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7)
2023(5048)
2022(4217)
2021(4147)
2020(3471)
2019(8226)
2018(8028)
2017(15063)
2016(8242)
2015(9604)
2014(9362)
2013(9662)
2012(9350)
2011(8945)
2010(8684)
2009(8167)
2008(8308)
2007(7048)
2006(6277)
2005(5761)
作者
(24436)
(20601)
(20591)
(19618)
(13309)
(9690)
(9173)
(8030)
(7947)
(7467)
(7279)
(6988)
(6817)
(6770)
(6770)
(6389)
(6089)
(6032)
(6024)
(5542)
(5466)
(5034)
(5028)
(4793)
(4744)
(4624)
(4596)
(4287)
(4134)
(4096)
学科
(41263)
经济(41222)
方法(20194)
管理(18980)
数学(18645)
数学方法(18509)
(17230)
中国(13496)
(12828)
企业(12828)
(11323)
贸易(11316)
(11156)
(9071)
(8003)
(7742)
(6959)
金融(6958)
(6916)
银行(6903)
(6856)
(6747)
业经(6330)
关系(5935)
(5805)
环境(5698)
农业(5547)
(5150)
(5096)
(5018)
机构
大学(131747)
学院(125786)
(63902)
经济(63092)
研究(52931)
管理(44125)
中国(42605)
理学(37871)
理学院(37376)
管理学(36791)
管理学院(36569)
科学(29795)
(29023)
(27578)
(27412)
研究所(25238)
财经(22689)
经济学(22531)
中心(22431)
(21045)
(20686)
经济学院(20404)
北京(19164)
(18371)
财经大学(17223)
科学院(16618)
(16574)
(16453)
农业(16438)
师范(16426)
基金
项目(82461)
科学(65794)
基金(64178)
研究(58422)
(57440)
国家(57097)
科学基金(47356)
社会(40133)
社会科(38260)
社会科学(38252)
基金项目(32423)
自然(29439)
自然科(28818)
自然科学(28805)
自然科学基金(28358)
资助(28148)
教育(26441)
(26438)
(24904)
(20989)
中国(20444)
编号(20301)
重点(19354)
国家社会(18621)
教育部(18061)
成果(17911)
(17567)
(16389)
人文(16076)
大学(16050)
期刊
(64748)
经济(64748)
研究(42812)
中国(23660)
学报(20961)
科学(20541)
(19312)
(18284)
管理(16199)
大学(15890)
(15436)
金融(15436)
学学(14978)
农业(12819)
财经(12334)
经济研究(12287)
(10953)
(10760)
国际(10396)
世界(10227)
教育(9645)
问题(9137)
技术(8629)
(7925)
统计(7409)
业经(6742)
技术经济(6441)
资源(5889)
理论(5846)
(5830)
共检索到19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红  
准确度量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建立ARMAX和VAR模型,拟对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CPI是衡量消费价格的精确指标,但不能精确度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价格压力,在新时期消费物价指数不能作为考核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正新  章婷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具有分层性、持续性、波动性、时滞性等特点,其成因是由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供给超额增长以及农产品、劳动力成本、水电油气等商品价格上涨所致。应加强流动性管理,正确引导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控制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对国际热钱流入的监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围绕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核心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理目前的通货膨胀等问题,大量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解一方面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分析框架,但另一方面却需要跳出经典分析框架的约束,从中国经济的特性中寻找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启先  
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杨启先一、关于对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估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1-10月,已经超过21%,全年估计也将达到20%以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通胀,也是最高的一年通胀,是一般都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说,在1994年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肖威  涂竞  
理清通货膨胀的不同成因构成并将其量化分解是管理当局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本文依据结构性理论,在构建量化分解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构成CPI的31个小类子成分进行实证研究,分解出源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通货膨胀程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入本世纪后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层面的货币、信用因素拉上的,单纯来源于供给层面的因素所引发的价格结构性上涨不会引致较高的通货膨胀问题,而2010年后的通货膨胀问题主要来源于需求层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学彬  周光友  徐明东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自然灾害、通胀预期、市场投机等短期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有限性、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推动等长期因素。本文认为适度通胀有利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短期还应继续实行适度紧缩政策,但紧缩力度需逐步降低;应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实际有效汇率适度升值;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应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供给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同时还应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投机炒作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耿鹏  
现实中观测到的价格变动往往是技术进步、货币供给、需求变动与成本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准确把握我国价格波动的规律,本文使用1996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给M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食品价格指数四个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中国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解出技术冲击、货币冲击、需求冲击与食品价格冲击并分析这四种冲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动的滞后期明显小于货币冲击,预测两个季度后价格变动只需考虑需求冲击,而预测六个季度后价格变动需同时考虑货币冲击与需求冲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习宁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时间序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引起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只是次要因素。而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关于劳动力供给维度,分析显示:假设相关制度性创新进程能够加快,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大可不必高估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其祥,郑明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研究何其祥郑明ABSTRACTInthispaper,webuildaneconometricsmodelbasedontherealdataandinves-tigatethecomprehensiverelationsbet...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强  
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研究李强抑制通货膨胀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度量通货膨胀。本文在计量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有关度量通货膨胀的两点结论,以供讨论。一、各国普遍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1〕众所周知,物价指数不止一个,根据不同的要求,每个国家都有好几种。这里,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放  
中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及其与利率的关系钱放内容摘要通货膨胀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即所谓持续性。而经典的费雪效应理论又认为通货膨胀的大小与利率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研究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及其与利率的关系时,由于金融数据资料的限制,现有的经济模型不能把两者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钱宗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次高通货膨胀期,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对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紊乱。然而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却往往由于统计指标和方法的局限得到不可靠的结论。本文在回顾中国通货膨胀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和探讨合理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的构建,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轨迹图1描绘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年变化率。可以看到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分别在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1994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