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8)
- 2023(16519)
- 2022(14372)
- 2021(13844)
- 2020(11581)
- 2019(26965)
- 2018(26859)
- 2017(51934)
- 2016(28309)
- 2015(31733)
- 2014(31892)
- 2013(31385)
- 2012(28907)
- 2011(26204)
- 2010(26194)
- 2009(24099)
- 2008(23858)
- 2007(20716)
- 2006(18105)
- 2005(16211)
- 学科
- 济(112327)
- 经济(112210)
- 管理(82811)
- 业(78600)
- 企(65966)
- 企业(65966)
- 方法(53973)
- 数学(47654)
- 数学方法(46879)
- 中国(31223)
- 财(31013)
- 农(29231)
- 业经(23656)
- 学(23655)
- 贸(23132)
- 贸易(23119)
- 易(22590)
- 制(21579)
- 务(20370)
- 财务(20287)
- 财务管理(20247)
- 地方(19822)
- 企业财务(19106)
- 理论(19047)
- 农业(18992)
- 银(18393)
- 银行(18353)
- 行(17455)
- 策(17205)
- 和(17167)
- 机构
- 大学(398551)
- 学院(397030)
- 济(163494)
- 经济(160093)
- 管理(156782)
- 研究(136040)
- 理学(135637)
- 理学院(134162)
- 管理学(131616)
- 管理学院(130916)
- 中国(104615)
- 京(85303)
- 科学(82823)
- 财(75916)
- 所(68524)
- 研究所(62434)
- 农(62331)
- 中心(61352)
- 财经(60502)
- 业大(57564)
- 江(56629)
- 经(55190)
- 北京(54661)
- 范(51407)
- 师范(50941)
- 经济学(49578)
- 院(49277)
- 农业(48909)
- 州(46164)
- 财经大学(45188)
- 基金
- 项目(268171)
- 科学(211256)
- 基金(196106)
- 研究(194985)
- 家(171293)
- 国家(169933)
- 科学基金(145848)
- 社会(122752)
- 社会科(116474)
- 社会科学(116445)
- 基金项目(102521)
- 省(102111)
- 自然(95888)
- 自然科(93716)
- 自然科学(93696)
- 自然科学基金(92011)
- 教育(90439)
- 划(87132)
- 资助(83452)
- 编号(78726)
- 成果(64642)
- 部(60266)
- 重点(60038)
- 发(56146)
- 创(55180)
- 课题(54577)
- 教育部(51791)
- 创新(51514)
- 科研(51488)
- 国家社会(50560)
- 期刊
- 济(174391)
- 经济(174391)
- 研究(119489)
- 中国(74842)
- 学报(61707)
- 财(58544)
- 管理(58238)
- 科学(57455)
- 农(55991)
- 大学(47097)
- 学学(44342)
- 教育(43824)
- 农业(39142)
- 融(38473)
- 金融(38473)
- 技术(34573)
- 财经(29576)
- 经济研究(29503)
- 业经(26983)
- 经(25329)
- 问题(22278)
- 业(21262)
- 贸(19645)
- 图书(19270)
- 技术经济(19260)
- 统计(18884)
- 理论(18658)
- 版(18094)
- 科技(18084)
- 世界(17317)
共检索到58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徐宁
本文对我国通货膨胀成本的非对称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惰性特征进行了检验和识别,发现中央银行具有明显的规避通货紧缩偏好,但其货币政策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本文采用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测度中央银行在不同宏观背景信息下的利率调控规则。结果发现,中央银行在通货紧缩时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将显著增强,而就新常态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坚持"总量平衡、适度从紧、适时微调、定向着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针,从而为经济增速托底,也给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和改革留出必要的时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铖 郭树华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调控变得异常复杂,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调控货币数量维护币值稳定又要调节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负责内外经济均衡的调节,所以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显得异常的重要。然而很多时候,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会出现相互制约的冲突效应,以至于偏离政策预期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所以冲突效应的研究对建立完善的政策协调机制意义重大。另外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效应在不同的政策姿态或者经济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即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的存在将影响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的精准度。所以本文在进行理论和现实表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不同通货膨胀环境下运用STVAR模型研究同一个政策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相同强度的冲击对另一个政策变量影响的差别,以探索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以期为建立完善、精准的政策协调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冲突效应 非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赫永达
考虑到核心通货膨胀率是CPI中各商品包含的共同变动趋势,文章基于CPI的8大类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生成了核心通货膨胀率。进而,将核心通货膨胀率作为LSTVAR模型中平滑转换函数的转换变量,利用LST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由核心通货膨胀率确定的不同通胀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高通胀状态下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而低通胀状态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洪福
通货膨胀持续性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数,通货膨胀持续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时变参数的自回归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差异显著,且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通货膨胀持续性 动态特征 货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洪福
通货膨胀持续性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数,通货膨胀持续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时变参数的自回归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差异显著,且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通货膨胀持续性 动态特征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创练 蒋海 单敬群
非对称性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是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普遍策略,本文基于非对称性福利损失函数,首次通过逆推实现央行时变非对称性偏好调控模式估计。结果表明,央行在调控通胀和通胀波动目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政策取向,同时,存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收缩的时变非对称性偏好,由此也使得央行具有较强的动机维护实际通胀低于通胀目标以及实际经济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央行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衰退上的非对称性偏好呈现出较强的此消彼长关系。此外,近年来央行厌恶通胀的非对称性偏好持续走强,而规避经济收缩的非对称性偏好却逆向变弱,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治理通胀偏好,但维持经济增速高于增速目标的政策取向却有所减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偏好 时变参数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则祥 吴胜
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日趋严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明显。本轮通货膨胀不同于以往历次的通货膨胀,它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综合型"通货膨胀。因此,采取单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运用多种调控政策,协调配合,共同防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CPI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林涛 孙欣华
本文通过建立通货膨胀、产出缺口、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进行估计和分析,分别得出美国常规与量化宽松两种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力的不同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惯性和通胀预期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其作用效果基本稳定;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次之,并且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出现明显的跳跃式的增加;由于我国资本账户没有实现完全开放,以联邦基金利率为代表的常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小。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群 张永杰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周义
笔者对我国1990年~2006年通货膨胀率的结构变化特征与持续性进行了实证估计。结果表明,1994年第4季度是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值的结构突变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通货膨胀率持续性显著下降。最后,笔者从最优货币政策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少平 王津港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通胀的面板数据,应用Wachter(2004)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内生结构突变检验,检验我国通胀惯性的结构突变。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我国的通胀惯性进行估计。本文的结论为,我国通胀的惯性,随通胀运行的不同阶段和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内生性结构突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货膨胀的下降期和紧缩期的惯性较大,当前的惯性相对较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庆君 白文娟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成为货币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包含资本流动与汇率干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设定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并拓展构建了前瞻性、后顾性和前瞻后顾性等货币政策规则,探究开放经济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有效性,但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相比,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较高;从拓展货币政策规则来看,引入利率平滑且盯住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更优,并且前瞻性规则优于前瞻后顾性规则和后顾性政策规则;为了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先完成汇率市场化,然后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的效果更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春蕾
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度加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陷入多重的两难困境。管理通胀预期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具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优势,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社会融资总规模"指标的提出,表现了当局货币调控的决心。有效调控通货膨胀需对我国货币政策运作框架作出适时调整。我国应考虑分阶段、有过渡地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适时构建、测算并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以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