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8)
2023(7414)
2022(6181)
2021(5935)
2020(5017)
2019(11640)
2018(11411)
2017(21588)
2016(11550)
2015(13251)
2014(12944)
2013(13161)
2012(12814)
2011(11792)
2010(11927)
2009(10985)
2008(11030)
2007(9579)
2006(8563)
2005(8049)
作者
(35040)
(29321)
(29241)
(27861)
(19000)
(13951)
(13229)
(11426)
(11205)
(10437)
(10409)
(9960)
(9734)
(9610)
(9463)
(9165)
(8891)
(8637)
(8513)
(8179)
(7821)
(7166)
(7140)
(6865)
(6652)
(6577)
(6497)
(6153)
(6049)
(5949)
学科
(55898)
经济(55844)
(31250)
管理(30471)
方法(25316)
(24538)
企业(24538)
数学(22305)
数学方法(22121)
中国(17216)
(15684)
贸易(15678)
(15398)
技术(13021)
(12888)
(12028)
(11562)
(10383)
金融(10382)
(10263)
业经(9655)
(9199)
银行(9171)
(8932)
(8797)
农业(8413)
环境(7739)
地方(7708)
关系(7685)
(7637)
机构
大学(183577)
学院(177473)
(86214)
经济(85014)
研究(72060)
管理(63984)
理学(54882)
中国(54806)
理学院(54164)
管理学(53373)
管理学院(53022)
科学(41501)
(40484)
(37486)
(36112)
研究所(34484)
中心(30094)
(29529)
财经(29505)
经济学(29281)
(27208)
北京(26531)
经济学院(26492)
(25456)
(24649)
业大(24607)
(23789)
师范(23528)
农业(23471)
财经大学(22185)
基金
项目(117137)
科学(93196)
基金(88613)
研究(84292)
(79214)
国家(78720)
科学基金(65571)
社会(56430)
社会科(53819)
社会科学(53806)
基金项目(45430)
自然(40671)
(40413)
自然科(39806)
自然科学(39792)
自然科学基金(39157)
教育(38285)
资助(37579)
(36618)
编号(30438)
(28758)
重点(27674)
中国(25989)
成果(25976)
(25947)
国家社会(25598)
教育部(24547)
(24523)
创新(23364)
人文(22368)
期刊
(90185)
经济(90185)
研究(58422)
中国(34359)
学报(29469)
科学(28786)
(25754)
(25230)
管理(24146)
大学(22360)
学学(21027)
农业(18351)
教育(16903)
(16794)
金融(16794)
经济研究(16440)
技术(15838)
国际(15555)
(15392)
财经(15390)
(13469)
世界(13109)
问题(12783)
(11320)
技术经济(10810)
业经(10506)
统计(8892)
科技(8774)
(8453)
论坛(8453)
共检索到271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新框架,对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各类进口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与8个发达国家、8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技术结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进口商品的技术结构高度整体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近年来,中国进口技术结构高度增长相对较快,目前,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不同类型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不同,发达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中高技术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和金属类制成品。增加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高技术工业制成品是中国今后的重点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曾涛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中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从发达国家进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则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曾涛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飞  吴崇宇  陈福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以"出口通胀"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传导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Armington替代弹性作为研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重要工具,实现了非同质产品假设以及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迭代算法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等进行改进,准确地估算出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的整体水平,进而将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由存在性分析引向动态性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进口商品Armington替代弹性经测算为负值,国际金融危机后该弹性明显下降;目前中国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存在互补性特征,进口价格传导效应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进一步弱化。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价格水平的波动主要源于国内生产价格的走势,外部因素影响力有限,因此,应从预防输入性通货膨胀(或紧缩)风险转向预防国内因素带来的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朝阳  
近年来中国大宗进口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在于需求表达渠道不畅,买方力量未得到有效整合,缺乏战略回旋余地,需求信息泄露,自身供给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跨国矿业公司控制全球主要矿产资源,世界大宗商品行业组织更多地维护供方利益,外方控制甚至是捏造供给信息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途径在于:建立信息中心和报价中心,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建立健全中国紧缺能源和原材料储备体系,构建中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强化政府调控,通过多边机制进行协调与规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泰岩  
美国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1991年,按离岸价格统计,美国出口达4281亿美元,接到岸价格统计,进口额为4994亿美元。1990年,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约为13%,进口额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本品、汽车、工业制成品和工业原材料、消费品、农产品等,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原油和部分精炼油、机器、汽车、消费品、工业原材料、食品和饮料。本文将运用美国国际战略公司1993年提供的部分资料,对美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作一些分析,这无疑对我国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是有益的。 一、美国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结构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因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赵春明  李晓庆  
本文构建了新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分析框架,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进行了全面测算,并与18个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2000-2014年,非农业型初级产品、高技术产品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份额大幅度增加,进口整体技术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态势,2007年以后整体进口技术水平逐步提高。(2)高技术产品一直占据世界进口市场份额的20%左右,但中国直到2012年才基本达到世界整体水平。(3)除农业型初级产品进口外,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其他各类产品进口中所占比例之和基本上都低于25%;发达国家在中国的中高、高、特高技术产品等进口中所占比例之和一直都在50%以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浩  郭也  李翀  
本文在对230种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数据计算了中国进口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与现状、19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的出口结构以及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995—2011年期间,低技术含量制成品、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在中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初级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早在2000年之前就超过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不同类型国家及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类型不同,它们在中国进口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比较大,中国与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的相互依赖度比较小,中国进口对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在SITC五位码3000多种产品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进口商品结构的新框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别结构进行了具体的测度,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期间,低技术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幅度最大,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幅度最大且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类产品出口对中国的依赖都日益上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除了非资源类初级产品之外,我国其他各类商品进口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度都比较大,中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的依赖度一直很大;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度大于其他地区国家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