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6)
- 2023(6837)
- 2022(5678)
- 2021(5330)
- 2020(4546)
- 2019(10508)
- 2018(10137)
- 2017(19704)
- 2016(10461)
- 2015(12093)
- 2014(11483)
- 2013(11910)
- 2012(11387)
- 2011(10591)
- 2010(10202)
- 2009(9475)
- 2008(9296)
- 2007(7714)
- 2006(6619)
- 2005(6114)
- 学科
- 济(55095)
- 经济(55048)
- 方法(30837)
- 数学(28957)
- 数学方法(28841)
- 管理(26218)
- 业(25385)
- 企(19095)
- 企业(19095)
- 中国(16380)
- 贸(13656)
- 贸易(13649)
- 易(13384)
- 财(11843)
- 农(11338)
- 融(8710)
- 金融(8710)
- 学(8491)
- 制(8448)
- 银(8261)
- 银行(8257)
- 业经(8080)
- 行(8002)
- 农业(7356)
- 出(7141)
- 地方(6745)
- 务(6734)
- 财务(6731)
- 财务管理(6718)
- 环境(6662)
- 机构
- 大学(159203)
- 学院(153608)
- 济(79339)
- 经济(78363)
- 管理(58513)
- 研究(57637)
- 理学(50943)
- 理学院(50407)
- 管理学(49767)
- 管理学院(49483)
- 中国(47491)
- 财(35574)
- 京(32920)
- 科学(30850)
- 财经(29635)
- 所(28273)
- 经济学(27969)
- 经(27440)
- 中心(25987)
- 研究所(25772)
- 经济学院(25547)
- 财经大学(22574)
- 农(21884)
- 北京(21304)
- 院(20549)
- 江(19855)
- 业大(19027)
- 范(18237)
- 师范(18090)
- 融(17583)
- 基金
- 项目(104261)
- 科学(84484)
- 基金(82341)
- 研究(74263)
- 家(72227)
- 国家(71794)
- 科学基金(61676)
- 社会(52454)
- 社会科(50181)
- 社会科学(50175)
- 基金项目(42325)
- 自然(38401)
- 自然科(37603)
- 自然科学(37596)
- 自然科学基金(37019)
- 资助(35754)
- 省(34430)
- 教育(33861)
- 划(31044)
- 部(26242)
- 编号(26071)
- 国家社会(24330)
- 重点(23876)
- 中国(23834)
- 教育部(23192)
- 发(21684)
- 成果(21451)
- 人文(21348)
- 创(21019)
- 大学(20687)
共检索到228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于洋
文章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估算了2012—2022年的中国通胀预期季度序列,并对其所具有的实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统计检验。结果发现,在此期间中国城镇通货膨胀预期具有适应性预期的特点,不满足无偏性假定,但仍包含一些主要宏观变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央行应进一步完善预期管理机制,对通胀预期调查数据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朱映凤 傅强 袁晨
以通货膨胀在何种水平下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通货膨胀门限值为研究对象,借鉴Khan等研究通货膨胀结构断点的方法,建立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人口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内的四元变量门限值回归模型,估计1978年至2009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最优门限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最优门限值为5%,当通货膨胀超过5%时将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最优通货膨胀门限值的存在不仅为中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制定了一个特定的数字目标,即保持通货膨胀在5%以下,还拓展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实施的讨论,在技术层面上完善了中国通货膨胀目标量化和预测的可操作性,为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门限值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汇率预期主要通过货币替代效应、资产价格效应和进口价格效应影响物价水平。递归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本轮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其中,资产价格效应、货币替代效应、进口价格效应依次增强,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同时,汇率预期变量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都十分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光耀
通货膨胀预期记忆性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加强预期管理的基础。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再次检验了我国通胀预期的记忆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通胀预期数据范围确定为2003年4季度至2018年3季度后,与数据范围选取2003年4季度至2017年4季度相比,尽管研究结论相同,均是均匀分布下通胀预期有可能存在记忆性,但是在较长的数据区间内,通胀预期记忆性的显著程度开始降低,表明通胀预期记忆性会随着数据区间的增加而减弱,直到消失。这意味着从较长时期来看,居民通胀预期是理性的,记忆性特征会不断减弱。但是,短期内居民通胀预期并非完全理性,存在记忆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庞震
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开放度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成为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1996年到200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货币供应量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广义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李艳丽 胡利琴
研究通货膨胀持续性对中央银行制定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检验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结构性特征时,传统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建立在截面之间同质性和独立性假设之上,往往因截面相关性和异质性而导致检验功效偏低。本文考虑了中国不同类别商品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和异质性特征,使用面板估计的SURADF方法,对中国总体、城市和农村八大类商品通货膨胀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大类商品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确存在差异,与传统单位根检验方法相比,SURADF能更准确地描述商品间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中央银行应根据各部门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不同而制定差异化的通货膨胀调控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向军秀
文章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分阶段进行实证分析显示:1997~2007年通货膨胀率的短期变化对通货膨胀率与外汇储备形成的长期均衡的偏离反应灵敏。但1997~2002年,外汇储备的增长并不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率的持续走低是外汇储备变动的重要原因;2003~2007年,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正向效应,表明长期以来外汇储备的累积已对通货膨胀形成一定压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外汇储备 协整检验 因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关键词:
通胀预期 预设预期模式 系统性错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海曙 王军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通货膨胀与投资需求之间的关系,对投资需求助推了通货膨胀的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继而对投资需求扩张的原因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动态无效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慧 张艺馨
通胀预期的重要性在于它会改变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形成非均衡力量推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未来CPI的信息极有可能在某些活跃的市场中预先表现出来,黄金价格和M1适用于短期预测,而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综合指数适用于长期预测。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治理通胀效果明显。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警指标 微观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近年来中国的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少数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扩张正在对外输出通货膨胀,引发全球性的通胀压力。针对这种言论指责,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与进口国通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扩张不仅没有输出通胀,反而是稳定全球价格的重要力量。最后,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进口国自身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国际市场中能源、原材料及运输价格的上涨才是全球通胀之源。
关键词:
中国 出口 通货膨胀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华
已有的许多研究文献显示,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的检验结果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本文以46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方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成功地发挥了稳定通胀预期的"名义锚"作用是促使这些国家宏观经济表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勿须赘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型和市场化倾向的不断深化,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筱雯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启志 范从来
现有测度通胀惯性的常用模型是仅含自身滞后因子的自回归模型,该模型不能有效反映通胀预期和波动性对通胀惯性的影响。本文在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通胀惯性、学习型预期和波动性特征的通胀动态模型。该动态模型从均值和波动项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通胀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针对上述模型不能有效反映通胀状态体制变化的缺点,本文还引入Markov机制转换模型来测度我国通胀水平的状态转移特征。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下的自回归模型、本文构建的通胀动态模型以及Markov机制转化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胀的动态特征。分析表明:我国通胀水平具有较强的惯性特征;通胀惯性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学习型预期只能部分解释通胀惯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黎政
文章以2003—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经营性"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企业的"经营性"营运资本需求将增加;针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变动,企业主动调整"经营性"营运资本水平,未来会有更好的经营业绩;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经营性"营运资本因预期通货膨胀而产生的调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市场竞争强度越小,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经营性"营运资本需求的影响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