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2)
2023(7605)
2022(6566)
2021(6282)
2020(5518)
2019(13143)
2018(12877)
2017(25038)
2016(13466)
2015(15836)
2014(15935)
2013(16300)
2012(15468)
2011(14139)
2010(14075)
2009(13279)
2008(13510)
2007(12075)
2006(10303)
2005(9461)
作者
(39714)
(33552)
(33417)
(32158)
(21270)
(15980)
(15383)
(13127)
(12652)
(11752)
(11461)
(11078)
(10759)
(10610)
(10531)
(10478)
(10212)
(9944)
(9663)
(9616)
(8396)
(8227)
(8180)
(7610)
(7607)
(7510)
(7366)
(7303)
(6787)
(6710)
学科
(63281)
经济(63225)
管理(37041)
(36022)
方法(31682)
数学(28903)
数学方法(28734)
(27835)
企业(27835)
中国(19024)
(16491)
(16335)
贸易(16329)
(16016)
(14669)
(12219)
(11582)
(11138)
银行(11118)
业经(10973)
(10658)
农业(10439)
(9903)
金融(9901)
地方(9814)
(8995)
环境(8664)
(8553)
财务(8538)
财务管理(8513)
机构
大学(206049)
学院(202801)
(95241)
经济(93657)
管理(76632)
研究(73565)
理学(65716)
理学院(64968)
管理学(64086)
管理学院(63697)
中国(58361)
(44100)
科学(42680)
(41489)
(37857)
(34605)
研究所(34477)
财经(33581)
中心(33185)
经济学(31399)
(30668)
(28854)
业大(28645)
北京(28603)
经济学院(28562)
农业(27539)
(25618)
(25512)
师范(25295)
财经大学(24915)
基金
项目(130218)
科学(102480)
基金(96988)
研究(94737)
(84614)
国家(83998)
科学基金(70859)
社会(61939)
社会科(58832)
社会科学(58814)
基金项目(50710)
(47180)
自然(44327)
自然科(43305)
自然科学(43289)
教育(43268)
自然科学基金(42581)
(41123)
资助(41045)
编号(37170)
(31189)
成果(30715)
重点(29608)
(28412)
中国(27094)
教育部(26825)
国家社会(26774)
(26495)
课题(25412)
科研(25350)
期刊
(100358)
经济(100358)
研究(61872)
中国(38167)
(31886)
学报(31240)
(30964)
科学(29229)
管理(26605)
大学(23388)
学学(21991)
农业(20978)
(19960)
金融(19960)
经济研究(17711)
财经(17250)
教育(16919)
技术(16449)
(14931)
(14739)
业经(14678)
问题(14215)
国际(12873)
(12788)
世界(12201)
技术经济(11181)
统计(10376)
理论(9659)
商业(9494)
(9265)
共检索到302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侯菁  彭剑波  
作为高速发展的贸易大国,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与日俱增,但国外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倾销现象也频繁发生。本文结合中国1997~2017年21年间进口反倾销案例,分别从国别、行业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进口反倾销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少,且立案谨慎,实施率相对较高;不同行业间分布却差异显著,主要以化工产品为主,且涉及同一税则号产品曾先后发起两次甚至三次反倾销立案调查。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反倾销政策,以保护国内市场,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新楷  
反倾销案件的结构价格分析徐新楷结构价格是指在反倾销案件中,对被指控倾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加以估算并加上一定幅度的管理费和利润计算出的推定价格。根据西方对外贸易有关反倾销的规定,倾销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指一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一个国家。通常确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爱东  刘悦  
中国是世界遭受反倾销数最多的国家,因此统对华反倾销国别和案件的聚集统计分析既是掌握各国对华反倾销的动态趋势的渠道,也是帮助中国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的途径。通过对华反倾销国别和案件的统计、对华反倾销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聚集及对华反倾销倾向性国别聚集的统计,揭示并总结出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几点规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利芳  
中国与泰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但泰国对华反倾销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中泰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中国与东盟其他成员国乃至整个东盟的经贸关系。分析泰国对华反倾销问题对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乃至RCEP框架下寻求反倾销问题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21年泰国对华反倾销的30起案件(未含泰国针对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案件),对泰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已经成为泰国反倾销的首要对象国;钢铁行业及其制品是泰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涉及最多的行业与产品;泰国对华反倾销执行率和税率较高;新冠疫情背景下泰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逆势增加,但大多被实施暂停征税措施。泰国对华反倾销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泰国长期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以推动工业化进程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二是我国为泰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且中泰贸易模式日益转向产业内贸易;三是钢铁产业是泰国着力保护的比较劣势产业,而我国是泰国进口钢铁制品的主要来源国;四是我国企业忽视了对价格承诺这一应诉反倾销有效措施的利用,导致泰国对华反倾销执行率居高不下;五是我国对泰国反倾销案件少,难以有效遏制泰国对华反倾销行为。因此,我国应加强中泰两国在发展战略与规划方面的对接合作,最大限度减少甚至避免反倾销争端;扩大对泰国钢铁产业的高质量直接投资,有效规避泰国对华钢铁制品反倾销壁垒;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泰国价格承诺规则,降低泰国对华反倾销执行率;适时适度发挥我国对泰国反倾销的威慑效能,阻遏和降低泰国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和频度;积极争取泰国对华暂停征收反倾销税,减少泰国对华反倾销造成的福利损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建平  徐祖俊  
近十年来,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强化,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活动愈加严厉,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严峻的挑战。2005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遭遇反倾销行业中,轴承行业又是重灾区之一。欠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常山县轴承行业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为掌握和了解反倾销对该县轴承行业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如何应对反倾销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倾销效应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灏  
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在近几年世界反倾销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占世界的比重却呈上升的趋势。WTO成立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国外对华反倾销在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继元  李淑玲  
文章运用WTO公布的最新数据,对1995~2014年20年间的全球反倾销案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美国、欧盟、印度和中国四个主要经济体的反倾销的发起和应诉情况;并重点分析了中美两国反倾销策略的博弈。研究表明,不公平的贸易战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均频繁发生;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并没有因为WTO的存在而减少,各国纷纷依据自己的法律标准发起和裁定反倾销案件;中国是遭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却很少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倾销策略,因此必须对我国传统的反倾销战略进行改革。中国应积极参与反倾销俱乐部,推动反倾销协议的改革;同时,中国政府应给予本国企业反倾销方面的援助,积极运用反倾销法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桓刚  
反倾销起诉已成为中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两大壁垒之一。替代国价格的采用更使我国出口产品受到不公正的歧视性待遇。采用替代国价格来确定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存在着诸多弊端,而非市场经济地位是问题的关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连启彬  
自从1978年我国与欧盟(欧共体)签订贸易协定以来,双方的贸易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占有中国进口总额的15%,截止1996年6月,从欧盟引进的技术项目占我国技术合同金额的48.6%...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从理论角度建立一个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论模型 ,研究了国外企业倾销与一国国内反倾销的博弈过程 ,通过对中国国内产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阐释了中国国内企业反倾销不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部门、行业 (企业 )的应对对策 ,同时认为在该领域内尚有很多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孝松  
文章旨在考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具有针对中国的歧视性。通过对1980年至2005年ITC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裁定结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ITC对于是否构成损害的裁定结果强烈依赖于案件是否专对中国发起;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丽娜  刘东强  李凡  
根据WTO数据统计,印度是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随着印度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不断攀升,作为其中重要反倾销程序的日落复审调查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发展。文章通过使用最新数据资料,总结了印度对华反倾销日落复审案件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企业应对印度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仲玉洁  张吉国  陈凯田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反倾销进口白羽肉鸡案,分析出中国农产品对外反倾销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农产品对外反倾销案例较少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应该增强企业的自我维权意识,完善反倾销立法、促进贸易救济措施的成熟,重视反倾销中的反规避行为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