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7)
2023(14247)
2022(12256)
2021(11477)
2020(9550)
2019(22178)
2018(21711)
2017(41897)
2016(22210)
2015(25276)
2014(24756)
2013(24901)
2012(22899)
2011(20742)
2010(20340)
2009(18573)
2008(17962)
2007(15367)
2006(13321)
2005(11810)
作者
(63472)
(52857)
(52443)
(49922)
(33785)
(25250)
(23782)
(20828)
(19992)
(18753)
(17995)
(17927)
(16730)
(16532)
(16275)
(16208)
(15745)
(15357)
(15115)
(14987)
(12940)
(12913)
(12605)
(11850)
(11821)
(11627)
(11539)
(11331)
(10519)
(10363)
学科
(96841)
经济(96739)
管理(65173)
(63080)
(51203)
企业(51203)
方法(47951)
数学(42704)
数学方法(42369)
中国(26961)
(24609)
(23553)
(22993)
贸易(22985)
(22461)
业经(19655)
技术(18722)
(18451)
地方(16981)
农业(16687)
(15627)
环境(14793)
(14027)
(13942)
(13821)
财务(13755)
理论(13735)
财务管理(13728)
(13636)
金融(13635)
机构
大学(325009)
学院(320188)
(139547)
经济(137049)
管理(130583)
理学(114324)
理学院(113147)
管理学(111526)
管理学院(110952)
研究(108885)
中国(81270)
(68845)
科学(64614)
(60534)
(53247)
财经(50033)
研究所(48806)
中心(48436)
(47855)
业大(46213)
(45966)
经济学(44007)
北京(43867)
(43171)
(40751)
师范(40417)
经济学院(40087)
(39460)
财经大学(37669)
农业(37550)
基金
项目(224502)
科学(178353)
基金(166732)
研究(164872)
(145043)
国家(143944)
科学基金(124359)
社会(107183)
社会科(101945)
社会科学(101922)
基金项目(88082)
(83690)
自然(79569)
自然科(77786)
自然科学(77770)
自然科学基金(76429)
教育(74957)
(71090)
资助(69177)
编号(65083)
成果(51839)
(51460)
重点(49835)
(47333)
(46921)
国家社会(45580)
教育部(44737)
课题(44115)
创新(43851)
人文(43309)
期刊
(141577)
经济(141577)
研究(96333)
中国(56431)
学报(48562)
管理(46419)
科学(46077)
(43248)
(42324)
大学(37297)
学学(34990)
教育(32342)
农业(30350)
技术(28583)
(25589)
金融(25589)
财经(24488)
经济研究(24480)
业经(21074)
(20928)
问题(18894)
(18373)
技术经济(17431)
(16551)
图书(16415)
科技(15919)
理论(15604)
国际(15118)
世界(15074)
统计(14030)
共检索到458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志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接着建立了分析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中国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进口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的影响和我国对引进的技术吸收迟缓等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小娟  陈彬彬  
本文利用我国29大制造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国R&D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外国R&D活动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影响,其产生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从分行业来看,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呈现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强而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弱的特点。研究结果同时表明: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国内研发投入对行业技术的进步起主要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梅  简泽  
进口先进的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中国机床行业微观层面的数据,考察了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机床行业存在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只有进口强度达到某一门槛之上时,进口才能促进企业层面生产率的改善;进口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依赖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口对那些生产率水平较高、学习和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改变生产率测度方法,以及采用一阶段方法论的情况下,研究结论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作为扩展性研究,本文进一步将反映企业累积生产经验的"干中学"引入实证模型,结果显示,尽管机床行业的"干中学"显著促进了微观层面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李文彪  吕连菊  
文章运用Meta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出口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采用生产率指标、出口虚拟变量和面板数据会提高出口技术溢出效应的显著性,采用后两者更有可能得到出口技术溢出效应为正的结论,其中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最显著,行业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为正的可能性最大;样本区间跨度越长,出口技术溢出效应越显著,且从2001年开始更有可能显著为正;利用OLS法能提高出口技术溢出效应的显著性。故在引入控制变量前提下,分别采用生产率和出口虚拟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基于面板数据,运用OLS法,更有可能实证发现出口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特别是在2001年之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进口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创新产出增长,并且存在门槛效应;从空间效应来看,各地区的创新产出都依赖于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能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产出增长,但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未能促进该地区创新产出增长;基本建设投资占比在数字经济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因此,应制定政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数字创新,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钱利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梁旭  
目前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D 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有较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源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创新,发展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志辉  庄丽娟  万俊毅  
借助矩阵计算,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12年、6个变量、360个面板数据,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分别测定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并对水平溢出变量HL两种情况分别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以使结果更加稳健。结果表明:FDI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并不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龚雪  高长春  
通过对我国29个省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三重分解后,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资本深化变化这三项指标,并分别将这三项指标序列与我国各省1994-2004年的FDI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通过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来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洲  苟文峰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近年来受到颇多怀疑和争议。对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量化研究,证明"以市场换技术"的FDI战略并未收到成效。加大投入培育企业研发能力,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内部技术转移"溢出效应"来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是实现我国企业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希桦  包群  赖明勇  
本文研究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R&D投入、国内科技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研发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伟  汪全立  
本文研究了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国内研发、贸易伙伴国溢出的研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国外研发溢出是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人力资本在技术溢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