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4)
- 2023(8953)
- 2022(7364)
- 2021(6840)
- 2020(5637)
- 2019(12919)
- 2018(12352)
- 2017(23838)
- 2016(12601)
- 2015(13939)
- 2014(13479)
- 2013(13568)
- 2012(12734)
- 2011(11831)
- 2010(11630)
- 2009(10714)
- 2008(11047)
- 2007(9493)
- 2006(8168)
- 2005(7582)
- 学科
- 济(56225)
- 经济(56163)
- 管理(34750)
- 业(33750)
- 企(27137)
- 企业(27137)
- 方法(26733)
- 数学(23869)
- 数学方法(23663)
- 中国(17441)
- 财(14882)
- 贸(13108)
- 贸易(13103)
- 易(12868)
- 农(12784)
- 学(12741)
- 制(10878)
- 业经(10661)
- 银(10285)
- 银行(10265)
- 融(9950)
- 金融(9949)
- 行(9814)
- 务(9388)
- 财务(9379)
- 财务管理(9362)
- 企业财务(9049)
- 环境(8701)
- 农业(8410)
- 技术(7741)
- 机构
- 大学(192635)
- 学院(187349)
- 济(87423)
- 经济(86179)
- 研究(71892)
- 管理(68229)
- 理学(59483)
- 理学院(58726)
- 管理学(57769)
- 管理学院(57414)
- 中国(55019)
- 科学(42522)
- 京(40600)
- 财(39927)
- 所(36718)
- 研究所(33946)
- 财经(32914)
- 农(32258)
- 中心(30607)
- 经(30417)
- 经济学(30170)
- 经济学院(27408)
- 业大(26432)
- 北京(25874)
- 院(25678)
- 农业(25636)
- 江(25234)
- 财经大学(25074)
- 范(24328)
- 师范(24084)
- 基金
- 项目(129054)
- 科学(103514)
- 基金(99873)
- 研究(90380)
- 家(89670)
- 国家(89039)
- 科学基金(75168)
- 社会(62109)
- 社会科(59164)
- 社会科学(59149)
- 基金项目(51429)
- 自然(48312)
- 自然科(47221)
- 自然科学(47203)
- 自然科学基金(46477)
- 省(44732)
- 资助(41240)
- 教育(40953)
- 划(40334)
- 编号(31801)
- 部(31154)
- 重点(30075)
- 国家社会(28402)
- 发(27358)
- 中国(27175)
- 创(26785)
- 教育部(26768)
- 成果(26355)
- 创新(25268)
- 科研(25198)
共检索到27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妍炘 戴娟萍
资产剥离特别是改善短期绩效的战术性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效应的影响尚无定论。面对强大退市风险的中国远洋,在2013年剥离三项资产,通过战术性资产剥离扭亏为盈,保住上市资格。研究发现:战术性资产剥离的总体价值效应并不确定;剥离的资产属性对股东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剥离混合资产为股东创造价值,剥离纵向资产会毁损股东价值。本文的结论对研究战术性资产剥离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产剥离 剥离类型 资产属性 价值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史习民 金晓勇
资产剥离不仅是公司紧缩、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式,也是改善公司短期业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短期业绩改善的战术性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和股东财富创造的影响,是一个具有争议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正是由于资产剥离收益,使中国铝业在2013年实现盈利而免于被ST。这一战术性资产剥离的市场反应积极,累计超额收益率为正,为股东提升了短线交易机会,但公司股票购买持有超额收益率为负,对公司长期的价值创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资产剥离 业绩改善 市场反应 价值创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胥朝阳 李怡楠 赵晓阳 李子妍
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政府鼓励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剥离重组、混改重组等多种手段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文章以央企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财务指标法与事件研究法分析连续性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食品通过连续四次资产剥离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改善了财务绩效,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短期超额收益,总体实现了战略聚焦的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玉婷
文章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考察资产剥离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以及现金持有价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动因不同,对企业资本投资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而非战略性资产剥离则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负相关;现金持有价值与企业资本投资间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价值显著增强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正相关程度,并显著削弱非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娟萍 史习民
迎合监管资产剥离的价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2015年12月,苏宁云商将其持有的PPTV全部股权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近东控制的苏宁文化。这一基于迎合外资企业投资产业政策、消除定向增发潜在障碍的资产剥离,不仅让苏宁云商获得了交易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财务利益,而且PPTV独立营运潜能释放以及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价值效应,让张近东这一战略决策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
关键词:
迎合监管 资产剥离 价值创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建波
为研究国有企业剥离及其绩效,本文选取2006~2010年间发生剥离同时其前一年及后两年都未曾再发生剥离的35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剥离前后4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研究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剥离当年绩效得到显著改善,但在剥离后第一年绩效下降明显,随后,绩效又有所提升。这说明国有企业剥离的短期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长期效果一般。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剥离 因子分析 绩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娟萍 史习民
迎合监管资产剥离的价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2015年12月,苏宁云商将其持有的PPTV全部股权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近东控制的苏宁文化。这一基于迎合外资企业投资产业政策、消除定向增发潜在障碍的资产剥离,不仅让苏宁云商获得了交易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财务利益,而且PPTV独立营运潜能释放以及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价值效应,让张近东这一战略决策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
关键词:
迎合监管 资产剥离 价值创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曦 周方召
资产剥离作为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被反垄断当局广泛运用于横向兼并控制,然而对资产剥离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并充满争议,尤其是对资产剥离有效性的适用条件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文章基于古诺模型对消费者福利审查标准下资产剥离的合意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对称情形下,向竞争对手剥离任意数量大于零的资产均是合意的,而向潜在进入者剥离资产却会导致价格上涨,除非兼并可以产生资产组合效应扩大兼并实体的产能。(2)在不对称情形下,如果企业间的区别仅仅在于资产拥有量的不同,那么向潜在进入者剥离资产是不合意的;而如果企业的区别在于掌握的技术不同,那么向潜在进入者剥离资产似乎是一个相对占优的选择,除非潜在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非生产性资产处置课题组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它以直接的经济计划、产品分配取代了经济社会中的商品自由交换关系,具有浓厚的产品经济特征。这种产品经济不仅影响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甚至也影响制约着个人的消费行为。对于后者,不仅表现为消费品市场中的“凭票供应”现象,同时也表现为“企业办社会”现象的普遍存在。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企业办社会部分主要包括各种服务机构、福利设施等,如职工住房、职工医院、子弟学校、幼儿园、商店、食堂、招待所、浴室等等,其所占用的资产被称之为非生产性资产。被调查企业的数据表明,不少企业的非生产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都高达10%以上,如四川某国有企业固定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炯 李晗
近年来,新任CEO的资产剥离行为越来越普遍。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CEO继任来源与资产剥离的关系。研究发现,外部继任的CEO会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由于面临着更严苛的内外部合法性压力,外部继任的CEO需要采取向外部传递信号的策略和对内部进行关系维护的策略来建立合法性,因此外部继任的CEO会进行资产剥离以满足其实施策略性行为的资金需要。异质性分析发现,CEO个人风险目标越高和企业经济效益越高,外部继任的CEO越会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非家族成员新任CEO和家族成员外部继任CEO更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外部继任的CEO的资产剥离行为能提升企业的短期绩效。为此,新任CEO要积极建立合法性,在资产剥离时要对公司的资源配置合理取舍,企业要促进新任CEO与其他高管成员间的搭配和融合;外部利益相关者要加强对新任CEO与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关键词:
资产剥离 CEO继任来源 合法性地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洪彬 陈泽缘
随着集采等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药企利润大幅下降,创新成了医药行业的主旋律,因此传统药企面临新老业务风险交织的困境。海正药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药企,为了实现新老业务的风险隔离,提出了“聚焦、瘦身、优化”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多次资产剥离,实现了价值创造。海正药业通过剥离新业务子公司的部分股权,隔离了研发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满足整体战略的基础上规避了风险,既促进了新业务的发展,也避免了其对老业务的冲击,成为传统药企价值创造的一种选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玉罡 李善民
本文选取2000-2004年发生资产剥离的372家公司为样本,对价值创造指标进行了细致分解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剥离前一年EVA都为正的公司,毁损公司价值的剥离在剥离前一年的资本利用效率、资本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和收入都较低。对于剥离前一年EVA都为负的公司,资本支出偏高的公司虽然通过剥离能回收部分资本,但仍无法改变毁损公司价值的状况。对于剥离当年EVA都为正的公司,如果剥离当年的资本利用效率偏低,这样的剥离在剥离后一年是毁损公司价值的。对于剥离当年EVA都为负的公司,如果剥离当年的资本支出和资本成本都偏高,在剥离后一年也无法改变毁损价值的状况。
关键词:
资产剥离 价值毁损 EVA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 郭泽光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资产剥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产剥离的实施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方向取决于剥离前企业的业绩基础,即对于经营不佳的企业而言,资产剥离损害了企业财务绩效,反之则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投资效率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毅 查秀芳 陈三梅
与以往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在对资产战略性剥离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长期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资产战略性剥离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
关键词:
资产战略性剥离 长期业绩 主成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