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7)
2023(10986)
2022(9339)
2021(8648)
2020(7723)
2019(18125)
2018(17596)
2017(33765)
2016(18460)
2015(21377)
2014(21190)
2013(21373)
2012(20080)
2011(18265)
2010(18422)
2009(17301)
2008(17158)
2007(15224)
2006(12996)
2005(11557)
作者
(54907)
(46229)
(45969)
(43776)
(29267)
(22168)
(21090)
(18098)
(17424)
(16298)
(15697)
(15570)
(14621)
(14493)
(14409)
(14390)
(13957)
(13682)
(13318)
(13226)
(11466)
(11367)
(11350)
(10363)
(10347)
(10330)
(10174)
(9983)
(9401)
(9160)
学科
(87951)
经济(87875)
管理(50395)
(49022)
方法(47789)
数学(44024)
数学方法(43538)
(38909)
企业(38909)
中国(23156)
(20774)
(19936)
(18116)
贸易(18110)
(17651)
(16066)
业经(15140)
(13976)
地方(13785)
农业(13737)
(12213)
金融(12211)
(12173)
财务(12143)
(12133)
财务管理(12108)
银行(12097)
环境(11847)
(11643)
(11556)
机构
大学(280170)
学院(275380)
(123167)
经济(121064)
管理(106592)
研究(95928)
理学(93150)
理学院(92101)
管理学(90401)
管理学院(89882)
中国(72793)
(58751)
科学(57651)
(53201)
(48801)
(47822)
研究所(44692)
财经(43739)
中心(43578)
业大(41748)
(40019)
经济学(39865)
(38657)
农业(38078)
北京(37230)
经济学院(36282)
(34689)
师范(34341)
(33669)
财经大学(32754)
基金
项目(186006)
科学(147643)
基金(139192)
研究(131825)
(122120)
国家(121221)
科学基金(103673)
社会(86291)
社会科(82120)
社会科学(82094)
基金项目(72472)
(69658)
自然(67259)
自然科(65828)
自然科学(65809)
自然科学基金(64719)
教育(61930)
(60078)
资助(59310)
编号(50955)
(43286)
重点(42174)
成果(41590)
(39223)
(38304)
教育部(37382)
国家社会(37142)
科研(36376)
创新(35920)
大学(35598)
期刊
(123625)
经济(123625)
研究(79265)
中国(49255)
学报(45046)
(41586)
科学(41114)
(40001)
管理(36567)
大学(33879)
学学(31904)
农业(28369)
教育(25272)
(23639)
金融(23639)
技术(23295)
财经(22213)
经济研究(21985)
(19100)
业经(17639)
统计(17322)
问题(17149)
(16577)
(16559)
(15255)
技术经济(15154)
世界(14042)
国际(14014)
决策(13996)
(12892)
共检索到39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利民  孙春媛  
发展中国家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地区的逆向型FDI不是基于产业技术与管理的所有权优势,而是以本国产业比较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获取战略资源为目标的投资。对中国大陆逆向型FDI的实证研究表明:出口倾向、技术研发水平差距、华人数量等因素与中国逆向型FDI成正相关,而进口倾向、劳动生产率差距、距离等因素与逆向型FDI成负相关。研究还表明,中国当前的逆向型FDI的主要战略目标是促进出口和获得先进技术,验证了理论界提出的出口促进型FDI、学习型FDI或技术获取型FDI的理论假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俊武,白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纪凤  
FDI在华区域分布极不平衡 ,东部沿海吸引了近 90 %的FDI,中西部仅吸收近 1 0 %的FDI,FDI在国内地理分布上的不平衡已经是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FDI区位选择三大基础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以期验证影响和决定FDI在华区位分布的各个基础经济变量的有效性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知  
本文基于1992-2005年我国14个FDI主要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流入我国的原因。无论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样本中,资本来源国的市场规模和双边贸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资本来源国相对劳动成本的提高会增加亚洲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来源国贷款成本的相对降低会增加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1979~2008年,FDI进入占中国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的变动过程,呈现显著的倒U形变动特征。1979~2000年前后,FDI占中国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显著上升,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就业人口比重相对下降,税收政策优惠,以及对外贸易开放度提高。2002~2008年,FDI占中国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显著下降,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壁垒下降。此外,本文还就FDI占中国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动的决定因素分不同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素华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增长迅猛,并主要进入到了江苏、山东、辽宁、上海、广东等省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在中国的美国FDI主要是占领中国本地市场,而不是将其在中国的产品用于出口。本文结论显示,FDI集聚效应会引起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显著增加。税收比率降低、高速公路里程数量提高和劳动工资提高,对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绝对水平变动和相对水平变动均无显著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会使得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陆规模绝对减少并相对减少。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会引起美国FDI进入中国内地规模的绝对水平显著增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伟伟  罗斯丹  
1991年以来,随着印度引资政策的调整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拥有大量高素质科技人才是印度FDI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实际汇率频繁波动、平均税率较高则阻碍了FDI流入印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月梅  徐康宁  
文章从进入模式的视角,利用面板数据对在华外商独资、合资与合作经营模式的FDI区位决定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三种模式对特定区位决定因素的反应差异明显。市场规模大、FDI集聚多、经济外向型程度高,以及对外开放越早的区域更容易吸引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模式进入,而劳动力成本低、享有优惠政策的区域对中外合作经营模式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晞  
近年来理论界对跨国银行在华营运的研究多数将重点局限在外资银行竞争策略及其发展对中国金融业的冲击方面。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组织扩展模式,特别是从跨国公司理论角度出发所作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则几乎为空白。本文运用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从专属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分析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通过运用OLS回归模型对322家样本银行进行分析发现,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母国对华直接投资、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景芸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货币替代的情况 ,阐述了影响中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实证计量分析 ,深入研究中国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最后提出中国反货币替代的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娜  李泽广  
净利差是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竞争程度与市场化程度的进展。本文在总结归纳出利差水平决定的"成本驱动效应"、"风险溢价效应"和"规模效应"之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不同效应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水平中的决定作用。结论支持了后两种效应:风险溢价效应是影响净利差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应提高对自身各种风险的计量能力,并逐步建立适度微调自身净利差水平的机制,使其成为应对环境变化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景芸  
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替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是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目前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不算严重,而且呈隐性状况;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利率、汇率的逐步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实现,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弱化货币替代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已是十分必要之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若然  陈贵富  
采用CHNS面板数据和随机效果单位概率模型分析决定我国城镇失业率的主要因素。16-26岁青年失业率决定因素的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会降低失业概率,年龄对失业概率的边际效果较大;从教育水平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和小学和初中毕业的劳动力相比,高中、中专毕业劳动力的失业概率较高,但是大专以上毕业的劳动力的失业概率却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全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会降低失业概率,但是降低的幅度会越来越小;男性、未婚、教育水平低、西部、调查失业率高、自雇就业比率和工业占产业比高的地区,劳动力的失业概率相对较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霜  
本文采用《2007中国统计年鉴》中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区)的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价格的Panel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消费者购买力、产品成本、企业数量、人均资源占有量、投资状况以及税收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治洪  陈岩  秦学志  
利用中国2003-2009年省级对外投资面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宏观调控力度和政府参与企业程度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对外投资;通过调节不同类型的资源与对外投资的关系对企业对外投资起间接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利用母国制度优势来克服竞争性资源占有方面的劣势,进而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