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0)
- 2023(14692)
- 2022(12472)
- 2021(11733)
- 2020(10234)
- 2019(22954)
- 2018(22421)
- 2017(41926)
- 2016(22501)
- 2015(25867)
- 2014(25531)
- 2013(25168)
- 2012(23352)
- 2011(20916)
- 2010(20621)
- 2009(19125)
- 2008(18896)
- 2007(16497)
- 2006(13908)
- 2005(12523)
- 学科
- 济(93498)
- 经济(93402)
- 管理(62853)
- 业(59859)
- 企(47631)
- 企业(47631)
- 方法(46459)
- 数学(41844)
- 数学方法(41369)
- 中国(27561)
- 农(25283)
- 财(24432)
- 贸(20617)
- 贸易(20603)
- 易(20160)
- 业经(19159)
- 制(18652)
- 学(18170)
- 银(16718)
- 银行(16687)
- 农业(16522)
- 行(16025)
- 融(15993)
- 金融(15989)
- 地方(15496)
- 务(15165)
- 财务(15120)
- 财务管理(15074)
- 企业财务(14312)
- 和(13607)
- 机构
- 大学(323449)
- 学院(319984)
- 济(138083)
- 经济(135556)
- 管理(124756)
- 研究(111177)
- 理学(107651)
- 理学院(106497)
- 管理学(104639)
- 管理学院(104046)
- 中国(86448)
- 京(68425)
- 科学(66726)
- 财(61632)
- 所(55549)
- 农(54824)
- 中心(52760)
- 研究所(50863)
- 财经(50022)
- 业大(47704)
- 江(45976)
- 经(45768)
- 经济学(43628)
- 农业(43561)
- 北京(43013)
- 范(40569)
- 师范(40122)
- 院(40032)
- 经济学院(39516)
- 财经大学(37417)
- 基金
- 项目(220066)
- 科学(173421)
- 基金(162390)
- 研究(158680)
- 家(143249)
- 国家(141846)
- 科学基金(121017)
- 社会(102268)
- 社会科(97128)
- 社会科学(97101)
- 基金项目(84693)
- 省(82915)
- 自然(78047)
- 自然科(76272)
- 自然科学(76248)
- 自然科学基金(74914)
- 教育(73034)
- 划(71109)
- 资助(67849)
- 编号(63013)
- 成果(51110)
- 部(50214)
- 重点(49817)
- 发(46872)
- 创(45399)
- 国家社会(44044)
- 科研(43162)
- 教育部(42995)
- 课题(42716)
- 创新(42618)
共检索到468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凯华 王守伟 臧明伍 李丹 张哲奇
近年来,中国进口食品贸易快速发展、进口食品贸易额逐年攀升。随着进口食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中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基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的历年进境不合格食品的数据,分析发现2009—2014年中国涉及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13261批次进境食品呈现涉及国家和地区较多、产品种类多、不合格原因较为集中等特点结合影响中国进口食品安全的原因分析,从强化全产业链监管、重视风险分析、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开展社会共治4个角度提出更好保障中国进口食品安全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进口食品 质量安全 现状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智华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性一直是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从二氧化碳的扩散到环境荷尔蒙的检出,从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泛滥等老问题到转基因技术利用等最新问题,关于食品安全性的各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1]本文旨在介绍日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现状,启示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企业能够知己知彼。一、日本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殿华 苏毅清
针对历史和当前出现的政府在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效果不佳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对指导政府干预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理论出现的谬误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阶梯形曲线分析了政府在食品安全市场中的监管行为,指出政府的监管措施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是政府在食品安全市场上监管无效果的原因。最后总结提出能够使政府在食品安全市场中施行监管的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互动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在好转,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挑战。选取不同媒体监督条件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结果表明:媒体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可以扮演"守望者"的角色,加强媒体监督可以引导政府通过行政治理来约束企业行为,推动政府根据民众需求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媒体监督将会降低上下级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减少监管者背离公众利益的可能性。若限制媒体发声,会助长企业的投机行为及监管者的地方保护行为,从而对企业、行业及政府造成更大的伤害。合理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可及时排解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企业及监管者各自的努力程度,从社会总福利的角度来看,利大于弊。若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需重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相关部门可从增大媒体自由度水平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孙长学
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 监管主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费威 王俏荔
通过建立经济优化模型,本文分析了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食品质量检验合格率相关决策行为,并对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单位食品合格率符合标准规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食品生产商决定的最优单位食品合格率,受到网络经销食品采购价格的负向影响、合格食品单位净溢价的正向影响以及净损失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王怡
食品安全法上的"公众"由不同职业、社会意识水平人群构成,我国现行立法在设定法律主体地位时缺乏对其进行类型化甄别,形成公众监督制度存在主体角色道德化、功能边缘化、权利行使附从化的不足。出于改善公众与监管者在法益上结盟的考虑,应当重新审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对公众的制度期待,推动公众监督权的实在化,完善公众与监管者、公众与经营者间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建构模式。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公众监督 法律主体 食品经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杨 曹斌 陈建先 毛中根
本文以中国1573个食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方法,比较分析消费者对粮、油、蛋、奶、肉、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安全信息需求的差异及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发现:(1)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是消费者选择、购买食品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不同食品时,消费者关注的质量安全信息不同;(2)消费者在购买粮、油、蛋、奶、肉、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时,消费者的年龄、健康、收入、家庭结构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态度的认知对消费者购买该类食品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3)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食品的主要因素,但剔除价格外的其他因素如生产日期、外观新鲜、销售信誉、安全标志、肥料(农兽药)和加工信息、销售地点"超市"和"农贸市场"、"品牌"与"安全事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卉 张忠义 施惠祥
检验检疫口岸验放是通关流程的一个法定环节,是检验检疫机构履行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服务外贸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精益生产成为企业制胜之道,要求外贸实现"零库存"、"零等待"。与之相伴,口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鹏 傅贤治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博弈 政府监管 市场失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鸣 安玉发 何忠伟
通过分析359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发现化学性污染食品、物理性污染食品、假冒劣质食品和过期食品是我国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问题;验收和销售是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环节,验收环节上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混有异物、腐败变质和掺假掺杂,而销售环节主要是销售过期食品;从整体上看,超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上游的食品生产企业。因而,在超市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对策上,超市要严格地规范操作要求,建立食品安全供应链;政府在严厉打击问题食品生产企业,遏制食品风险的传递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超市与企业对接,做好食品质量信息传递工作,防止超市食品"柠檬市场"的产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太平
研究编制食品安全指数,促进食品质量信息的有效披露,科学引导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政府监管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木桶原理和黄金分割法则,采用五级标度法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指数的测度方法,并对2015年度我国食品安全指数进行了测度与验证结果显示,全国食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仍有12个省份食品安全指数处在不安全等级区间。建议政府树立"补短板"的治理思维,重点加强"水产制品"、"水果制品"、"冷冻饮品"、"豆制品"、"蔬菜制品"五类食品的质量监管,特别要重点防范"添加剂乱用"、"微生物污染"以及"兽药残留"三类危害物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太平
研究编制食品安全指数,促进食品质量信息的有效披露,科学引导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政府监管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木桶原理和黄金分割法则,采用五级标度法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指数的测度方法,并对2015年度我国食品安全指数进行了测度与验证结果显示,全国食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仍有12个省份食品安全指数处在不安全等级区间。建议政府树立"补短板"的治理思维,重点加强"水产制品"、"水果制品"、"冷冻饮品"、"豆制品"、"蔬菜制品"五类食品的质量监管,特别要重点防范"添加剂乱用"、"微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