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2)
2023(6260)
2022(5085)
2021(5031)
2020(3949)
2019(9258)
2018(8784)
2017(16333)
2016(8350)
2015(9598)
2014(9200)
2013(9257)
2012(8483)
2011(7918)
2010(7382)
2009(6800)
2008(6567)
2007(5180)
2006(4405)
2005(4043)
作者
(21496)
(18070)
(18021)
(17273)
(11515)
(8503)
(8116)
(7107)
(6916)
(6338)
(6085)
(5973)
(5715)
(5633)
(5584)
(5562)
(5377)
(5204)
(5164)
(4903)
(4480)
(4211)
(4174)
(4098)
(4063)
(3976)
(3858)
(3606)
(3565)
(3551)
学科
(37875)
经济(37837)
管理(21335)
(19509)
方法(16849)
(15210)
企业(15210)
数学(15149)
数学方法(15046)
中国(14025)
(10359)
贸易(10352)
(10225)
(9216)
(8124)
业经(7317)
(6778)
(6326)
银行(6326)
(6182)
(6070)
金融(6070)
关系(5990)
环境(5891)
农业(5833)
(5794)
(5605)
(5382)
(5144)
(5049)
机构
大学(123253)
学院(118749)
(61775)
经济(61085)
研究(46159)
管理(44947)
理学(39321)
理学院(38831)
管理学(38465)
管理学院(38232)
中国(36139)
(26091)
(25879)
科学(23566)
财经(21772)
经济学(21709)
(21483)
(20342)
中心(20165)
研究所(19737)
经济学院(19662)
北京(16859)
(16859)
师范(16779)
财经大学(16707)
(16348)
师范大学(14319)
研究中心(14241)
(14219)
(13927)
基金
项目(82395)
科学(68012)
基金(64851)
研究(63324)
(56340)
国家(55957)
科学基金(48400)
社会(44818)
社会科(42683)
社会科学(42678)
基金项目(33472)
教育(29134)
自然(28472)
自然科(27910)
自然科学(27904)
自然科学基金(27458)
(26646)
资助(25868)
(24664)
编号(23228)
(21141)
国家社会(20804)
中国(20322)
成果(19299)
教育部(19036)
重点(18964)
(18018)
人文(17660)
(17555)
(16847)
期刊
(61723)
经济(61723)
研究(40590)
中国(23503)
(18362)
管理(16753)
科学(16145)
学报(14778)
教育(13788)
(12881)
大学(12206)
经济研究(12099)
财经(11548)
学学(11340)
(11267)
金融(11267)
(10217)
(9832)
农业(9323)
世界(9224)
国际(8833)
问题(8686)
技术(8086)
业经(7843)
(5954)
技术经济(5714)
经济问题(5068)
资源(5026)
现代(4982)
统计(4751)
共检索到17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文涛  
本文以新凯恩斯DSGE模型为骨架,构建公众学习机制并探讨其对通胀预期形成与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通过调整通胀目标,包容了外生冲击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促成通胀的大起大落;(2)公众学习不仅在我国存在且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影响,其程度受到政策可信度、外生冲击类型、信号噪声比和通胀目标持续性等制约。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我国应选择合理通胀目标调整方式,并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可信度,积极塑造公众的预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提高经济吸纳外部冲击的能力,使得潜在通胀压力能通过有效的市场化改革得到有序释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涛  
本文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结合我国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现实和公众学习机制,探讨我国通胀预期的演变。研究发现: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是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和公众学习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对通胀目标采取顺周期调整,舒缓了外部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压力,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造成了通胀大起大落的变化周期;公众学习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受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反通胀立场、政策可信度的影响。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过程中应明确构造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借助中央银行的沟通渠道,提高其透明度,通过反通胀实践,改善其可信度,以降低公众的预期形成偏差,引导公众形成与政策目标一致的通胀预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卞志村  宗旭姣  
近年来,学习理论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公众预期逐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性学习作为公众计量式学习的一部分,能够较好地反映通胀预期形成过程。公众的感性学习渠道,如央行信息披露和媒体披露也能够影响通胀预期形成。本文系统地对公众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介绍了公众学习的定义、分类及其性质,并基于适应性学习假定,分析了经济主体形成通胀预期的过程,最后总结了央行信息披露和媒体披露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卞志村  宗旭姣  
本文在采用措辞提取法构建我国媒体信息披露指数的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重点研究了媒体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媒体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媒体信息披露越多,对公众预期行为的影响越大。在比较分析媒体信息披露和央行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程度时发现:短期内媒体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大于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并且居民更加关注媒体新闻发布的物价信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克贲  王晓芳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建时变系数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生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考察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以及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显示: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具有短期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的典型特征,同时存在着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和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对零售商品价格,理性预期的影响略强于适应性预期;而对消费性服务价格,适应性预期要强于理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流动性过剩近似具有单位弹性,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趋势的主要根源。通胀预期的特征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影响均表明:明确公布并切实执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光耀  范建伟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挺国  范馨月  靳炜  方匡南  
本文使用主流中文财经报刊中的近百万篇新闻报道构成语料库,利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将新闻文本转换为结构化的高维新闻主题关注度序列,旨在探讨媒体新闻对通胀预期的驱动作用。为此,本文运用LASSO、LASSO-UMIDAS模型识别对通胀预期具有重要影响的新闻主题,并基于噪声信息模型估计时变信息黏性,通过将其与媒体报道持续期和信噪比进行联合建模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媒体新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媒体信息会从数值驱动和速度驱动两个方面对通胀预期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值方面,媒体信息中的经济增长、物价波动、国家要闻与金融信贷等多个主题在通胀预期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速度方面,媒体报道的持续期和信噪比会对信息黏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通胀预期的调整速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屈松  
通胀预期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经济热点,但是现行的研究大都是以经济论"经济",却忽略了"预期"也是一种心理现象,缺少心理学本质上的研究。故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深入剖析预期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胀预期形成的历史性、群体性、投射与转移、自我反馈等途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2011年8月起,我到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作访问学者。在这里对美国的经济与社会有了更近距离的观察。由于衣食住行都与物价相关,因此我大致比较了一下北京与波士顿的物价。波士顿的整体物价水平还是要比北京高出不少。例如,波士顿的地铁票价是1.75美元(约人民币11元),而北京的地铁票价是人民币2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曾几何时,通货膨胀在中国人的思维里,仅仅是寻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痼疾。然而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物价经历了一个持续上涨的阶段、甚至出现了1988年的全国性抢购风潮。这时人们才认识到通货膨胀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不仅存在于西方经济,也同样存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对通货膨胀成因的探索就成了我国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短短数年来,已经出版了大量有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