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3)
- 2023(11310)
- 2022(9598)
- 2021(9185)
- 2020(7514)
- 2019(17285)
- 2018(17042)
- 2017(32218)
- 2016(17732)
- 2015(20177)
- 2014(20402)
- 2013(19810)
- 2012(18659)
- 2011(17092)
- 2010(17193)
- 2009(16260)
- 2008(16291)
- 2007(14586)
- 2006(13122)
- 2005(12289)
- 学科
- 济(69556)
- 经济(69451)
- 管理(56031)
- 业(49331)
- 企(40663)
- 企业(40663)
- 方法(27433)
- 数学(24068)
- 数学方法(23772)
- 中国(23646)
- 财(22435)
- 农(20327)
- 制(20261)
- 贸(17511)
- 贸易(17499)
- 易(17216)
- 业经(15691)
- 银(14403)
- 银行(14393)
- 行(13860)
- 体(13278)
- 策(13203)
- 融(12933)
- 金融(12930)
- 务(12700)
- 财务(12660)
- 财务管理(12618)
- 农业(12409)
- 学(11974)
- 企业财务(11927)
- 机构
- 学院(252127)
- 大学(251700)
- 济(113800)
- 经济(111530)
- 管理(93250)
- 研究(89678)
- 理学(78276)
- 理学院(77412)
- 管理学(76328)
- 管理学院(75831)
- 中国(73208)
- 财(57798)
- 京(53599)
- 科学(48203)
- 所(44462)
- 财经(43875)
- 中心(40803)
- 经(39861)
- 江(39516)
- 研究所(39177)
- 经济学(36493)
- 北京(34962)
- 农(34796)
- 经济学院(32639)
- 院(32460)
- 范(32395)
- 财经大学(32394)
- 师范(32148)
- 州(30978)
- 业大(29955)
- 基金
- 项目(154457)
- 科学(122902)
- 研究(119563)
- 基金(113468)
- 家(97079)
- 国家(96268)
- 科学基金(82651)
- 社会(77636)
- 社会科(73642)
- 社会科学(73630)
- 基金项目(57792)
- 省(56907)
- 教育(55753)
- 自然(49866)
- 自然科(48696)
- 编号(48688)
- 自然科学(48685)
- 划(48460)
- 自然科学基金(47871)
- 资助(47808)
- 成果(42202)
- 部(36566)
- 重点(34985)
- 课题(34966)
- 制(34490)
- 发(33230)
- 国家社会(32881)
- 性(32346)
- 教育部(32178)
- 创(31888)
- 期刊
- 济(132727)
- 经济(132727)
- 研究(85965)
- 中国(56874)
- 财(46295)
- 管理(37901)
- 农(32811)
- 科学(32122)
- 学报(31888)
- 融(31424)
- 金融(31424)
- 教育(31208)
- 大学(25774)
- 学学(23859)
- 财经(22919)
- 技术(22303)
- 经济研究(21865)
- 农业(21702)
- 经(19805)
- 业经(19528)
- 贸(17365)
- 问题(17170)
- 国际(15524)
- 世界(14364)
- 技术经济(11978)
- 理论(11730)
- 业(11630)
- 现代(11608)
- 坛(11356)
- 论坛(11356)
共检索到406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成
自1997年以来,受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影响,加之中国本身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进入了通货紧缩时代。本人认为,中国进入通货紧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变迁和变迁的不彻底性,而前期政府反通涨政策的力度过大和未能及时调整则是本次中国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中国进入目前的通货紧缩螺旋。因此,打破螺旋的策略是继续和加快目前的制度变迁步伐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制度变迁 制度障碍 政策时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廷科 周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政平
本文重点从制度、结构角度对中国通货紧缩成因及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货币流动障碍的存在和发展是导致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认为当前的通货紧缩是经济中的总量因素与制度———结构因素叠加而形成的。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制度 结构 货币流通障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林
经过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状态(CPI显示),但是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比如失业率持续攀升、各种结构失衡(产业失衡、供求失衡、地区失衡、城乡失衡、阶层失衡、资本结构失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化加速导致的企业间恶性竞争、经济全球化等单独或共同作用向中国经济施加了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基于此分析,为防止不利的通货紧缩的再次出现,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八条措施。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失衡 失业 需求不足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衔
As the adverseness of inflation , deflation, same as the inflation, has different types .The qua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 - deflation policy are decided by such differences ofdeflation. Therefore, the pre -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of anti - deflation policy is to correctly identify the t...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坤 何碧青
一、弗里德曼货币需求模型的代表性 我国经济自1997年以来存在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经济理论界就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改革道路在国际上具有独特性,因此参加讨论的经济学家们普遍感到运用国外现成的经济理论解释中国的通货紧缩现象,几乎很难找到合适的依据。笔者尝试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模型作部分改进和补充,并通过改进的模型来解释我国经济通货紧缩现象在起因上的独特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前几年宏观政策调控有所不当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总供给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 ,揭示了在我国当前阶段存在一个“通胀率平台” ,即 6%—7%左右的适度通货膨胀率 ,阐明了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GDP缺口 ,而不是GDP增长率缺口 ;从而在此基础上既剖析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也提出了关于我国宏观调控的正确操作方式的建议 :盯住适度通胀率这个目标通胀率 ,灵活、稳健地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紧缩性或扩张性调节 ,使通胀率保持在目标通胀率附近小幅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景耀
目前,我国各种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政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的国民收入结构和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允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采用诸如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来扩张经济,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国纳入财政预算的债务负担率不到10% ,但如果考虑到未纳入财政预算却已经形成债务负担的政府债务,以及政府或有债务,我国政府总债务负担率已经与大部分国家相近。与之相对应,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能完全反映政府收入。因此在对债务规模争论较大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应对通货紧缩。
关键词:
通货紧缩 或有债务 财政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由于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因素尚未完全消失 ,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因此 ,在今后几年之内 ,通货紧缩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瓶颈 ,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主要矛盾。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冷”和“热”的变化 ,相机调整税收政策是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杠杆的题中应有之意
关键词:
“十五”时期 通货紧缩 中国 税收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盛旺 何小丽 陈以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盛旺 翁恺宁
学术界对通货紧缩有多种定义,我们采用的是单因素的定义,即物价水平连续六个月的下降。中国经济自1995年起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连续下降,其中在1997年9月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为零后,至今为负增长。1998年的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下降了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8%。由此可见,我国确实进入经济运行的通货紧缩时期。与一般经济不同,我国存在通货紧缩的同时,并未伴随着经济紧缩,相反1998年经济增长仍然保持了7.8%的速度,199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7.5%。但是,长期的通货紧缩毕竟不利于经济增长,会使厂商和居民形成商品价格下降的预期,从而减少当期的投资和消费,由此产生乘数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