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6)
2023(8015)
2022(6648)
2021(6436)
2020(5295)
2019(12345)
2018(11825)
2017(22675)
2016(12283)
2015(13759)
2014(13459)
2013(13725)
2012(13051)
2011(12173)
2010(11796)
2009(10837)
2008(10701)
2007(9165)
2006(8045)
2005(7593)
作者
(37651)
(31349)
(31259)
(30032)
(20104)
(15286)
(14091)
(12189)
(12114)
(11150)
(11126)
(10545)
(10365)
(10345)
(10313)
(9875)
(9441)
(9276)
(9019)
(8930)
(8021)
(7868)
(7779)
(7241)
(7169)
(7164)
(7028)
(6501)
(6439)
(6383)
学科
(56103)
经济(56047)
管理(30686)
(29895)
方法(26948)
数学(24658)
数学方法(24476)
(23611)
企业(23611)
中国(17725)
(13647)
(13402)
贸易(13394)
(13193)
(12635)
(12403)
(11431)
(9886)
金融(9886)
(9882)
银行(9851)
业经(9652)
(9554)
(8266)
(7947)
财务(7940)
财务管理(7920)
农业(7814)
企业财务(7666)
地方(7386)
机构
大学(185978)
学院(179921)
(85783)
经济(84510)
研究(74197)
管理(62951)
中国(57715)
理学(54398)
理学院(53701)
管理学(52792)
管理学院(52474)
科学(44447)
(40736)
(39135)
(38050)
研究所(35962)
(34870)
中心(31554)
财经(30962)
经济学(29535)
(28725)
农业(28010)
业大(27446)
经济学院(26622)
(26500)
北京(26393)
(24539)
财经大学(23710)
科学院(22989)
(21959)
基金
项目(122656)
科学(97113)
基金(94188)
(86006)
国家(85463)
研究(82697)
科学基金(71078)
社会(55854)
社会科(53248)
社会科学(53234)
基金项目(48043)
自然(46868)
自然科(45882)
自然科学(45862)
自然科学基金(45152)
(42511)
资助(40848)
(38783)
教育(37502)
(29498)
重点(28855)
编号(28145)
(26172)
中国(25918)
国家社会(25498)
教育部(24981)
(24916)
科研(24366)
创新(23675)
成果(23573)
期刊
(86976)
经济(86976)
研究(58357)
中国(35619)
学报(35517)
科学(31697)
(30640)
(28047)
大学(26270)
学学(25089)
管理(24585)
农业(21010)
(20778)
金融(20778)
财经(16996)
经济研究(16963)
(14831)
教育(13728)
(12911)
(12594)
技术(12497)
问题(12085)
国际(11948)
世界(11900)
业经(10295)
技术经济(8798)
统计(8790)
(8728)
业大(8712)
科技(7568)
共检索到27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本文通过改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模型,将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未来物价变动预期的定性数据,转换为有效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本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通货膨胀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符合理性预期假说,食品价格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更具备适应性预期的特点。通货膨胀预期的持久性较差,实际核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具备持续影响,而来自食品因素的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持久的影响,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馈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在充分重视核心通货膨胀变动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严春晓  缪海斌  
本文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传统的AR方法还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估计,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在2000年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减弱的幅度在10%左右。除通货膨胀预期和外部汇率变化冲击因素的影响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加权经济增长率等经济结构变化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亦非常显著,其中,第二产业加权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减弱发挥了主导作用,第一产业与通货膨胀持久性负相关,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有利于弱化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转轨时期作为中国经济结构最重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可能诱发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的变化。本文将通货膨胀缺口作为通货膨胀持久性的替代变量,采用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1996~2010年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持久性特征进行了考察,并运用Blanchard-Quah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有研究的结果相比,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评估的中国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都显著较低。通货膨胀缺口受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冲击减弱至0的时期分别为3、3、2个季度;第一产业的发展对通胀缺口持久性的短期冲击为正,第二、三产业的冲击为负;总体而言,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弱化了通货膨胀缺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志  王鹏  
通货膨胀水平以及通货膨胀持久性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通货膨胀持久性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经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对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受到扰动冲击后在农村波动的时间长,在城市波动的时间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  胡日东  
同比指标和环比指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检验发现CPI同比指标为非平稳的,CPI环比指标具有滞后12阶的季节性。取对数差分后的同比指标和取对数滞后12阶差分的环比指标是完全相同的指标,在运用AR模型度量通货膨胀的持久性时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没有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水平在1999年1月前后有明显变化,在1991年1月之前通货膨胀受到冲击后持续的时间要长于1999年1月之后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中国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弄清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长记忆性还是短记忆性,关乎通货膨胀的治理。本文运用SETAR模型、ARFIMA模型分别测量不同指标、不同样本期间的通货膨胀持久性。定基比CPI是发散的,环比CPI具有短记忆性,同比CPI指标具有局部发散、局部长记忆性的特点。整体上高通货膨胀时期比低通货膨胀时期有更强的持久性。CPI指标测量的物价区间、指标前后间的关系及1999年前后中国经济特点等都会影响通货膨胀持久性。环比CPI度量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更有代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刘志刚  
通胀率持久性在通胀率动态研究中备受学界的关注,并且直接影响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终解方程式。本文对我国通胀率持久性的统计特性做了严谨的计量检验和分析,应用“格点拔靴(自举)”中值无偏估计和Exp-Wald未知断点检验来捕捉我国物价波动持久性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通胀率持久性在高通胀时期走高,而在物价波动减小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减弱。我们讨论了这一发现对相关货币政策分析机制的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平  王黎明  
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之一,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密切相关。为了扩展和完善我国传统通货膨胀理论,本文对通货膨胀持久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综述,在分析通胀持久性来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估计持久性水平的"单变量"方法和"多变量"方法,并分析经济结构、价格机制或货币政策变化对通胀持久性的影响。同时,文章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通胀持久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制订货币政策时低估通胀持久性的危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雪燕  张敬庭  
本文使用SVAR方法将中国短期名义利率拆分成预期通货膨胀率和Ex-ante实际利率两部分。为了解决SVAR模型识别条件不足的问题,本文使用BQ方法,认为实际利率冲击对名义利率没有长期影响,名义利率的长期波动全部来源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波动。随后,使用Band-Pass滤波方法得到实际利率的主趋势,通过累加SVAR模型中短期冲击得到Ex-ante实际利率的随机波动,主趋势和随机波动相加得到Ex-ante实际利率,进而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序列。本文最后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倾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争艳  唐寿宁  石冬  
本文研究中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本文提出使用储蓄动机将消费者分为五类动机群体。然后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的居民储蓄调查数据,计算了各个动机群体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并研究预期的性质:理性预期、短期调整、因果关系和反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各群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稳定的异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光耀  徐娜  
在介绍我国通胀预期测量与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差额法、正态分布概率法、均匀分布概率法和Logistic分布概率法下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通胀预期的理性或适应性的判断取决于我国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所服从的分布,均匀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并且这种分布直接影响着政策制定部门抑制通胀的侧重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涛  陈思  
本文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混合式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利用1985-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因素、需求冲击及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无论是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对当期通货膨胀都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作为需求冲击的居民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以及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都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从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地区差异上看,西部地区的通胀持续性最长,中部最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生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考察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以及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显示: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具有短期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的典型特征,同时存在着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和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对零售商品价格,理性预期的影响略强于适应性预期;而对消费性服务价格,适应性预期要强于理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流动性过剩近似具有单位弹性,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趋势的主要根源。通胀预期的特征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影响均表明:明确公布并切实执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是有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