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9)
2023(6908)
2022(5798)
2021(5585)
2020(4660)
2019(10951)
2018(10580)
2017(20136)
2016(10539)
2015(11941)
2014(11562)
2013(11514)
2012(10743)
2011(9741)
2010(9647)
2009(9044)
2008(8612)
2007(7211)
2006(6333)
2005(5755)
作者
(28817)
(24417)
(24002)
(23162)
(15487)
(11534)
(10918)
(9455)
(9299)
(8501)
(8483)
(8129)
(7956)
(7708)
(7627)
(7614)
(7140)
(6898)
(6883)
(6467)
(6086)
(5917)
(5750)
(5552)
(5513)
(5458)
(5249)
(4970)
(4918)
(4782)
学科
(55020)
经济(54985)
方法(28382)
数学(26891)
数学方法(26529)
管理(25317)
(23946)
(17542)
企业(17542)
中国(16411)
(12054)
(11987)
贸易(11979)
(11785)
(9724)
(8766)
地方(8496)
农业(8157)
业经(8156)
(7507)
环境(7392)
(7271)
金融(7271)
(7265)
银行(7259)
(7053)
(6788)
关系(6716)
(6579)
(5850)
机构
大学(152494)
学院(150180)
(75325)
经济(74412)
研究(57131)
管理(56523)
理学(49314)
理学院(48784)
管理学(47757)
管理学院(47488)
中国(44412)
(32480)
科学(31784)
(31003)
(28146)
研究所(25823)
经济学(25555)
财经(25434)
中心(24536)
(23572)
经济学院(23146)
(21854)
北京(21161)
(20641)
业大(19659)
财经大学(19193)
(19179)
(18651)
师范(18489)
科学院(17286)
基金
项目(102936)
科学(82922)
基金(78986)
研究(73811)
(69629)
国家(69203)
科学基金(59163)
社会(50640)
社会科(48314)
社会科学(48307)
基金项目(40084)
自然(37282)
自然科(36534)
自然科学(36528)
(36202)
自然科学基金(35901)
教育(34392)
资助(34204)
(31762)
编号(26878)
(24797)
重点(23698)
国家社会(22828)
中国(22635)
(22452)
教育部(21715)
成果(21365)
(21003)
人文(20188)
创新(19813)
期刊
(75738)
经济(75738)
研究(47749)
中国(27216)
科学(21934)
(21855)
学报(21804)
管理(21614)
(19535)
大学(17177)
学学(16268)
经济研究(14907)
农业(14091)
财经(13055)
(12970)
金融(12970)
技术(12741)
教育(12681)
(11404)
(11148)
统计(10855)
问题(10388)
世界(10304)
国际(10162)
业经(9569)
(9321)
技术经济(8595)
(8586)
决策(8540)
资源(6985)
共检索到222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军扩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军扩  余斌  吴振宇  
我国当前潜在增速回落属于后发国家追赶进程中的阶段转换而不是追赶周期的结束。我国的后发优势并未终结,只是内容和结构发生变化,压缩式增长的条件和潜力依然存在。当前的阶段转换是从数量扩张型高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型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正在发生两个关键性变化,一是经济增长从同时依靠要素投入和TFP增长转向更多依靠TFP增长;二是TFP增长的主导形式发生变化,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从闲置状态或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的转移,逐步转变为更多依靠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或不同技术产能之间优胜劣汰。面对增长阶段转换期的挑战和风险,需要在保持经济形势基本稳定、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尽快构筑起有利于增长阶段转换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运用Bai-Perron多重结构突变模型找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并通过chow突变检验模型和现实有效性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进行研判,运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探寻突变点前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是否存在转换,及增长动力转换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3个内生结构突变点,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时间异质性,且呈阶段性转换特征;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禀赋型增长动力"向"科技进步型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型增长动力"和"制度创新型增长动力"转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罗伯特·巴罗  刘天培  
预测经济前景非常困难,目前看来,回顾国际经验是最好的预测手段。国际经验指出:首先,任何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率约为每年2%(人均真实GDP);其次,经济增长率总是会向这个数字靠拢;最后,每个国家的增长路径与它本身的政策和特质有关系。将这个分析框架应用于中国的经济预测中,可以发现从1960年代到80年代的某个节点之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要远远低于预测值。当时中国年均增长率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许多与80年代不同的新特点,从而引起人们对宏观经济态势判断的困惑及政策调整的为难。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增长轴心发生转移,形成了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把握住这一基本线索,有助于我们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并采取适宜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师芙琴  林黎  
对企业的价值,理论界先后推出了多种评估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现金流量折现法。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第一次系统地把不确定性引入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中,创立了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他们推导出完全资本市场下人们的行为完全理性时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即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任何资产(包括企业或股权)的价值都是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两阶段增长"模型是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对"两阶段增长"模型的运用存在两种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刘华芹  李俊  
自1999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俄罗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200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5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普京再次获胜,其在新一届任期内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仍是加速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为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张俊伟  
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刘迎秋研究员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已终结,次高增长阶段将来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3~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终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工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总体看来,这两轮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改变以往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形成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供应方式,从而使得生产供应迅速扩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公共服务领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勋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超高增长过程之后,在近期内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阶段,是一个低增长阶段呢,还是进入一个较高增长阶段?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关系到在21世纪头20年,即到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因而这是大家不能不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的集体成果,由刘迎秋研究员主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郭以馨  
著名的奥肯定律研究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在经济理论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奥肯定律研究的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而中国则是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不仅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包括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因此,充分就业的概念和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有所不同,除了要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保持低失业率之外,还需要解决不断由农业领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及GDP所带来的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