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4)
2023(16605)
2022(14104)
2021(13285)
2020(11198)
2019(25652)
2018(25217)
2017(47812)
2016(26054)
2015(29175)
2014(28720)
2013(28681)
2012(26408)
2011(24124)
2010(23790)
2009(21734)
2008(21371)
2007(18452)
2006(16163)
2005(14212)
作者
(78952)
(65892)
(65531)
(62128)
(41979)
(31486)
(29617)
(25970)
(25081)
(23345)
(22550)
(22316)
(21087)
(20829)
(20417)
(20258)
(19759)
(19723)
(18901)
(18814)
(16643)
(16244)
(15902)
(14904)
(14696)
(14555)
(14488)
(14311)
(13307)
(13133)
学科
(105843)
经济(105732)
管理(71946)
(69740)
(56754)
企业(56754)
方法(49859)
数学(43208)
数学方法(42772)
中国(29168)
(28071)
(27915)
贸易(27902)
(27119)
(25134)
(24534)
业经(22697)
技术(19836)
地方(19467)
农业(18770)
(18393)
理论(16764)
环境(16520)
(16001)
(15335)
银行(15252)
(15076)
财务(15008)
财务管理(14985)
(14932)
机构
大学(383175)
学院(378251)
(155619)
经济(152691)
管理(145162)
研究(135613)
理学(126912)
理学院(125402)
管理学(123145)
管理学院(122486)
中国(97999)
科学(86875)
(82331)
(70678)
(70053)
(65543)
研究所(64925)
业大(62418)
中心(58672)
农业(56227)
财经(54213)
(52772)
北京(51932)
(49627)
(49598)
师范(48973)
(48762)
经济学(47735)
经济学院(43290)
(42381)
基金
项目(266067)
科学(207766)
基金(194170)
研究(187041)
(173706)
国家(172360)
科学基金(145116)
社会(118466)
社会科(112398)
社会科学(112368)
基金项目(103011)
(101720)
自然(96330)
自然科(94137)
自然科学(94104)
自然科学基金(92458)
(87639)
教育(85219)
资助(80179)
编号(73027)
重点(60768)
(59036)
成果(58656)
(56875)
(55538)
创新(52060)
科研(51464)
课题(50946)
计划(50253)
教育部(49724)
期刊
(161458)
经济(161458)
研究(108981)
学报(70724)
中国(67415)
(63020)
科学(62410)
大学(51993)
管理(51318)
学学(49306)
(46355)
农业(44184)
教育(38171)
技术(31446)
经济研究(27988)
(27776)
金融(27776)
财经(26233)
业经(25084)
(23798)
(22578)
(22428)
问题(22226)
科技(20230)
国际(19697)
技术经济(19135)
(19031)
业大(18814)
图书(18400)
世界(17588)
共检索到54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晓庆  
本文在对国际贸易商品技术含量进行具体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的最优分割法对国际贸易商品进行分类,构建国际贸易商品技术结构的分析框架,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变化趋势。此外,还利用中国与57个贸易伙伴国的双边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不同类型技术商品进口的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自2001年以来,中高技术商品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中低技术商品所占份额大幅上升,各类产品的进口占世界各类产品总进口的份额整体呈日益增加态势;双边贸易成本、出口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出口国技术水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度等因素是影响中国高技术、中高技术进口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万红先  汪林红  
本文使用1997~2014年36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双对数多元回归模型,从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变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变迁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所呈现的倒金字塔型未被打破,传统服务贸易仍占主导地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正相关,自然资源禀赋"诅咒"不存在于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不显著的反向抑制作用,但其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显著为正;各因素对不同服务贸易部门进口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万红先  汪林红  
本文使用19972014年36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双对数多元回归模型,从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变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变迁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所呈现的倒金字塔型未被打破,传统服务贸易仍占主导地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正相关,自然资源禀赋"诅咒"不存在于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不显著的反向抑制作用,但其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显著为正;各因素对不同服务贸易部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刁婵   王文信  
随着进口量不断增加,中国苜蓿草(Medicago sativa)对外依存度不断加深,中国的奶牛养殖业越来越受到国际苜蓿草供给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国苜蓿草贸易格局的基础上,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利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蒙古国、保加利亚、吉尔吉斯斯坦、阿根廷、苏丹9个苜蓿草主要进口来源国2008-2019年的数据,对影响中国苜蓿草进口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奶牛规模养殖比例、人民币汇率、同为WTO及APEC成员、与中国接壤等对苜蓿草贸易额起促进作用,而贸易伙伴国人均GDP、距离等对苜蓿草贸易额起阻碍作用,国内草原财政投入、国内商品苜蓿草产量等对苜蓿草贸易额影响并不显著。根据计算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优质苜蓿生产基地等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立霞  黄智铭  
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的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否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或建立自贸区、中国对RCEP伙伴国的对外直接投资、RCEP伙伴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人口总量、RCEP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则显著阻碍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同时,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的平均贸易效率水平偏低,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的潜力处在上升态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维娜  万璐  袁璐瑶  
基于2007—2016年中国废纸进口面板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从主要废纸来源国进口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废纸出口国的经济规模是废纸进口的重要影响因素,地理距离对中国废纸进口有显著阻碍作用,人民币升值对废纸进口有促进作用,国内废纸增值税优惠政策也是提高废纸进口的另一重要因素,废纸利用率的影响虽不显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废纸的进口。由此可见,从提高废纸行业的废纸利用率、政府加强对废纸行业优惠政策、根据地理位置优化废纸进口市场结构等方面来提高中国废纸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曾帆  
根据2000~2006年海关进口贸易数据,运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中国公司与各贸易伙伴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从"公司—产品"微观层面上看,中国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短,中国进口贸易关系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在大量贸易关系结束的同时,又不断地形成新的贸易关系。(2)语言、人均GDP、GDP、产品交易额和初始交易额等因素对于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距离因素对于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为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易靖韬  乌云其其克  
本文选取贸易扩张的二元边际结构为研究对象,融合Armington模型、Krugman模型和产品质量差异理论,建立计量模型来探讨我国出口扩张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机制,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特别是质量摩擦不断增多,已经影响到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并且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低价格产品竞争模式难以持续。因此本文在研究二元边际结构的过程中重点探讨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及其对优化二元边际结构的作用机制,摒弃以往追求数量型和价格型的增长方式,开始逐步转变为追求产品种类多样化和产品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促使我国出口商品向多元化和优质质量方向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单琳琳  
随着中国玉米产量、库存量、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与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的相关贸易数据,建立了一个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玉米进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单琳琳  
随着中国玉米产量、库存量、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与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的相关贸易数据,建立了一个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玉米进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红先  李莉  
贸易商品结构是两国贸易状况和贸易内涵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贸易利益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研究发现:目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仍然以低级化的产业间一般贸易为主,影响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较优势、贸易开放度、技术差距等。据此,本文提出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若干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