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9)
2023(16453)
2022(14176)
2021(13604)
2020(11316)
2019(26170)
2018(25640)
2017(49141)
2016(26971)
2015(30106)
2014(30305)
2013(30230)
2012(27876)
2011(25149)
2010(24975)
2009(23104)
2008(22947)
2007(19831)
2006(17201)
2005(15634)
作者
(77420)
(64618)
(63885)
(61288)
(41065)
(30883)
(29123)
(25106)
(24394)
(23130)
(21975)
(21858)
(20638)
(20560)
(20331)
(19793)
(19118)
(18948)
(18437)
(18424)
(16117)
(15906)
(15484)
(14525)
(14447)
(14359)
(14359)
(14034)
(12939)
(12736)
学科
(106163)
经济(106020)
管理(82251)
(75468)
(63892)
企业(63892)
方法(48484)
数学(42327)
数学方法(41906)
(39435)
中国(31191)
(27489)
(26009)
(23860)
业经(23176)
(22059)
财务(21989)
财务管理(21930)
企业财务(20907)
(20770)
贸易(20759)
(20293)
地方(19690)
(18740)
银行(18683)
(18122)
(17755)
(17555)
金融(17552)
农业(17454)
机构
大学(385587)
学院(380282)
(158057)
经济(154890)
管理(146651)
研究(134291)
理学(126833)
理学院(125363)
管理学(123319)
管理学院(122631)
中国(102675)
(82788)
科学(81740)
(81035)
(68463)
研究所(62120)
财经(61616)
(60628)
中心(59069)
(56125)
业大(55155)
(54625)
北京(52903)
经济学(49346)
(48822)
(48633)
师范(48338)
农业(47515)
财经大学(45991)
经济学院(44410)
基金
项目(258035)
科学(203123)
基金(189826)
研究(187067)
(166421)
国家(165138)
科学基金(141057)
社会(119177)
社会科(113040)
社会科学(113011)
基金项目(100140)
(97055)
自然(91759)
自然科(89618)
自然科学(89596)
自然科学基金(88003)
教育(85170)
(82969)
资助(78928)
编号(74009)
成果(61395)
(58431)
重点(58211)
(53896)
(53021)
课题(51307)
教育部(50195)
国家社会(49904)
创新(49722)
科研(49583)
期刊
(171068)
经济(171068)
研究(118756)
中国(74984)
(66190)
学报(62565)
科学(57149)
(54589)
管理(54361)
大学(47342)
学学(44703)
教育(38523)
农业(37470)
(36337)
金融(36337)
财经(31540)
技术(30058)
经济研究(28711)
(26992)
业经(24818)
问题(22258)
(19816)
(18933)
理论(18111)
(18063)
技术经济(17623)
科技(17540)
图书(17108)
世界(17053)
现代(16486)
共检索到568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哲  董丽霞  
财政政策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包括铸币税效应和财富效应,财政制度的结构性变化会影响这两种机制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首先利用单位根方法识别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和财政制度的结构性变化发生时间,发现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发生了财政制度和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变化。这个改变使得分税制前中央政府主导的铸币税效应发挥主要作用,分税制后地方政府主导的财富效应发挥主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权模式下政府财政互动对通货膨胀机制的影响。结果是:1994年前,地方政府财政盈余增长率越高,中央政府赤字规模越大,通货膨胀水平越高;1994年后,地方政府财政盈余增长率越低,中央政府盈余规模越大,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曹红钢  
在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中,通货膨胀往往被视为总量性变量来加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迁,近年来各界关于"结构性通胀"的讨论增多,总量性变量越来越难以全面解释各部门之间通胀的差异。本文以CPI与PPI相对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结构性通胀为研究对象。基于总供给一总需求框架的实证表明,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加剧了中国通胀的结构性不平衡程度。在需求方面,政府支出、居民收入和货币因素等也能解释结构性通胀的变化。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等也都显著影响结构性通胀。因此,现阶段在分析中国CPI与PPI价格变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转型过程中深层次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在通胀治理方面,应加强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强  
一、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关系问题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从政府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时,大多是从财政支出或财政赤字方面入手的,Barro(1976)认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赤字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Sargent和Wallace(1981)提出"非合意的货币主义者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雍志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有很多成因,本文从财政状况、财税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的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严春晓  缪海斌  
本文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传统的AR方法还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估计,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在2000年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减弱的幅度在10%左右。除通货膨胀预期和外部汇率变化冲击因素的影响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加权经济增长率等经济结构变化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亦非常显著,其中,第二产业加权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减弱发挥了主导作用,第一产业与通货膨胀持久性负相关,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有利于弱化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木祥  
中国结构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实证研究李木祥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既有总量方面的原因,也有结构方面的原因,由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这里,我们将着重考察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国民经济组织结构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并寻求治理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本文通过改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模型,将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未来物价变动预期的定性数据,转换为有效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本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通货膨胀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符合理性预期假说,食品价格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更具备适应性预期的特点。通货膨胀预期的持久性较差,实际核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具备持续影响,而来自食品因素的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持久的影响,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馈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在充分重视核心通货膨胀变动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米建国  
结构性通货膨胀原因米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产业结构失衡是多年来一直制约我国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的棘手难题,虽经多年调整,进展总是不太明显。通货膨胀与产业结构失衡两个问题搅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使本已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治理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光耀  范建伟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同斌  
本文构建了分区制附加预期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模型,构造物价一致合成指数作为通货膨胀变量,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方法分析通胀预期对通胀形成的差异化影响并研究通货膨胀状态的时变转换特征。结论认为,在适度通胀阶段,通胀预期最易于形成通货膨胀;在高通胀状态下,受到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惯性"的影响,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程度减弱;低通胀区制中的通胀预期往往难以自我加强,通货紧缩的循环不稳固。此外,MS TVTP模型中通货膨胀时变区制转换概率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推动通胀上升,需求和供给因素驱动通胀回落的时滞更长,并且需求和供给因素对通胀状态转换的作用由稳定向逐渐增强转变。管理好通胀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超  李培培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理论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提出通货膨胀系统是由经济发展子系统、存贷款子系统、财政收支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多重反馈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建立了通货膨胀系统的因果反馈模型,揭示了通货膨胀系统形成机制的主导因素,进而建立通货膨胀系统的结构流图和方程,对通货膨胀系统动态定量分析,通过调整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王传毅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测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此,本文对1994年1月到2005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数据进行拟合,并建立了模型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现象;其后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进行短期预测,并结合控制图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区间,分析了通货膨胀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状况;最后实证检验该模型预测通货膨胀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