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9)
2023(7514)
2022(6475)
2021(6203)
2020(5392)
2019(12997)
2018(12748)
2017(24519)
2016(13425)
2015(15702)
2014(15761)
2013(16146)
2012(15394)
2011(14219)
2010(14010)
2009(13299)
2008(13456)
2007(11888)
2006(10105)
2005(9232)
作者
(39527)
(33372)
(33234)
(32060)
(21171)
(15917)
(15280)
(13029)
(12536)
(11707)
(11494)
(11077)
(10704)
(10622)
(10488)
(10450)
(10109)
(9874)
(9678)
(9586)
(8373)
(8209)
(8122)
(7653)
(7591)
(7508)
(7343)
(7205)
(6779)
(6649)
学科
(64120)
经济(64069)
管理(33643)
(32771)
方法(32410)
数学(29762)
数学方法(29587)
(24755)
企业(24755)
中国(18652)
(16268)
(15775)
贸易(15768)
(15451)
(14388)
(11622)
(11163)
业经(10685)
农业(10341)
(10103)
银行(10083)
(9864)
金融(9862)
地方(9756)
(9701)
(8777)
环境(8433)
(8239)
财务(8224)
财务管理(8200)
机构
大学(205730)
学院(201100)
(95790)
经济(94183)
研究(75166)
管理(74596)
理学(63988)
理学院(63235)
管理学(62319)
管理学院(61940)
中国(59256)
(43945)
科学(43288)
(41596)
(38871)
研究所(35397)
(34577)
中心(33837)
财经(33710)
经济学(31934)
(30847)
经济学院(29035)
北京(28627)
业大(28467)
(28134)
农业(27523)
(26024)
(25655)
师范(25434)
财经大学(25143)
基金
项目(129528)
科学(101784)
基金(96610)
研究(94016)
(84426)
国家(83825)
科学基金(70387)
社会(61424)
社会科(58369)
社会科学(58352)
基金项目(50284)
(46548)
自然(43934)
教育(43032)
自然科(42933)
自然科学(42917)
自然科学基金(42210)
资助(41291)
(40850)
编号(36576)
(31171)
成果(30597)
重点(29645)
(28104)
中国(27175)
教育部(26776)
国家社会(26687)
(26211)
科研(25239)
课题(25237)
期刊
(99646)
经济(99646)
研究(62685)
中国(37289)
(31669)
学报(31417)
(30841)
科学(29107)
管理(25156)
大学(23454)
学学(22040)
(21624)
金融(21624)
农业(20899)
经济研究(17748)
财经(17556)
教育(17080)
技术(16128)
(15194)
(14456)
问题(14093)
业经(13511)
国际(12889)
世界(12557)
(12525)
技术经济(10932)
统计(10554)
理论(9886)
(9197)
(8855)
共检索到300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爱俭  
1993年以来,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由温和型向恶性型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今后几年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1993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特征作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遏制通货膨胀提出一些基本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肖威  涂竞  
理清通货膨胀的不同成因构成并将其量化分解是管理当局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本文依据结构性理论,在构建量化分解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构成CPI的31个小类子成分进行实证研究,分解出源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通货膨胀程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本世纪后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层面的货币、信用因素拉上的,单纯来源于供给层面的因素所引发的价格结构性上涨不会引致较高的通货膨胀问题,而2010年后的通货膨胀问题主要来源于需求层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太明  逄博  张彦波  
通货膨胀究竟会给社会福利水平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者和各级政府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双对数货币需求函数,结合中国199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前沿方法得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相应参数值,然后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变异补偿方法来具体估算中国通货膨胀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将利率从14%降至3%会改善社会的福利水平,其数值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67%;将利率从3%降至零带来的福利收益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19%;通货膨胀越高,社会福利水平越低,因此,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维持低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超愚  
一、通货膨胀形态及其类型化研究中国经济起飞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适应经济赶超需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直接控制汇率、工资、利率等价格参数,以提升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交换条件,维持“高积累、高投入、高增长”发展格局下基本经济循环。价格参数是非均衡的而且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钢  田忠刚  周平剑  
中国通货膨胀的五大特点国家计委价格管理司,中国国旅旅游贸易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农部邮编:100842成钢,田忠刚,周平剑改革开放1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轨迹是较高→较低→高,通货膨胀走过的轨迹是低→较低→高,二者的组合由"低通胀高增长"向"双高"逐步演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光耀  范建伟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钻石  李丹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变量,然后采用中国季度数据,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流动性每提高1%,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79%。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冲击对我国通胀有持久的正向影响,而国外通胀冲击对我国外溢效应甚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用  崔伟  
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生产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同期增长70.7%的高基数上,仍增长36.1%,金融形势稳中偏紧,整体经济过程依然过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物价涨幅在高位上继续攀升,1-2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比1993年同期上涨20%,消费品物价指数上升22.5%;35个大中城市零售物价指数增长21%,消费品物价指数1月份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宏山  李琪  
有关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波动影响关系,存在F riedm an-B a ll和Cuk ierm an-M e ltzer两种假说,即存在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使用GARCH和TGARCH模型,选择中国1993~2004年月度通货膨胀率数据,检验结果表明F riedm an-B a ll假说成立,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淼  王贵宝  
石油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通货膨胀是否有影响及影响有多大对稳定中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选取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国际油价与中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际油价与中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变协整关系;国际油价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传导系数在样本期间内经历了一个先缓慢下降后急速上升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