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1)
- 2023(9705)
- 2022(8077)
- 2021(7390)
- 2020(5936)
- 2019(13485)
- 2018(13184)
- 2017(24118)
- 2016(12865)
- 2015(14822)
- 2014(14657)
- 2013(14734)
- 2012(14355)
- 2011(13532)
- 2010(13447)
- 2009(12205)
- 2008(12025)
- 2007(10747)
- 2006(9794)
- 2005(9342)
- 学科
- 济(65819)
- 经济(65766)
- 业(34622)
- 管理(33764)
- 企(24859)
- 企业(24859)
- 中国(24423)
- 方法(21206)
- 数学(18686)
- 数学方法(18596)
- 农(18584)
- 地方(18498)
- 技术(15433)
- 贸(14790)
- 贸易(14776)
- 易(14380)
- 业经(14192)
- 农业(12879)
- 发(12069)
- 银(11605)
- 银行(11586)
- 融(11461)
- 金融(11460)
- 行(11444)
- 学(11323)
- 制(11163)
- 环境(10898)
- 地方经济(10671)
- 财(10446)
- 发展(8923)
- 机构
- 学院(192800)
- 大学(192164)
- 济(90813)
- 经济(89222)
- 研究(80600)
- 管理(68562)
- 中国(61921)
- 理学(57351)
- 理学院(56602)
- 管理学(55908)
- 管理学院(55524)
- 科学(46637)
- 京(43529)
- 所(42150)
- 研究所(38217)
- 财(37687)
- 中心(34981)
- 农(34075)
- 财经(29341)
- 江(29337)
- 北京(29073)
- 经济学(28870)
- 院(28790)
- 范(27216)
- 师范(26956)
- 经(26871)
- 农业(26578)
- 业大(26049)
- 经济学院(25935)
- 科学院(25051)
- 基金
- 项目(123886)
- 科学(97773)
- 研究(93331)
- 基金(89174)
- 家(78883)
- 国家(78231)
- 科学基金(65059)
- 社会(60814)
- 社会科(57796)
- 社会科学(57788)
- 省(46754)
- 基金项目(45636)
- 教育(41575)
- 划(40491)
- 自然(38660)
- 自然科(37772)
- 自然科学(37764)
- 自然科学基金(37125)
- 资助(36770)
- 编号(36115)
- 发(33977)
- 成果(29894)
- 重点(29079)
- 部(28776)
- 发展(27858)
- 展(27384)
- 课题(26823)
- 创(26804)
- 国家社会(26377)
- 中国(25940)
共检索到31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郑汉丰 唐峰华 张寒野
远洋鱿钓渔业已发展成为中国远洋渔业单个种类捕捞产量最高的产业,结合全球资源量来看,鱿钓渔业还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远洋鱿钓渔业在北太平洋渔场渔船数量呈下降趋势,以中小型企业生产为主;西南大西洋渔场渔船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以大中型企业生产为主;东南太平洋渔场渔船数量不断增加,产量大幅攀升。中国远洋鱿钓渔业加工贸易方面主要通过在国内加工后再出口的模式运营。现阶段技术装备与人才支撑不足、产能发展无序与市场价格低迷、生产经营缺乏规范和引导、金融与后勤保障支持不足等方面仍是鱿鱼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考虑到科技在鱿钓渔业中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通过集成鱿鱼资源变动规律、鱿鱼渔场环境特征、鱿鱼生产动态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头足类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种类之一,已成为世界海洋捕捞业的重要组成。根据1970—2016年世界各国头足类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世界头足类渔业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分析认为:1970—2016年世界头足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到3.68%,远高于同期世界海洋捕捞产量的增长率,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10—2016年,头足类捕捞产量占世界捕捞产量的比重稳定在4.5%~6.0%。不同年代柔鱼科、枪乌贼科、乌贼科和章鱼科的产量组成及其比重有所差异,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排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代各科所占比重依次为柔鱼类(58.41%)、枪乌贼类(11.98%)、章鱼类(8.92%)、乌贼类(8.40%)。亚洲在40多年的世界头足类渔业组成中地位极为重要,日本头足类产量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第1位下降到2010年代的第5位,我国从1970年代的第5位上升到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第1位。对大洋性鱿鱼资源的认知能力、开发能力和掌控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生产性探捕的监测体系,研制全球远洋鱿钓渔业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自主产权的渔具及标准化装备体系,研发渔获品质控制技术与溯源体系,开展基于物联网工程的远洋渔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我国主导研究的头足类渔业资源评估体系等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头足类 远洋鱿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乐家华 陈新军 王伟江
本文从生产状况、捕捞船队以及销售流通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认为中国远洋渔业已进入资本输出、积极开发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特征的新阶段,但还存在着企业总体实力不强、技术基础支撑滞后、远洋劳力严重短缺、消费市场拓展艰难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对中国远洋渔业未来的空间、结构、科技及产品消费等趋势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远洋渔业 发展现状 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远洋鱿钓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产业。从捕捞生产规模角度来看,我国远洋鱿钓渔业20多年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与规模扩张阶段、规模调整阶段和产业调整提升阶段。分析了市场从外向型向内外兼顾型、产品加工由低层次向多层次平衡发展的远洋鱿钓渔业市场演进路径。结合对舟山等地的调研分析认为,我国远洋鱿钓产业主要存在捕捞量与加工市场需求量不协调、国内外市场依赖程度不协调、个别利益与产业整体利益之间不协调三大制约瓶颈。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公海鱿鱼渔场的调查、加快拓展国内鱿鱼消费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鱿鱼产品深加工能力、建立紧密型行业服务组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鱿鱼 远洋渔业 产品加工 渔业市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乐家华 俞益坚
当今世界各国对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以及劳动力等问题日益重视,远洋渔业发展正处于新的变革时期。通过研究近年世界各远洋国家在渔船、产量、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变化,总结出世界远洋渔业发展特点:主要渔业国家远洋减船趋势十分明显、投资领域和投资主体扩大并呈多元化、国际远洋渔业海外基地数量增加且竞争激烈等。在全球渔业资源分配不均的形势下,远洋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进展继续加快,结合目前各国远洋渔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及方向,分析世界远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各国无论是在渔船数量、生产规模,还是投资范围、投资主体、海外基地建设等方面,走向属地化和规范管理,各国应对全球渔业资源衰竭的举措更加有力;产品可追溯、标准化体系等成为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建设任务。
关键词:
世界 远洋渔业 发展现状 特点 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乐家华
本文介绍了日本远洋渔业生产海域缩小、渔获量下降、作业方式变换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日本采取了加快远洋渔业统一经营、强化远洋渔船技术革新、加大远洋渔业支持力度的措施,以期重整日本远洋渔业的雄风。
关键词:
日本 远洋渔业 发展现状 趋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权 李智彬 杨德利
中国在世界远洋渔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而远洋鱿钓渔业是中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中国远洋鱿钓渔业为例,利用2000—2020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CMS模型,分析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产品的贸易结构和相关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是中国鱿鱼类产品主要进出口国家,中国对美日韩三国的冷冻类鱿鱼产品贸易处在顺差状态。根据模型测算结果,将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贸易划分为2000—2008年、2009—2018年、2019—2020年3个阶段。总体来看,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产品的出口市场稳定,能适应国际市场产品结构调整与变动,但也存在进口市场不均衡,外部市场需求依赖性强并呈现下降趋势,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此,从优化市场结构、建立信息平台、盘活资源禀赋3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的建议,以提高中国远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奕 周应祺
概述了PTP和DEA法的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的远洋鱿钓渔业。结果表明:1999年我国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的“捕捞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仍有潜力可挖;影响西南大西洋鱿钓渔业“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制冷能力、钓机数、集鱼灯和水下灯,而船长、船舶总吨位、功率和舱容仅为次要因素。通过应用,本文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特点:PTP法长于在时间序列方面的一个纵向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渔业技术和资源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而DEA法则擅于在捕捞单位间进行横向的“能力”比较,并能对影响“捕捞能力”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灵敏度分析。
关键词:
峰值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 鱿钓 捕捞能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雨晴 陈新军
远洋鱿钓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我国远洋鱿钓渔业,本文结合脆弱性理论,从气候与环境、物种、社会经济三大方面建立了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并运用DEMATEL—ISM—MICMAC(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对指标之间关系及指标体系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远洋鱿钓渔业脆弱性指标之间相互联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渔业资源、捕捞强度、科技投入和政策与管理;所有指标根据作用可分为5类:关联因素、调整因子、驱动因素、依赖因素和自主因素,较关键的是前3类因素;除渔业资源外,脆弱性指标体系可分为4个层级:本质致因L4、深层致因L3、过渡致因L2和近邻致因L1,长期监控L3和L4层指标,重视L2和L3层的指标,针对性地调整L1层指标,是保持我国远洋鱿钓渔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该研究不仅能识别影响我国远洋鱿钓渔业脆弱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可为远洋鱿钓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为脆弱性实证评估奠定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红楼
一、现状江苏省自1987年3月由省远洋渔业公司组建,派出第一批4艘8154型渔轮组成的赴伊朗合作捕鱼船队起,至1991年5月27日由南通市远洋渔业公司组建的新8154型渔轮2艘顺利抵达拉斯帕尔马斯(拟于摩洛哥合作捕鱼),已先后共4批派出渔船15艘次,累计派出人数392名。派出单位除上述两公司外,还有连云港远洋渔业公司。到1990年底,共捕鱼16 352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商志强 刘建峰 迟本坤
一、基本状况 烟台市远洋渔业从1992年开始起步,到1997年6月底,全市累计派出远洋渔船171艘,在外作业人员2000多人,全市远洋捕捞产量和产值分别为48106t和34108万元。目前,全市在外作业渔船48艘,分布在莫桑比克、摩洛哥、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家海域,占山东省同期在外作业远洋渔船总数的52.75%。产量、产值分别为7244t和4994万元,各占全省的64.71%和48.44%。 烟台市发展远洋渔业的主要原因: 第一,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衰退,迫使我们走远洋捕捞之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之势日益明显。目前,我国北方沿海经济鱼类基本形不成渔汛,过去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立 陈新军
为客观地揭示世界大洋性鱿钓渔业的研究态势及研究热点,促进我国大洋性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世界大洋性鱿钓渔业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结果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且文献的科研影响力及国际关注度非常高;作者、机构间均形成了频繁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作者合作方面形成了以陈新军、陈勇等作者为核心及以RODHOUSE等为核心的两大作者合作群,机构合作方面分别以上海海洋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为核心的机构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海洋淡水生物学、渔业、海洋学和生态学等为世界大洋性鱿钓渔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当前世界大洋性鱿钓渔业的研究前沿有4个方向:(1)开展重要大洋性经济鱿鱼种类的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2)研究大洋性鱿鱼资源评估及其资源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3)结合海洋遥感信息研究渔业栖息地及跨学科交叉融合;(4)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大洋性鱿钓渔业资源综合管理研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明德
据来自中国水产总公司的消息,中国正在不断扩大远洋渔业的作业规模。在过去6年里,投资了总额达8千万美元的资金,购买渔船、建立联营企业,在随后的5年里,将投入9200万美元。中国于1985年才开始远洋捕鱼。那时,沿海水域的过度捕捞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志华 余文 邵璐
ETF自2004年12月首次引入我国来,已发展了近八个年头。本文将从ETF特征开始,对ETF产品指数、产品规模等方面对我国市场上的ETF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ETF 套利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婷 李灵稚
远洋渔业的发展有助于一国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匮乏的压力,转移过剩的渔业产能,参与国际资源的利用和竞争。近年来,中韩在黄海水域的远洋渔业活动有合作也有冲突,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中韩渔业协定》下黄海水域的划分,分析了中韩远洋渔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双方在黄海海域开展远洋渔业合作和出现冲突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韩远洋渔业在黄海深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远洋渔业 中韩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