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8)
2023(14867)
2022(12716)
2021(12121)
2020(10027)
2019(23453)
2018(23115)
2017(44370)
2016(24177)
2015(27299)
2014(27171)
2013(27009)
2012(24776)
2011(22652)
2010(22206)
2009(20731)
2008(20196)
2007(17447)
2006(15327)
2005(13845)
作者
(68699)
(57070)
(56652)
(53946)
(36321)
(27127)
(25748)
(22398)
(21820)
(20288)
(19433)
(19347)
(18200)
(18040)
(17689)
(17596)
(16965)
(16658)
(16325)
(16273)
(14278)
(14022)
(13507)
(12891)
(12771)
(12745)
(12670)
(12357)
(11429)
(11134)
学科
(97809)
经济(97668)
管理(71651)
(65176)
(54755)
企业(54755)
方法(44957)
数学(39387)
数学方法(39026)
中国(28349)
(26366)
(24767)
(21864)
业经(21412)
(19734)
贸易(19721)
(19380)
(19279)
地方(16775)
(16290)
银行(16245)
(16090)
财务(16018)
财务管理(15987)
农业(15883)
(15645)
金融(15642)
(15546)
理论(15318)
环境(15272)
机构
大学(347305)
学院(341502)
(144732)
经济(141849)
管理(134774)
研究(118906)
理学(116719)
理学院(115429)
管理学(113637)
管理学院(113021)
中国(91152)
(74310)
科学(70478)
(67332)
(59185)
财经(53854)
研究所(53837)
中心(52739)
(51883)
(49170)
业大(48757)
(47986)
北京(47640)
经济学(45039)
(43839)
师范(43479)
(42813)
农业(40694)
经济学院(40555)
财经大学(40378)
基金
项目(232876)
科学(184019)
基金(171793)
研究(171255)
(149456)
国家(148296)
科学基金(127342)
社会(110012)
社会科(104390)
社会科学(104367)
基金项目(90637)
(87060)
自然(81605)
自然科(79705)
自然科学(79689)
自然科学基金(78258)
教育(77986)
(74324)
资助(71260)
编号(68230)
成果(56410)
(53066)
重点(51890)
(48594)
(48030)
课题(47017)
国家社会(46204)
教育部(45957)
(45372)
创新(44986)
期刊
(155192)
经济(155192)
研究(106160)
中国(67179)
学报(52929)
(51066)
管理(50222)
科学(49435)
(47284)
大学(40627)
学学(38114)
教育(35850)
农业(32828)
(32628)
金融(32628)
技术(27961)
财经(27037)
经济研究(25703)
(23117)
业经(22693)
问题(20170)
(17392)
(17366)
理论(17319)
图书(16775)
技术经济(16015)
世界(15863)
科技(15863)
实践(15494)
(15494)
共检索到506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建  王丽婧  
无论是从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文献,或者还是从有关中国通货膨胀文献来看,它们均普遍忽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周期与外在水平波动的分析。为此,文章首先从内部时域和频域视角,通过"谷-谷"划分法和谱分析方法对1990年到2016年的CPI进行了周期划分和波动成分分解;随后从外部视角通过对驱动通货膨胀水平波动的系统因素,进行因子提取,采用FAVAR方法研究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机制。主要发现:(1)中国以CPI为度量标准的通货膨胀在1990年1月到2016年12月完整经历了6轮周期。在有些轮次周期中,上升跨越度和下降跨越度有明显的不对称性。(2)内在成分中,食品项的主周期长度和次周期长度均与CPI指数保持高度一致,食品对CPI总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大,长期保持同向变动。(3)外在机制中,外部冲击因素因子、通货膨胀自身惯性和预期对中国通货膨胀变动具有较为重要的驱动贡献。中国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现象,而且也是外部冲击、自身惯性与预期波动的重要驱动结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沙文兵  钱圆圆  程孝强  
首先运用时变状态参数模型构建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用来表征中国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接着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识别金融周期的区制特征;最后讨论动态FCI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文章测算的FCI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中国金融市场在适度扩张、扩张和紧缩的区制状态下周期性波动;FCI能够有效地预测通货膨胀。构建FCI可为央行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凌翔  张晓峒  
本文运用MRSTAR模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周期阶段划分、通胀率周期波动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动态特征,通胀率不同阶段相互转移的路径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可以划分为通货紧缩、通缩恢复、温和通胀以及严重通胀四个阶段,通胀率波动不同阶段的划分不仅依赖于通胀率的水平,也依赖于通胀率的增加量;在一个波动周期内,通胀率不同阶段的典型转移路径为:通货紧缩→温和通胀→严重通胀→温和通胀→通货紧缩;我国通货紧缩与温和通胀持续时间较长,而严重通胀持续时间很短;冲击对通胀率系统不具有持久性影响,正向冲击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彬  马文涛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地给各国经济带来冲击和影响。本文利用小波变换频带分析方法,结合VAR和多元GARCH-BEKK模型,考察了不同经济周期下中美两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间的溢出关系。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只在短周期里对中国通货膨胀有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而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美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则在多数周期下具有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尽管当前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的关系并不显著,但随着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将成为未来中国需要应对的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善国内石油市场化建设,增强能源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应对未来石油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翁东东  
本文利用GARCH模型生成中国通货膨胀波动性的衡量指标,并实证分析1983年1月至2010年4月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通货膨胀率是通货膨胀波动性的Granger原因,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波动性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关系,同时相同强度的通货膨胀冲击远远大于通货紧缩冲击对通货膨胀波动性的影响。对中国而言,控制通货膨胀比追求经济增长更重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永亮  
运用EGARCH模型求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量度,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并主要运用脉冲响应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升值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来抑制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在中国并不显著,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效果有限;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金明  
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计算了反映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景气缺口,并测算了景气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滚动相关系数和景气缺口对通货膨胀的时变拉动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顺周期特征,但顺周期性近期有所下降,景气缺口对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减小。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下,维持当前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合意的选择,但由于牺牲率较大,政策力度不宜继续加大以避免伤害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宏山  李琪  
有关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波动影响关系,存在F riedm an-B a ll和Cuk ierm an-M e ltzer两种假说,即存在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使用GARCH和TGARCH模型,选择中国1993~2004年月度通货膨胀率数据,检验结果表明F riedm an-B a ll假说成立,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淼  王贵宝  
石油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通货膨胀是否有影响及影响有多大对稳定中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选取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国际油价与中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际油价与中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变协整关系;国际油价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传导系数在样本期间内经历了一个先缓慢下降后急速上升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惠彬  任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一定时期呈现出交替变化的特征,且在通货膨胀期间通货膨胀率有更强的波动性。文章拟对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率路径的波动性特征、形成机理及变异性测度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抑制通货膨胀的途径和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项启源  徐逢贤  
由财政部财政出版专项资金资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刘扬的专著《中国物价波动与通货膨胀研究》一书,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创新的学术观点贯穿全书,是一部高水平学术精品。综观全书,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应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中国市场以至整个中国经济的运行,从深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周恒  张晶晶  
文章构建TVP-VAR-SV模型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通货膨胀的传导幅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CPI具有非对称性传导;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PPI的影响幅度较大,传导速度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而对CPI的影响幅度较小,传导速度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的传导均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影响幅度降低但持续时间大幅延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花俊国  
以双阈值机制转移模型刻画通货膨胀周期波动中通胀持久性的变化为基础,使用非线性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不同通胀周期阶段随机冲击对通胀的动态冲击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胀周期可分为通缩持续、通缩缓和、通胀缓和与通胀加速阶段,通胀缓和与通胀加速阶段的通胀持久性相对更高,通缩持续阶段相对较低;2012年7月中国进入新一轮通胀周期的通缩持续阶段,中国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对通胀的冲击将由2012年下半年的负向随机冲击转为持续正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邵涵  
本文使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及其四种分类指数分别与国内物价指数构建VAR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大宗商品对PPI和CPI的影响存在差异。国际大宗商品指数与国际工业品价格指数对PPI的影响最大,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对CPI的影响最大;(2)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冲击对PPI、CPI的传导更加通畅,国际大宗商品对PPI的影响大小、持续时间仍远大于CPI,对CPI的累计影响不到PPI的四分之一;(3)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和PPI一样,能显著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食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和CPI一样,受自身价格惯性影响最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应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定价机制,在通货膨胀监测中关注PPI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