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1)
2023(7715)
2022(6517)
2021(6368)
2020(5237)
2019(12185)
2018(11806)
2017(22641)
2016(12498)
2015(14246)
2014(13989)
2013(13958)
2012(13564)
2011(12661)
2010(12691)
2009(11882)
2008(11956)
2007(10520)
2006(9462)
2005(8823)
作者
(36002)
(30287)
(30178)
(29002)
(19762)
(14343)
(13650)
(11757)
(11707)
(11019)
(10698)
(10155)
(10027)
(9962)
(9956)
(9444)
(9029)
(8909)
(8803)
(8631)
(7942)
(7525)
(7339)
(6934)
(6924)
(6892)
(6780)
(6511)
(6318)
(6139)
学科
(52979)
经济(52921)
管理(32273)
(30303)
(22815)
企业(22815)
方法(22577)
数学(20530)
数学方法(20297)
中国(18293)
(15591)
(14892)
贸易(14885)
(14636)
(12713)
(10970)
(10522)
(10295)
(9944)
银行(9927)
业经(9862)
(9683)
农业(9633)
(9306)
金融(9304)
及其(8423)
地方(8118)
环境(8011)
(7383)
政策(7230)
机构
大学(185938)
学院(183029)
(86664)
经济(85160)
研究(73702)
管理(66425)
中国(57873)
理学(56303)
理学院(55605)
管理学(54731)
管理学院(54382)
科学(41733)
(40513)
(39774)
(38266)
研究所(34784)
中心(31871)
财经(31130)
(30855)
(28618)
经济学(28378)
(26895)
北京(26644)
(26089)
经济学院(25556)
(24953)
师范(24760)
农业(24270)
业大(23923)
财经大学(23211)
基金
项目(116687)
科学(92832)
基金(87380)
研究(86472)
(76986)
国家(76401)
科学基金(63913)
社会(56488)
社会科(53631)
社会科学(53621)
基金项目(43959)
(40895)
自然(39789)
教育(39587)
自然科(38914)
自然科学(38899)
自然科学基金(38289)
资助(37896)
(36938)
编号(33300)
成果(29371)
(28393)
重点(26918)
(25861)
中国(25473)
国家社会(24517)
课题(24338)
教育部(24289)
(23662)
(22824)
期刊
(95434)
经济(95434)
研究(62192)
中国(37197)
(28437)
(28074)
学报(27686)
科学(27139)
管理(25174)
(22917)
金融(22917)
大学(21022)
农业(19730)
学学(19660)
教育(19475)
经济研究(16805)
财经(16115)
(14227)
(14014)
技术(13972)
国际(13363)
业经(12719)
世界(12677)
问题(12661)
(11043)
技术经济(8854)
统计(8637)
理论(8047)
(8010)
现代(7989)
共检索到288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正新  章婷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具有分层性、持续性、波动性、时滞性等特点,其成因是由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供给超额增长以及农产品、劳动力成本、水电油气等商品价格上涨所致。应加强流动性管理,正确引导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控制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对国际热钱流入的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拉亚  
1994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性的一年,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性的一年,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关键性的一年。在中国经济处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时刻,1994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形势格外引人注目,可谓举世关心,全民关注。 1993年的“双十三”,即社会零售商品物价指数13%,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3.4%,为1994年的经济形势定下了基调。对不相信“洋迷信”的中国人来说,“双十三”对1994年的发展是喜忧对半,凶吉对开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学彬  周光友  徐明东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自然灾害、通胀预期、市场投机等短期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有限性、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推动等长期因素。本文认为适度通胀有利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短期还应继续实行适度紧缩政策,但紧缩力度需逐步降低;应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实际有效汇率适度升值;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应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供给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同时还应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投机炒作行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启先  
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杨启先一、关于对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估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1-10月,已经超过21%,全年估计也将达到20%以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通胀,也是最高的一年通胀,是一般都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说,在1994年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易时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或者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扬导致CPI上行,从而引发了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分析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胀预期增强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大。而稳定物价,减小通胀预期的关键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围绕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核心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理目前的通货膨胀等问题,大量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解一方面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分析框架,但另一方面却需要跳出经典分析框架的约束,从中国经济的特性中寻找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红  
准确度量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建立ARMAX和VAR模型,拟对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CPI是衡量消费价格的精确指标,但不能精确度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价格压力,在新时期消费物价指数不能作为考核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我国1993年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升14.7%,零售物价上升13.0%。(今年1—2月份零售价格又上升20%,)这些数字表明,通货膨胀又一次来到神州大地。目前,通货膨胀问题成了领导关注和群众议论的热点之一。人们主要议论,通货膨胀缘何又起来,1994年的趋向如何?对策如何?对这些问题,本文也参加议论一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以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GDP每年以12—13%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非常沉重。1993年从3月份开始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突破10%的安全临界线,到6月份达到13.9%;35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21.6%,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52.9%。鉴于这种状况,国务院从当年6月起采取一系列反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措施。经过一年的调控,物价猛烈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扼制,但是,物价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雪燕  张敬庭  
本文使用SVAR方法将中国短期名义利率拆分成预期通货膨胀率和Ex-ante实际利率两部分。为了解决SVAR模型识别条件不足的问题,本文使用BQ方法,认为实际利率冲击对名义利率没有长期影响,名义利率的长期波动全部来源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波动。随后,使用Band-Pass滤波方法得到实际利率的主趋势,通过累加SVAR模型中短期冲击得到Ex-ante实际利率的随机波动,主趋势和随机波动相加得到Ex-ante实际利率,进而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序列。本文最后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倾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争艳  唐寿宁  石冬  
本文研究中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本文提出使用储蓄动机将消费者分为五类动机群体。然后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的居民储蓄调查数据,计算了各个动机群体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并研究预期的性质:理性预期、短期调整、因果关系和反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各群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稳定的异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光耀  徐娜  
在介绍我国通胀预期测量与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差额法、正态分布概率法、均匀分布概率法和Logistic分布概率法下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通胀预期的理性或适应性的判断取决于我国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所服从的分布,均匀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并且这种分布直接影响着政策制定部门抑制通胀的侧重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本文通过改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模型,将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未来物价变动预期的定性数据,转换为有效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本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通货膨胀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符合理性预期假说,食品价格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更具备适应性预期的特点。通货膨胀预期的持久性较差,实际核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具备持续影响,而来自食品因素的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持久的影响,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馈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在充分重视核心通货膨胀变动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