十一五"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累计节能量达到6.3亿t标煤,CO2减排量达到14.6亿t,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和碳强度下降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上升还将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很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根据历史数据分析,GDP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都会对中国的碳减排产生重要影响。GDP增速高必然呈现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
关键词:
碳减排 经济因素 关键指标 政策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敏俊 周晟吕
本文分析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下中国面临的减排形势,在此基础上,基于动态CGE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替代的减排效果及其对实现减排目标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低碳技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换,可以实现减排目标的64%-81%。国际技术合作是中国加快发展低碳技术,推动能源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日本等发达国家面临着巨大减排压力和高昂减排成本,也存在着向发展中国家寻找减排市场的需求。有效利用CDM机制,发展以技术换排放的国际技术合作,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上升幅度在70%~90%左右;生产排放系数下调10%的减排效果为8.76%,下调15%带来的可能减排效果为13.14%。通过行业减排目标控制的减排政策效果不太显著,但随着政策目标的严格程度上升有所改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差异化行业减排对策的制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仲林 李政 付龑钰
为了辨识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保证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本文构建了一种阐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均衡状态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产出弹性,对经济机理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制造业产业链网络系统建立SVAR模型,以识别产业链韧性的关键环节;另外依据2000-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弹性和韧性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中游至下游环节,其产出弹性大于上游至中游环节,即中游至下游环节是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价值增值的关键,且产业链各环节产出弹性的协同提升会产生“放大器”效应;(2)对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至中游环节,其韧性更强。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攻关制造业产业链中游至下游的低韧性环节,是保障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为优化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结构和提高产业链安全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对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仁飞 陈柳钦
一、引言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MNP)对全球CO2排放的评估报告,2006年中国CO2排放较2005年增长11.8%,达到62.3亿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1]2007年、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攀升,分别达到67.2亿吨和71.2亿吨,占同期世界总排放量的24.3%和25.3%,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这种增长的趋势将依然不会减缓。然而迫于环境和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中国降低碳排放的双重压力,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大会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谋
随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概念的实践和推广,低碳旅游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实践。低碳旅游由于其新,无国际经验可循,在概念、内涵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形成了一些认识的误区,实践中可能因为认识的偏误,阻碍旅游业的发展,而忽略了"低碳发展"所特有的协同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意义。本文认为,低碳发展是异于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种转型发展方式,具有明确的保护气候环境的目的。同时,旅游业是主张消费和体验的行业,低碳旅游不应该以刻意减少或约束消费和体验为手段来实现,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不仅仅有节能减排,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选择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我国正处于经...
关键词:
旅游 低碳经济 低碳发展 气候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东平 段云龙
为有效辨识企业外部关键环境要素以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应用DS/AHP方法整合了学界、从业界、政界等主体对西部民营企业外部环境中机会和威胁要素或要素集重要性的偏好判断信息,并最终基于Pignistic概率的决策规则有效辨识出对西部民营企业战略目标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关键环境要素。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西部民营企业应极力抓住并有效利用国家政策环境的好转、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园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及"走出去"战略的部署与实施、区域投资需求增加等关键外部机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避融资渠道狭隘、政府服务意识差、行业垄断、生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赛牙热·依马木 热依莱木·帕尔哈提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李志军
该文在研究不同的关键词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维吾尔语文本中的生气、高兴等常见情感类型进行情感辨识研究。结合维吾尔文本句子中的情感表达特点,用TextRank、稀疏判别分析(spar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和稀疏支持向量机(spars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parse SVM)等提取方法得到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集,并基于这些关键词集进行特征提取和情感模型构造。该文从电影电视剧中演员的维吾尔语台词、小说等文本中选取含有生气和高兴2种情感文本的句子,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娟 刘苗苗
针对现有实证辨识存货质押业务关键风险变量研究不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做信度和效度分析,对关键风险主因子进行萃取和诠释,分析得出一套合理且完整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存货质押业务风险识别提供新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决策进一步研究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权
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公共支出效率的产业结构升级一般静态均衡模型,考察了公共支出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机制。理论研究发现:通过影响家庭收入,公共支出效率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恩格尔效应,促进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升级;满足约束条件,在制造业内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在服务业内部,促进生活型服务业向生产型服务业升级。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验分析,本文验证了理论发现和实现机制,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开拓了新的视角。本文建议,政府应当把思路从重视"支出规模"转变到重视"支出规模与支出效率"上,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地区的公共支出效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志 孙婷 李捷
2016年~2025年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也是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的十年,因而预测制造业的碳排放并做好阶段性控制工作,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Kaya恒等式,引入能源结构、高碳产业比例、人民币汇率、加入WTO等变量,构建制造业碳排放协整方程,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增长与人均增加值、能源强度、能源碳强度、高碳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再预测出2025年制造业在积极情景、消极情景、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水平及2020年~2025年制造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速;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2025年碳排放可能的取值范围进行模拟,得出我国制造业2025年的碳排放水平值;最后依据产业结构失衡度倒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得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构成比例,为制造业、进而为中国经济2020年~2025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勾勒出碳排放路线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