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6)
2023(20125)
2022(17371)
2021(16465)
2020(14029)
2019(32651)
2018(32321)
2017(61894)
2016(33923)
2015(38618)
2014(38553)
2013(38286)
2012(35380)
2011(31997)
2010(32012)
2009(29613)
2008(29331)
2007(25967)
2006(22213)
2005(19759)
作者
(100760)
(84216)
(83580)
(79731)
(53508)
(40561)
(38129)
(33016)
(31937)
(30123)
(28647)
(28570)
(26917)
(26849)
(26392)
(26206)
(25524)
(25057)
(24398)
(24085)
(21001)
(20939)
(20699)
(19205)
(18938)
(18775)
(18750)
(18558)
(17157)
(16757)
学科
(135674)
经济(135521)
管理(93674)
(89745)
(74212)
企业(74212)
方法(65573)
数学(57508)
数学方法(56628)
中国(36648)
(35653)
(34761)
(32427)
业经(28539)
(26515)
贸易(26502)
(25793)
地方(25003)
(24737)
农业(23587)
理论(23368)
(22055)
财务(21960)
财务管理(21911)
(21183)
(20964)
银行(20884)
企业财务(20752)
(20313)
金融(20309)
机构
大学(488889)
学院(486226)
(193114)
经济(189001)
管理(185237)
研究(168572)
理学(160612)
理学院(158733)
管理学(155382)
管理学院(154545)
中国(126474)
科学(108261)
(104974)
(87460)
(87443)
(86884)
研究所(80216)
业大(77012)
中心(76115)
(70712)
财经(70551)
农业(68875)
北京(66624)
(64195)
(63906)
师范(63125)
(60956)
经济学(58876)
(57039)
经济学院(53141)
基金
项目(332542)
科学(259331)
基金(240978)
研究(234821)
(213648)
国家(211966)
科学基金(179574)
社会(145534)
社会科(137801)
社会科学(137761)
(129124)
基金项目(126593)
自然(120492)
自然科(117715)
自然科学(117675)
自然科学基金(115556)
(110216)
教育(109266)
资助(102083)
编号(94413)
成果(77018)
重点(75638)
(73105)
(70192)
(68165)
课题(66108)
科研(64906)
创新(63754)
计划(62361)
教育部(61734)
期刊
(204122)
经济(204122)
研究(139265)
中国(92359)
学报(85682)
(77433)
科学(76482)
(67026)
管理(66578)
大学(63759)
学学(60205)
农业(53322)
教育(53107)
技术(42524)
(41004)
金融(41004)
财经(34324)
经济研究(34172)
业经(32084)
(29444)
(29232)
问题(26541)
(24467)
统计(23975)
图书(23804)
技术经济(23283)
科技(22830)
(22232)
业大(21841)
理论(21715)
共检索到70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小军  成园园  
研究通货膨胀的波动性特征,对于货币当局治理通货膨胀以及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运用AR(4)-GARCH(1,1)模型族与SV模型族,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特征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具有聚集性、持久性、非对称性以及"溢出效应"等特征。为此,货币当局应当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通过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使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以更有效地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成林  蒋汶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总是在经济中交替出现,在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率的波动程度也有差异。文章利用GARCH、EGARCH和TGARCH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正态分布下的GARCH和t分布下的EGARCH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外部冲击对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具有持久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勇  张武浩  刘国平  
本文利用非对称性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对我国通货膨胀系统内生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系统内生波动性存在对称性。但通货膨胀系统不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只有政府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物价平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靖  陈国进  
笔者根据DSGE模型,首次全面考虑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对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利率及工资之间动态关系采用高阶滞后DSGE模型建模,结果显示考虑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的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拟合效果较好,通货膨胀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不可忽视,滞后时间为1年到2年半,我国工资黏性特征不如价格黏性特征明显,调整时间为半年,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和利率影响较快,通货膨胀预期冲击、劳动供给替代弹性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大部分,央行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需考虑预期效应,政策制定应及时发布消息,提高政策透明度,从而增强政策的长期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春华  许涤龙  路芸  
文章应用非线性的LSTR2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非线性以及动态波动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经常在三区制间快速转移,并具有持续可扩散的传导效应,相应地,我国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三转移区制。通货膨胀率的转移速度较快和我国大多处于低通胀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敏性、有效性和稳健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小静  邓明  吴亮  
基于1990-2013年中国月度CPI数据,本文通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非对称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分位点上的通货膨胀惯性系数、单位根检验结果和半衰期。结果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1998年之后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低于1998年之前;相比于高通货膨胀水平,低通货膨胀水平上的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降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鸿武  
论文应用双变量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1995-2008年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变异性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间,中国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变异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并且这种替代关系是双向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变异性之间的替代关系的大小是非对称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刘玲君  陈小亮  
前瞻性预测通货膨胀率有助于央行等政府部门更好地使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以防范通货膨胀对于市场主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有助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主要使用AR和VAR等线性模型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对于变量间非线性关系以及历史数据信息的挖掘相对欠缺,因而已有文献的预测策略及其准确性有待改进。LSTM模型能够充分挖掘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处理复杂的长期时序动态信息,从而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为此,本文使用LSTM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考虑到新常态以来中国的CPI和PPI走势多次背离,只使用CPI很难对一般物价水平进行全面把握,因此,本文使用LSTM模型对CPI和PPI两个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STM模型在预测中国通货膨胀率时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且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BVAR模型。有鉴于此,本文建议将LSTM模型更广泛地用于通货膨胀率预测领域。除了CPI和PPI,未来还应该更加关注对核心CPI指标的预测,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制度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素芹  
通货膨胀成为目前我国经济中一个显著问题,因此研究我国通货膨胀趋势的决定因素成为必要,中国通货膨胀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代表货币因素的M2和代表国外输入型因素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上升,而劳动力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在长期中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毅丹  徐俊武  
为了更准确的考察目前中国的过剩产能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本文构造了一个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随机波动程度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有不断减弱的趋势;改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供给部门的效率是实现价格稳定下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如银  郑挺国  云航  
本文应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1984年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路径进行了模拟分析。估计和检验发现了我国通货膨胀路径中不仅存在高通胀区制和低通胀区制,也存在经济政策机制与通货膨胀率区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与传统的自回归模型相比较,Markov区制转移模型考虑了通货膨胀率的内生转移机制,从而更好地拟合和刻画了通货膨胀率的数据生成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